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

上传人:蹉**** 文档编号:201771805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哮喘完整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气管哮喘,目录,一、定 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气道重构),全球约3亿患者各国患病率130%不等,我国约0.5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哮喘的死亡率为1.6-36.7/10万我国是全球哮喘死亡率最高国家之一,二、流行病学,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

2、人群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三、病 因,(一)环境因素1.吸入性变应原: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氮气等、2.食物:鱼、虾、蟹、蛋类、牛奶等、3.药物:抗生素、阿司匹林等。4.非变应原性: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1.气道免疫-炎症机制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AHR 气道重构2.神经机制,三、发病机制,气道重构,1.气道上皮细胞粘液化生、平滑肌肥大/增生、上皮下胶原沉积和纤维化、血管增生等。2.主要与持续存在的气道炎症和反复的气道上皮损伤/修复有关。,神经机制神经因素也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哮喘发作与:1.-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2.迷走神经张力亢进3.a-肾上腺素

3、神经反应性增高4.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细胞,释放舒、缩气管神经介质失衡有关,1.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慢性特征2.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3.气道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4.支气管平滑肌痉挛5.纤毛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及气道分泌物增加,四、病 理,若哮喘长期反复发作上皮下胶原沉积和纤维化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基层膜增厚 结果:气道重构!,典型症状:1.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2.可在数分钟内发生,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3.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4.夜间或凌晨发作、加重,五、症状体征,体征发作时:肺气肿体征,呼气音延长、双肺广泛哮鸣音严重哮喘:心率

4、增快、奇脉、胸膜反常运动、发绀病情危重表现:哮鸣音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沉默肺)缓解时:无症状、体征,1.痰液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2.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哮喘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呼气流速指标显著下降,FEV1、FEV1/FVC%、MMEF、PEF均减少,残气量及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增加。 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常用吸入激发剂乙酰甲胆碱、组胺,适用于FEV170%正常预计值以上的患者检查,如果FEV1下降20%为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改变,常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如果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200ml为试

5、验阳性。 PEF及其变异率测定:反映其通气功能的变化,由于哮喘有通气功能时间节律变化的特点,监测PEF日间、周间变化率,若昼夜PEF变异率20%,提示存在科宁省的气道改变。,六、辅助检查,3.胸部X线检查:发作时有肺气肿、过度充气影像,合并感染肺纹理增粗、炎性浸润阴影,缓解期无异常。4.特异性变应原检测:外周血变应原体型IgE增高,体内变应原试验包括皮肤变应原试验和吸入变应原试验。5.动脉血气分析:严重哮喘发作时可出现缺氧,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若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同时出现缺氧和CO2滞留,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诊断,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6、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有下列三项中至少有一项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昼夜PEF变异率20%,七、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伴有呼气流量降低,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急性发作时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4级。2.非急性发作期:又称慢性

7、持续期,指患者虽然没有哮喘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伴有肺通气功能下降。,并发症,严重发作时:气胸、纵膈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慢支、COPD、支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一.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和二峡等病史,阵发性咳嗽,常有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间部可闻及奔马律,胸片心脏增大,肺淤血征。二.COPD: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的病史和慢性咳嗽病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体检双肺呼吸音明显下降,可有肺气肿征,双肺或可闻及湿啰音。,八、鉴别诊断及治疗,鉴别诊断,治 疗,一.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 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是患者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是防止哮喘最有效的方法。二.药物治疗 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前置指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终于治疗气道的慢性炎症,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亦称抗炎药,后者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接触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亦称解痉平喘药。,一.急性发作期治疗:一般根据病情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1.尽快缓解气道痉挛 2.纠正缺氧,恢复肺功能 3.预防恶化或复发 4.防止并发症,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