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201713648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7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板桩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规模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8一、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8二、 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9第三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12一、 企业劳动定员基本原则12二、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作用14第四章 企业应聘人员的初步甄选17一、 利用简历甄选应聘人员的方法17二、 笔试的适用范围19第五章 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20一、 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20二、 招聘活动过程评估的相关概念20第六章 企业

2、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分析24一、 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24二、 企业各项培训制度的起草24第七章 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项目设计36一、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项目设计的原则36二、 企业员工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38第八章 绩效考评系统46一、 绩效考评主体的确定46二、 绩效管理的职责划分47第九章 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51一、 基于不同维度的绩效考评指标设计51二、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54第十章 专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起草58一、 薪酬管理制度58二、 奖金制度的制定60第十一章 员工福利管理分析65一、 员工福利计划65二、 员工福利的类别和内容67第十二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82一、 用人单位内

3、部劳动规则的含义82二、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83第十三章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86一、 最低工资86二、 工资支付保障86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钢板桩公司项目单位:xx投资管理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6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0.00(折合约60.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2893.74。其中:主体工程55152.00,仓储工程7980.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472.

4、14,公共工程2289.60。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488.9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960.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9%;建设期利息296.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8%;流动资金5231.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1960.74万元,包

5、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9589.9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99.09万元,预备费571.66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9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1736.41万元,纳税总额4127.76万元,净利润5950.3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67%,财务净现值4485.8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5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0000.00约60.00亩1.1总建筑面积72893.74容积率1.821.2基底面积24000.00建筑系

6、数6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9.752总投资万元27488.912.1建设投资万元21960.742.1.1工程费用万元19589.9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799.092.1.3预备费万元571.66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6.892.3流动资金万元5231.283资金筹措万元27488.913.1自筹资金万元15370.863.2银行贷款万元12118.054营业收入万元49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1736.416利润总额万元7933.847净利润万元5950.388所得税万元1983.469增值税万元1914.5510税金及附加万元229.7511

7、纳税总额万元4127.7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670.7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2778.26产值14回收期年6.45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4.6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485.88所得税后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一)利用分组法分析集体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利用上述方法计算企业、车间或班组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只能从全局上反映定额的执行情况,不能说明到底有多少员工完成定额、有多少员工接近或没有完成定额。因此,利用分组法,按员工劳动定额完成程度进行统计分组,可以观察总体内部的构成,对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作出全面的详细说明。(二)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

8、工时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1、已知某车间报告期内工时消耗及产品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下。通过上述计算表明,从企业整体来考察,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只达到905%,如果将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劳动定额综合的完成程度仅为79%,远没有达到现行劳动定额规定的要求。而从企业员工的技术状况和劳动能力来看,员工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115.4%,即员工实际工作1个小时,可完成1154个定额工时的任务。在经过上述计算分析以后,还应对企业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状况,以及劳动条件失常和工时利用不充分等原因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 产品产量

9、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是根据实际完成定额工时与产品实耗工时的对比而求得的。为了保证该项指标计算的准确性,确切反映劳动定额的实际完成情况,必须对计算公式中分子项与分母项指标的统计内容和范围加以明确。(一)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如前所述,完成定额工时指标等于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产品产量(Q,)与该种单位产品现行工时定额(t)的乘积(Q1t.)。在统计完成定额工时总数时,除了应注意与分母(实耗工时)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的一致性以外,还要明确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一般来说,企业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予以统计,废品则不得计算在内。但在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为了

10、全面考察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消耗量,需要将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0加在一起。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不是一律将废品排除在外,而是根据废品产生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1、如果是为了反映员工、班组和车间的劳动效率,非因员工、班组和车间过失而造成的废品,应统计在报告期产品产量内。这样做,既能够保证完成程度指标分子与分母数据的一致性,又能够充分反映员工、班组和车间完成定额的能力,不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2、当考察整个企业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时,除外协件在加工时发生料废等情况外,无论何种因素造成的废品,均不得计入产品产量。也就是说完成程度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项,只能是完成合格品的定额工时,不包括废品工时。(二)现

11、行工时定额的内容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设计结构、工艺加工方法、设备或工艺装备、原材料材质和规格,以及劳动和生产组织的变更,会使产品现行定额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追加或补付时。这种追加或补付工时称为追加或补充定额,原工时定额则称为基本定额。基本定额和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之和,是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工时消耗的规定。当上述情况出现时,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应注意两点。1、计算员工、班组和车间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对非员工、班组和车间本身的原因所造成的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应计算在产品工时定额之内。这样做才能真实反映生产员工的劳动效率,表明其完成定额的能力。2、计

12、算整个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不应包括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这是因为,不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出现主要责任在企业。这样处理才能反映出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一、 企业劳动定员基本原则搞好劳动定员工作,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所谓定员水平,就是各类人员定员数量的高低宽紧程度。只有先进合理的定员才能既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节约使用劳动力。先进就是要体现高效率、满负荷和充分利用工时的原则,与同行和生产条件大体相当的企业或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进行比较,生产任务完成得好,用人又相对少。合理就是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即定员标准通过主观努力能够达到。为了实现劳动

13、定员水平的先进合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定员必须以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定员的科学标准应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协调进行所必需的人员数量,因此,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所需的人员为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减、高效、节约为目标。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应强调精减、高效、节约的原则。(1)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只有产品方案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才能做到定员工作的精减、高效、节约。所以在制定产品方案时,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不要为了多留人或多用人而有意加大生产任务或工作量。(2)提倡兼职。兼职就是让一个人去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业。实行兼职既可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

14、节约用人,又可以使员工扩大知识面,掌握多种操作技能,使劳动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对挖掘企业劳动潜力,实现精减、高效、节约具有现实意义。(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新岗位的设置必须和新的劳动分工与协作关系相适应,即只有在原有岗位上无法完成的职责出现时,才能产生新的定员。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员工和辅助生产员工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人员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员工和辅助生产员工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在一定的产品结构和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上述各种关系存在着数量上的最佳比例,按这一比例配备各类人员,能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因此,在编制定员中,应处理好这些比例关系。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定员问题,不只是单纯的数量问题而且涉及人力资源的质量,以及不同劳动者的合理使用。因此,还要考虑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了解劳动者的基本状况,包括年龄、工龄、体质、性别、文化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进行工作岗位分析,即对每项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劳动者安排到适合发挥其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