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201659695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对语文教材插图的探究】 将图片和文本联系起来的表现形式就是插图。在现行的高级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插图近百余幅,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而服务,是语文课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可以以绘画的视觉形象弥补文字描绘的缺乏,是不行忽视的教学资源。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对这种“特别的艺术语言视而不见、弃之不用,造成了珍贵的教学资源的闲置废弃。 一、教材插图具有重要意义1.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

2、扬画。所以说,插图是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形式,它将文学形象直接表现于视觉感受,用插图引入文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更可以为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课文打开方便之门,这充分说明课文中的插图有助于增进学生教学内容的理解。2.作为文章的补充和注解,插图将文字所介绍的事物真实地再现出来,尤其是说明文中的插图更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时,插图更好地展示了自然美与社会美,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的爱祖国情怀,关心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河流,增加对生命的喜爱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教材中的插图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想象力与观看力, 观赏插图的过程,就是观赏者再创造的过

3、程。面对一幅幅精致的插图,学生会主动地思索画面背后的故事,如蜀道难中的插图,学生看后便会很自然地去感受那种山路的曲折,去体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从而与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二、课本插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教学中,面对精彩的教材插图,教师应当像对待课文文本一样重视并加以运用,克服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1.用插图提高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课文中出现的插图大部分是对关键内容的再现,教师可让学生先观赏插图来预习课文。如学习纪念刘和珍君,学生们没有经受过那个白色恐怖的年月,更别说去体会在那个年月中国社会的混乱以及那些爱国人士的感情,如在预习时结合课本前面彩色插图,就能明白

4、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背景,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段祺瑞执政府的卫队和请愿群众发生冲突的照片,好像又带我们走进了那个硝烟充满、国破家亡的年月。2.用插图增添学生美的享受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将文字直接诉诸于视觉,营造鲜亮的视觉感受。由插图引入课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同时,更为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其中的插图便是雄伟陡峭的蜀境山川,可以让学生们先看插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川给人的直观感受,然后分析诗人的描绘,去比较其与学生们所描绘的有何不同,这样就能顺利地导入了该课,并加深学生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真正理解,而不是简洁单纯的依文讲文。3.用插图进

5、行阅读教学作为和课文紧密相关的课本插图,它也同样包含着图片的生活体验、审美情趣以及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精辟理解,既有对课文某一片断的细心描绘,也有对课文重难点的直接展示。这些,无不渗透着画面的审美情趣和对文章意旨的理解。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里的两幅插图,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赛通过剧烈的明暗色彩的对比,将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那种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把自己包裹起来与世隔绝的形象,鲜亮生动地展示出来。外界纯洁、亮丽、简洁的白,与表达着阴暗、冷漠、难以理解的黑形成了鲜亮的比对。4.通过插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观赏插图的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目光审视课本插图,作出自己的评价,或为课

6、本中的插图重新命名,或配以精彩的诗文名句,也不失为一个增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教育者张国生就极力推崇这种“大语文的教学方法,他在上爱莲说这篇课文时,以“荷为专题,集中展示了各种形态的荷花图,然后自己示范为图取名或配以诗词歌文。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依据不同莲的特点,分别取 “青春将逝“含露乍开“姐妹仙子“生花妙笔“一枝独秀等名这种方法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挖掘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对于学生的独特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为学生、教师展示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为教师实施美育提供了载体。教师应多利用这些插图,培育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精神世界,关心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动的人生看法。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