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_1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201658758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编辑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沟通平台栏目期盼您的参加。您可就栏目、文章、版式以及题插图等发表意见,可抒发对于杂文、杂文创作的见解,亦可与读友沟通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或怀疑。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字数二百以内。 投稿方式:寄信至(130022)长春市卫星路5758号 (请于信封标注“短信平台栏目);发送电子邮件至zwyuanchuang126 ;发送短信至13844882250。读者来信也谈辛弃疾是个好干部吗我是一名一般的中学生,生活在古文底蕴极为深厚的环境中,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我始终以稼轩先生为楷模。我认同写作有时需要标新立异,但这不能以歪曲历史、妄加评论、损害他

2、人的情感为代价。因此,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请大家指正。我拜读了王重旭先生的辛弃疾是个好干部吗(杂文选刊2010年6月下)一文,对其立意无比赞同。但文中以辛弃疾在湖南安抚使任上建设军营为例,指责辛弃疾不顾人民死活的观点似乎有些片面。特与先生商榷。史书上讲“辛弃疾为了收复失地,训练了一支新军,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雨季,无法烧制房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二十片,立付现银,两日内全部筹足。先生认为当时没有兵临城下,完全可以等到雨季过后再烧瓦建军营,而不该不顾百姓的困难和死活,好比如今干部的强行拆迁一样,我觉得这是举错例了:首先,辛弃疾等不得,朝廷中的主和派视他为眼中钉,始终想除之

3、而后快,辛弃疾多次遭陷害就是证明,若等到过了雨季,他是否还有机会为国出力已很难说;其次,军人等不得,当时是冷兵器时代,军人的战斗力需要时间来锻造;其三,沦陷区的老百姓等不得,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尽字,充分刻画了沦于金兵蹂躏下人民的深重苦难,一个“又字表达了人民极度的绝望。至于对辛弃疾的腐败贪污的指控,不用怀疑,确定是真的。为什么这么说,稍有历史学问的人都会熟知这样两个故事,秦始皇时,王剪率六十万大军灭楚,他所做的就是不停地向秦王要良田豪宅以安其心;而汉代萧何更是强夺民宅以自污,辛弃疾在被罢免以后,有意请他最敬重的亦师亦友的名人朱熹来参观

4、自己的豪宅,而朱熹也有意为他大肆宣扬,莫非不是别有专心的吗?你可以说在法治社会这不是犯罪的借口。但我要问一句,“人民就是“好人民了吗?在岳飞没有经过公开审理,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决以后,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在静默中灭亡?由此,可以说辛弃疾确定不是好干部,但他是民族的脊梁。李冠男(山东)我的困惑我曾经认为,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是制度,只要制度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然而,不久前泰国发生的惨烈的流血冲突却让我困惑了。应当说,泰国是一个民主很“发达的国家。然而,这种民主给泰国带来的不是秩序和繁华,而是频繁的政变、修宪、动乱和流血冲突!我担忧,泰国的乱象会给某些不喜爱民主的人一个借口,他们会说:“

5、看,这就是盲目照搬民主的恶果。以反对专制、宣扬民主为己任的杂文,必需对“泰国现象进行深入地探讨,做出自己的解释。我承认,民主的形式和程度必需与国情相适应,好比一辆汽车,它的载重量和行驶速度必需与它的车况(特殊是制动系统)、路况及司机的驾技等相适当。但问题在于,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中国社会这辆汽车到底能承载多大程度的民主?可不行以行驶得更快一些?还有,决策者是不是在主动地改善车况和路况?我想,其他读者也有类似的困惑。我们的杂文家应当在这些方面多做一些探讨,这比泛泛地揭露专制、提倡民主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常苏英(山西)编辑同志:您好!有人认为,如今的杂文对贪官污吏的批判较多,对其他方面的批判偏少。我认为对贪官污吏、权力体制的批判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而且批判的力度远远不够。好多杂文只是含沙射影,根本没有触及到霸权、强权、贪官污吏的灵魂,因此他们无动于衷,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素养好,而是杂文没有动摇其思想根源,没有涉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作为一位有正义感、有剧烈社会责任感的杂文,应用手中的笔,直戳他们的心脏,深刻揭露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在强大的言论下成为过街老鼠。我召唤有当代的鲁迅出现。我还有一个建议,将有力度的杂文推向更宏大的民间,尤其是青少年,让杂文成为时代的旗手,让杂文成为推动历史、推动时代的强大动力。黄泽林(云南)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