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

上传人:欣*** 文档编号:201545095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旗谱读书心得900字梁斌的红旗谱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因为梁斌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并和家乡的农民一起参加革命斗争,他写的事都是他自己经历过的事,所以他能把事情和人物,写得逼真.逼真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旗谱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旗谱读后感1 红旗谱,这是我国著名作家梁斌先生所写的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由于是一次读完作品,所以明显仓促,何况本身对这类小说带一些成见,虽然读时尽量避免,但仍然花费了许多时间. 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

2、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这部长篇小说阐明了一个真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人民才能彻底翻身解放. 捧着书籍,我的眼前浮现出大革命时期冀中平原如火如

3、荼的农民革命运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其中有舍身护钟的朱老巩,饱经坎坷.有勇有谋的朱老忠,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严志和,坚定沉着.善于斗争的贾湘农,以及充满斗争精神的大贵二贵.运涛江涛,心向革命的春兰等等 从小说中,除了看到革命,土地,共产党,民主,斗争等字眼外,我更多的是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朋友间的关怀,以及自然环境.家乡情怀对个人的影响.当然,也不可否认,革命.斗争等都是反应作者梁斌思想的集中体现.酱色的脸,脸上的纹路,蓝粗布这些都是很清晰的农家印象.家,这个题材,无论是在梁斌的这本小说,还是在现代的很多电视剧.电影等,都有着何其强大的感染力,彷佛成了像笑脸那样的世界永恒的主题.在小说中

4、,无论是严家还是朱家这两个小说中核心家庭的温暖;无论是朱老巩的死还是严老祥的下关东这些离家的情节;还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他们不想离开宝地,但为了去看运涛,土地还是变卖了这些情节都强烈地表现出家的凝聚力. 从父辈的严老祥和朱老巩再到子辈的严志和和朱老忠,无不折射出同乡人,建立在友情之上的同乡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鲁迅对瞿秋白的真诚剖析,而严老祥和朱老巩.严志和和朱老忠不单单是经历了我们现代人中非常不显眼的富贵,更是共同经历了数不尽的患难. 在艰辛争取革命中,江涛在贾湘农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如何开展宣传,如何组织队伍,如何开始这个广泛的群众活动.那是因为他深知

5、农民生活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不仅要反割头税,更是在第二师范学校掀起了轩然大波.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在天地间,应当做一番有益于人类的事业.小说虽是虚构,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看着,我想:是不是当时的人民真的都有一种想创一片新天地的新思潮?最近,在上党课,受了党的性质.组织原则这些方面的心灵洗涤.诚然,在我们有生之年不能实现共产主义,但是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所做的努力是正确的.中国的前途十分光明. 在看小说的时候,我注意到出水才见两泥腿这七个字,因为我觉得平平凡凡的字,却让我糊涂了.我并不明白它的意思.后来,才知道,有一点天下乌鸦一片黑的感觉,是在讥讽封建贵族,反面映衬出农民的坚韧.那是因为

6、如果你在水里呆着的时候,岸上的人因为水的折射,觉得腿不脏.但是只要你上岸脚干时,泥的残渣没了水之后就显现出来了. 从整本小说来看,我觉得像是在回忆一件事.就如,开篇所说的那时小虎子才十几岁,二十五年后的一个春天等,我觉得作者是站在时间轴的末端来写这部小说,像是在回忆那些事那些情,却不失当时时代的先锋力量;在彷佛在审视着所谓的命运,好像第一代人.第二代人都在经历着似曾相识的坎坷.两岁的距离并不远,却猛然懂得搁在脑子深处的那些曾经的点点.幕幕.每当我们往后看一次,所呆想的,不管是一句歌词还是一个字,都是那样的揪心.眼里看着墨黑的字,感受到有时代痕迹的家庭.朋友.爱情.家乡,抹去那小说中感动的情节,

7、凸显出那种时代的悲,或许那是我心中的自己对生命的悲吧. 红旗谱这部革命著作给我感触颇深,它不仅反映了历史,更给了我们深刻的历史反思. 红旗谱读后感2 红旗谱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在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三代农民和地主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事件为中心,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变迁,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小说阐明了一个真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才能彻底翻身过上好日子. 捧着书籍,我的眼前浮现出大革命时期冀中平原如火如荼的农民革命运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舍身护钟的朱老巩.沉着冷静朱

8、老忠,忠厚老实的严志和,运涛江涛,向往革命的春兰 红旗谱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与平凡琐碎的农村生活交织在一起,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农民英雄朱老忠.他是一个融合了民族魂魄,时代精神和反抗性格的农民英雄,不但具有旧时代农民起义英雄的叛逆血液.正义豪气,还吸纳了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先进理论和斗争精神,是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成熟起来的农民英雄.他对待阶级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把阶级利益放在首位.这种远见卓识,坚忍不拔的品格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朱老忠善于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的局限性,乐于接受革命理论,坚信革命真理,而不是保守自闭.在反割头税的斗争中,他喊出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要打倒冯兰池是万万不能的.朱老忠吸取

9、前辈们的斗争失败的教训,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增长了斗争的才干,提升了革命的觉悟.他放下镰刀,走出田野,手拿武器,适应了火热的战争生活他们用激愤将敌人打得跪地求饶,用他们的热血换来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 每一个英雄形象,并非都是凭空捏造的,他们都是经过革命的熔炉打造出来的的.朱老忠也不例外.在他_岁的时候,远走他乡,身在异地,牢记仇恨.几十年以后,他返回故乡,重新与冯兰池针锋相对.而这一路上,他经历了九一八事件.四一二其中高蠡起义的失败,令他痛苦万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坚定了与敌人斗志到底的信念.看着他的每一个脚印,我渐渐理解了党的心路历程,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

10、,也是一代比一代进步的.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说明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敌人,解放自己. 在小说中除了斗争,我感受更多的是到家庭的温馨和朋友间的关怀.当朋友家遇难,朱老忠挺身而出,千里迢迢的赶过去探监.又是他为了帮助朋友的儿子上学,不惜卖掉自己家的耕牛.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他们不想离开宝地,但为了去看运涛,土

11、地还是变卖了这些情节都强烈地表现出家和友情的凝聚力. 时间如风,吹走了历史,将未来不断向我们推进,热血的时代虽然随风而去,但是朱老忠身上坚韧的品质还应流传下来.从这篇小说中我不但学习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自身素质,更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坚信革命真理,才能更好的为公路事业添砖添瓦,才能正确把握党对人民的正确领导. 红旗谱读后感3 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

12、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 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

13、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

14、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 红旗谱读后感4 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描绘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作品.它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大革命失败前后中国北方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地主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进行生死搏斗的艺术概括,较为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战胜自我逐渐成长的过程. 红旗谱讲述了华北冀中平原上一个叫锁井镇的的两家三代农民和一

15、家两代地主之间的血海深仇.矛盾冲突以及尖锐斗争,展现了农民由早先的自发反抗到后来自觉革命的历史道路. 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变迁,揭示出了中国农民在寻找解放道路上的曲折与艰难历程.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斗争,大闹柳树林,结果家破人亡;朱老明三告冯老兰,最终倾家荡产;朱老忠和严志和是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在斗争中加入了共产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特别是朱老忠,是一个兼具民族性.阶级性.革命性的新农民英雄形象的艺术典型.朱老忠有与压迫阶级不共戴天的复仇心理,父亲吐血身亡,姐姐被人,自小离家,辗转北京天津关东等地,回家后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等充分反映了他在压迫下的反抗精神.同时穿插老奶奶去世,其主持严家丧事;代病重的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细节体现了其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格.另外,他还有出水才看两腿泥的韧性精神,面临困境,在艰难时刻,他依然坚信出水才看两腿泥,斗争定会胜利. 运涛.江涛.大贵等青年农民是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运涛南下参加大革命,江涛领导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学潮,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