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01537512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行依恋的一些讨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高中生同性恋或同性依恋的一些讨论摘要:当今中国,尽管同性恋还尚未被法律所接受,但是人们对同性恋的现象及话题已是见怪不怪,尤其是年轻人。高中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主坚群体,同性恋的现象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为教育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所注意,由此而引发的青少年在学习与成长上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在这点上令我们感到迷茫。笔者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通过与个别高中生的交流,在本文中,阐述了对这种现象的一些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索、建议和对策。关键字:中高中生; 同性恋或同性依恋; 个案交流1.前言笔者在教书的第一年里带过一个班,令人非常惊讶的是,班上56名学生当中,竟然有七八名学生自称或者被称是同性恋者。并

2、且,有一位与笔者关系甚好的女同学,竟毫不忌讳地告诉笔者,其向来只喜欢女生,也已谈过几次同性恋爱,时间最长有八九个月。对此,笔者非常震撼,青年学生当中同性恋的比例为何如此之高?他们真的明确自己的性取向吗?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应对当下社会出现在学生群体中的这种现象呢?2.同性恋和同性恋的概念界定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同性恋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模式。与同性恋还有一个相似的词语就是“同性依恋”,人们很容易将其与同性恋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个概念。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受到

3、同性的吸引,并且对异性不感兴趣就是同性恋。但是,如果在一些单性环境里,为了满足需求诱发的一些亲密举动,或者亲密伙伴之间通过各种盲目的手段体验性感觉,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同性恋。13.高中生同性恋或同性依恋的现状3.1高中生对同性恋的理解更倾向于同性依恋笔者与其中一位自认为是同性恋的女同学进行了交流,其中一段对话如下笔者:你跟女生正式谈过恋爱么?女生:谈过。笔者:多久?女生:最长的八九个月。笔者:就是单纯的喜欢,并没有过其他的行为么?女生:没有,爱是陪伴。据了解,这些自认为是同性恋的高中生,通过影视、小说等,心里知道同性恋的更深层次的行为,但是他们却很少人有过类似行为,多半只是心灵上的相互寄托和

4、抚慰。这种“有恋无性”的同性情感,其实应该界定为同性依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同性依恋是中学阶段的普遍现象。因为中学时代两个女生或男生特别要好,每个人潜意识里都需要同性友谊,这比异性友谊更深刻也更需要,并且容易得到。再加上这段时期的孩子,处在青春期成长阶段,很渴望得到理解和分享,同性好友是最佳的选择,所以自然会将感情投入于同性。3.2多数高中生并不忌讳同性倾向或恋情现在的高中生几乎都是95后的青少年,他们崇拜偶像,紧随时尚潮流,所以同性恋在他们眼里已是见怪不怪了,认同程度非常高。也是基于此原因,具有同性倾向或恋情的高中生,多数也会毫无忌讳的公开自己的情况,甚至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理论笔者:等你

5、们这一代结婚的时候,估计我们国家的法律还尚未认可同性婚姻,更别说我 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与传统了。在这样的前景下,你为什么还敢公开承认自己是同 性恋呢?学生:至少我公开过,我享受过正大光明的爱情。另外,在网络通信如此发达的大背景下,他们也会选择在网站上公开讲述自己的同性故事,或者公然晒出他们的亲密照片或聊天记录等。3.3同性恋或同性依恋者不承认是盲目跟风或受影视小说影响对于“中学生同性恋爱是要赶时髦”的说法,这些高中生大都表示强烈的不认同。在他们开来,感情首先是自己的事,既不是为了别人,也不是为了赶时髦。此外,他们也不认可同性恋是受影视或小说而产生的 笔者:你还小,怎么就那么确定自己一定喜欢同性呢

6、?也许是一些电影或小说误导了你 呢? 学生:没有,和这些完全没有关系。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到这些东西,甚至不知道同性 恋的时候,还是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五年。3.4多数同性恋或同性依恋者不会让家长或老师知道就笔者了解的情况而言,除非在在万不得已,或非常信任的情况下,这些高中生一般都不会让自己的家长或班主任知道自己的情况。因为他们大都觉得家长和班主任的思想过于陈腐,一定不可能理解他们的感情,说出来了还会招致责骂甚至殴打等暴力行为,所以往往会选择跟朋友分享,却向家长教师隐瞒实情。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多数家长和班主任很少能够发现这种同性感情,即使知道了,也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4.分析高中生同性恋或同性

7、依恋的原因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现象是指针对于中学校园这一特定情境, 中学生选择同性作为彼此爱恋依托对象的倾向和行为。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需要从中学生所处的身心发阶段、所置身的社会环境、所达到的思想认识水平去分析、去探究。笔者认为: 这既与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紧密相关, 同时又受到心理社会因素制约。4.1.生理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 “性早熟”现象普遍存在, 朦朦胧胧的性意识促使他们想通过各种途径来尝试和体验, 然而过多的信息特别是头脑中所接触的不良信息的刺激, 往往会使他们通过不健康手段去寻求性满足。同性间关系亲密的伙伴, 自然很容易成为彼此体验性感觉的对象。加之中学生

8、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 与子女相处时间有限, 这就为中学生同性交往中的“同性恋”倾向提供了转化为实质行为的时空条件。4.2.心理因素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人, 需要与人交往, 内心渴望友谊, 盼望能拥有值得自己信任、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来倾诉心声。而当今社会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足够“重视”, 使得老师和家长为防范于未然, 通常不会去主动鼓励, 相反会坚决反对中学生与异性交往, 但对于同性交往则往往表现得宽容得多。加之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男女有别, 授受不亲”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潜意识中, 这就为同性交往提供了一个宽容的社会大氛围。中学生为满足交往心理需求, 很自然会在同性中寻找认为彼此能心心相印、息息

9、相通、以诚相待的同龄人。4.3社会因素现在的中学生, 一出生就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宽松、宽容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现在的中学校园也并非真空, 尽管学校长期坚持对学生实施正面阳光式教育, 但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无时不在影响着校园文化。社会上出现的婚外恋、同性恋、暴力倾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冲击着中学生。这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 好奇心强, 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长期接受阳光式正面教育的他们, 更容易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东西产生浓厚兴趣。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尚在成,他们往往缺乏关注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现象足够的鉴别能力,

10、容易把一些负面的东西看作是另类, 认为这就是标新立异、有个性, 从而盲目地跟风叫好追捧, 使得一些负面东西侵蚀着他们的心灵, 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现在的家长大多忙于自己的工作, 总认为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 生活得很幸福。这也是高中生在同性情感上出现同性恋情或依恋的原因之一。另外,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等现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也是高中生出现同性恋的原因。比如我国学者李银河女士,她曾提出过如下说法:一,国际上长期的研究表明,同性恋人群在社会中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你承认不承认它就在那里。如果说现在感觉“同性恋越来越多了”,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包容度增加了,他们敢于公开出柜;二,医学上早已经把从精神疾病中

11、剔除出去,对同性恋的“纠正治疗”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25.人们对高中生同性恋或同性依恋现象的看法对于同性恋,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无非三种,赞同,反对或者中立。有人认为:在明晰同性恋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同性恋不过是与异性恋的性取向不同而已,而对性取向的选择是人的自由,除此之外,同性恋和异性恋并没有别的不同,一样的用情,一样的能够得到人类性欲的欢欣和满足,是完全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大部分人都是持不赞成的观点。何兆雄先生在其文章同性恋的社会伦理评价中所表达的不赞同的理由应该可以代表大多数反对者的论据。他认为同性恋在我国是不可能合理的和道德的,因为同性恋违反了自然

12、的规律,是反常的性行为;违反了人类进化的规律,是一种倒退的现象;同性恋背离了性行为的天然作用;同性恋性行为对艾滋病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反对者的观点还有:同性恋会导致一些犯罪现象;同性恋会对我们社会家庭和婚姻有一定的冲击作用,是不道德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与普通人相比,同性恋者更容易陷人焦虑和无助。据相关调查,年轻同性恋自杀率是其他同龄者的十三倍。因为尽管外界对同性恋现象给予越来越多的包容,但来自传统社会的种种压力对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还是施加着不可抗拒的影响。当然,这里对同性恋的看法泛指对所有同性恋的,大多数指的是成年人,但对于正在求学的中学生,所要面临的现实舆论环境可能更不轻松。6.对于

13、中学生同性恋或同性依恋现象的几点建议6.1家长和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多方交往,包括异性交往早恋问题令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对男女同学异性的交往非常地反感和忌讳,这也使得一部分男生女生把日常交往都限定在同性圈子内,不敢与异性交往甚至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所以,学校应当提倡适度的异性交往,并通过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异性,消除男女异性同学间的神秘感,使学生能够自然地与异性交往,减少同性之间过度的依赖。在这样开放、多元的交流环境下,学生才会真正辨清自己的感情倾向。6.2发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环境。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周围的环境可以对行为、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14、。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语言文化、体育、音乐美术等 等各方面的有益活动,丰富生的业余生活。应该通过活动增强学 生的性别意识,比方说通过第二课堂对男女同学进行符合各自性别的仪容仪表的指导、培养与其性别角色相适应的良好兴趣,避免出现男生“娘娘腔” ,女孩“假小子”的性别角色外在表现混乱现象。6.3教师应该对同性恋树立的正确的观念,对有同性依恋现象的学生应该采取更包容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以避免给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走上极端。在中国,同性恋曾长期被视为禁忌,直到在2 00 1年4月发行的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同性恋才不再被统划为心理异常的病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社会的主流观念,同性

15、恋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就连我们的教师当中,还是有很多人对同性恋现象是抱有一种歧视的态度。这种态度很有可能使我们的老师在对有同性依恋现象的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给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学生走上极端。中学生的人格尚未定型,教师更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问题。以包容的态度来与有同性依恋现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其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和发展 各种能力上来。教师在有同性依恋现象学 生的班级,也可以对班级的其他同学进行正确观念的引导,避免其他同学对有同性依恋现象学生的嘲讽、孤立、排斥等一系列的伤害行为,在班级形成一种包容的氛围,让有同性依恋现 象学生能够安心学习、与更多的同伴交往和参与

16、班级的各种活动。6 4教师正面引导、积极促进,对青春少年不能随便扣“同性恋”的帽子。教师增强性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疏导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多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心理和道德教育,增强她们对性别角色的意识和辨别是非 的认知能力。若发现有类似同性恋的情况,学校与家庭应该谨慎处理,对青春少年不能随便扣“同性恋”的帽子。对同性依恋者应加强引导,使其拥有与之相适的性别角色,引导其度过心理与成长的难关。6.5利用家长学校等途径,对存在教育误区的家长进行有效地指导。通过资料宣传、讲座、个 别交流等方法使父母懂得:面对青春期有同性恋(或同性依恋) 困扰的孩子,应该在温馨亲切的气氛中,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有意识地介绍 几个志趣相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