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务专题收入成本费用分析

zxc****hhs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70.46KB
约16页
文档ID:201467434
财务专题收入成本费用分析_第1页
1/16

财务专题收入成本费用分析一、收入分析(一)收入的相关概论 1. 收入的含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定义,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或二者兼而有之,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2.营业收入的确认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3. 收入包括的内容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进行经常性业务取得的收入,如销售商品的收入和提供劳务的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除基本业务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如出售材料和出租资产的收入等,同样也是利润形成的来源二)收入分析1、收入的结构分析(1)收入的行业结构:看是否处于成长、夕阳行业?主打行业是否突出?(2)收入的产品结构:看产品是否单一或系列?是否分布于全产业链或单一产业链?主打产品或配套产品?产品之间的关联度?(3) 收入的地区结构:判断是地区性还是全国性或国际性公司?(如是国际型公司,影响收入因素就很多了:他国经济政策、关税、汇率等)(4)主营与次营业务结构:2、收入的增速分析(1)同比分析: 与上年同期比、与历史最好水平比较、与计划目标比较等。

本期数 / 上年同期数 -1 (2)环比分析:与本年上期比较等本期数/ 本年上期数 -1 3、平均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分析(1)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由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因此,在对环比发展速度求序时平均数时,不能用算术平均的方法,而需用几何平均法于是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以下三个:x=123nnx x xx =nix, 公式(1)式中: x代表平均发展速度, xi(i=1,2,n)代表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n 为环比发展速度的个数, II 代表连乘符号由于 x1x2x3,xn=R(总速度 ) ,于是又有:nRx,公式(2)又由于总速度( R)等于末期水平( an)与最初水平( a0)之比,于是又有:nnaax0,公式(3)需要注意( 2)式与(3)式中的 n 需根据 an 与 a0 的间隔期数确定,它与环比发展速度个数相同2)平均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分析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 (或-100%)平均发展速度大于“ 1”,平均增长速度为正值,表示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递增的程度,反之,平均发展速度小于“1”,平均增长速度为负值,表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递减的程度。

4、销售收入对利润的弹性(灵敏度)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5、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6、与销售收入有关的财务指标分析(略)二、成本费用管理(一)相关概念(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标或为了获得某项资产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2)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资金的耗费3)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成本和费用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费用是一定期间的发生额 , 与时间发生关系 , 而成本是按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 与成本对象发生关系费用是计算成本的基础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 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就是产品的成本2. 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成本是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支出各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性质不同,成本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 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作、奖金、津贴和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a.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b. 职工福利费; c. 保险费等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 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 期间费用不计人产品生产经营成本,而是按照一定期间 ( 月份、季度或年度 ) 进行汇总,直接体现为当期损益工业企业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 董事会费;咨询费; 审计费; 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 (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 ;土地使用费 (海域使用费 )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 ) ;其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 (减汇兑收益 ) ;银行及金融机构手续费。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二)成本费用分析1、成本的结构分析(1)分产品成本分析(2)成本项目结构分析(费用分析类似)成本项目金额占比直接材料A材料B材料XXX 小计直接人工固定薪酬奖金XXX 小计制造费用工资修理费XXX 小计合计(3)成本费用总额及分项目金额的升降原因分析A产 品 标 准 成 本 计 算 单项目单价标准 ( 分配率 ) 用量标准标准成本 (元件 ) 直接材料甲材料26 8 元千克28 千克件7504 直接人工180 元/ 小时7 小时件1260 变动性制造费用1 5 元 / 小时7 小时1050 固定性制造费用055 元/ 小时7 小时3 85 制造费用小计1435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01 99 A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成本是由直接材料价格和直接材料用量两部分构成的,因此,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包括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两部分的计算。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由于实际直接材料价格脱离标准价格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是实际材料用量脱离标准用量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 标准用量)标准价格例题:某企业生产 A产品需用甲材料本期购入甲材料3500千克,实际耗用 2970 千克,其标准用量为3080千克甲材料实际价格为 2610 元千克,标准价格为2680 元千克试计算甲材料的成本差异额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970千克 (261268) 元千克 = 一2079 元(F)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29703080)千克 268 元千克 = 一2948 元(F)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合计 = 一2079+(一 2948)元= 一5027元(F)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由于进行材料采购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与标准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形成的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采购批量、交货方式、运输条件、材料质量和信用条件等。

对于形成差异的具体原因需要做出具体分析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a. 由于材料调拨价格变动或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动;b. 由于客户临时订货而增加的紧急采购,致使采购价格的运输费用上升;c. 忽略了购货的折扣期而丧失了应有的购货优惠;d. 订货数量未达到应有的经济订货量;e. 运输安排不合理, 中转期延长, 增加了运输费用和途中损耗或由铁路运输改为空运,形成不必要的浪费;f.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购入替代材料, 降低了采购价格和采购费用;g. 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采购舍近求远,增加了材料运费采购部门专门负责对外采购生产需要的材料物资,以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 一般来说,采购部门对材料采购价格和采购费用是可以控制的,因此材料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有关人员负责但在分析材料价格差异时, 应充分考虑到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这些因素的可控程度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分析材料用量差异取决于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之间差异的性质和程度材料用量差异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工人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及工作的责任感, 设备的完好程度, 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健全与否,材料的质量与规格等都会造成材料用量的差异。

其形成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a. 由于供货方未能保证材料质量而造成的浪费;b. 产品工艺变更,但材料用量标准未能及时变更;c. 操作工人不重视合理、节约用料而造成损失;d. 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出现机器故障而形成材料消耗超标;e. 仓储部门保管不当,造成材料损坏变质;f. 产品设计根据用户要求做出调整, 但材料用量标准未作相应调整;g. 更换机器设备使材料用量变更;h. 由于新产品投产,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用量差异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一般应由生产部门有关人员负责但因材料规格不符合要求或材料质量低劣而增加了废品,则应由采购部门负责 另外,由于仓储部门材料保管不当而形成的损失则应由仓储部门负责B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工人成本差异, 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由于直接人工成本是由直接人工工时用量和工资率所决定的,因此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包括工资率差异( 价格差异 ) 和直接人工工时用量差异 (效率差异 ) 两部分,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也称直接人工价格差异 它是由于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水平与标准工资率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直接工人效率差异是实际耗用的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

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 - 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某企业生产 A产品,实际工时为 7020工时,标准工时为 7700 工时;实际工资率为每小时2 元,标准工资率为每小时1.8 元要求确定直接人工成本差异额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 (218)元/ 小时7020 小时=1404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18 元/ 小时 (70207700)小时= 一 1224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合计=1404元+(一 1224)元=18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分析工资率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资制度和工资级别的调整;计算方法的改变,计件工资改为计时工资;由于产品工艺过程和加工方法的而调整工种结构工资率差异的产生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工作安排不当而形成工资率差异例如,某岗位只需熟练工就能完成的工作却安排了技术工人,因而增加了成本 要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时,应从实际出发,分清责任的主次,除了生产部门以外,人事部门及其他部门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差异的性质和程度。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a. 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b. 产品工艺过程和加工方法的改变,未能及时调整工时标准;c. 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窝工;d. 原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e. 设备发生故障,停工停产;f. 燃料动力供应中断,造成停工出现效率差异的责任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由于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燃料动力供应中断等问题则应由采购部门和动力部门等相关的责任部门负责C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