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高考地理易错题型及解析(经典版 )2 / 29 易错题1: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 (1) 一(2)题1)、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 可能是A2900R3000 B 3400R3500C 3900R4000 D4400R4500 (2)导致、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解析】 (1)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0006500,30003500, 交叉相减得出, 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3500,只有答案B 符合2)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地位于横断山区,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答案C 正确参考答案】 (1)B (2)C 【友情提示】 1.注意相对高度的计算,若比海拔高, 且 a1b1,a2b2,则,a1b2 b1a2 2.查阅中国地图,熟悉该区域的空间定位,同时注意地位于横断山区,地位于四川盆地易错题2:若地球在冥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炎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解析】冥王星轨道距离太阳遥远,温度是最低的。
大气层与地球的体积质量有关参考答案】 A 【友情提示】深刻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及相互对应关系: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温度适宜;质量体积适中存在大气层易错题3:我国“神舟六号” 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许成功发射, 17 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下题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 月 12 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Aa Bb Cc Dd 【解析】当北京时间为10 月 12 日 9 时时, 15W 为零时经线,故区时为10 月 12 日 的经度范围是225W180,即此时地球上的新的一天占2025,旧的一天占157 5,故排除A新旧两天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是225W,二是180经线, b、c、d 三图中只有d 符合参考答案】 D 注意表述中:区时为10 月 12 日的范围,所以地方时为0 点的经线向西7.5也属于新的一天易错题4: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km/h 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kmh)据此回答题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A赤道B极点C北纬30D北纬 60【解析】 由于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天空,并且保持不动, 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应和太阳视运动方向(自东向西 )一致,同时由于赤道自转线速度为1670 kmh,而 837 kmh 的自转速度只能位于纬度为60的位置。
参考答案】 B D 【友情提示】 1.注意总结昼夜交替周期问题:自西向东运行的速度为/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360( 15)小时如:15/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12 小时;3 / 29 30/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8 时自东向西运行的速度为/ 小时,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360( 15)小时如:15/小时向西运行,则观测到的太阳永远位于同一位置;30/ 小时向东运行,则观测到的昼夜交替周期为12 时,但会出现西升东落现象2.赤道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km/ 小时,南北纬60的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837km/小时,或者用1670 的一半作答易错题5:读下图,回答题图中正确表示2008 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ABCD依据图,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由快转慢B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D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解析】 2008 年元旦即1 月初,位于图中的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时,即地球位于近日点到秋分日的移动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由慢转快;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是夏至日。
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可能出现太阳直射现象,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参考答案】 D D 【友情提示】 1.注意近日点、远日点在不同图中的位置(如下图),并对其速度变化进行把握2.海南岛位于20N 以南地区,注意查找海口的位置以便对海南省进行定位易错题6:下图中线表示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 月 17 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解析】 10 月 17 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愈小,白昼也越短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应介于5S 10S 之间绘图 (从太阳直射点5S10S 间引出线的平行线 ) 【参考答案】从太阳直射点5S10 S 间引出线的平行线4 / 29 【友情提示】注意思考这样绘制的原理提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进行分析易错题7: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读图回答题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D 点的日出时刻是A21 时 30 分B2 时 30 分C8 时 00 分D3 时 30 分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A大庆B海口C岳阳D长春【解析】此组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难度较大第题,从图中可判断,A、B、C、D 在同一纬线圈上,故日出时间相同,AB 为夜弧,跨75,故夜长占75/360,可算出夜长为 5 小时,0 时前后夜长各占一半,故日出为230。
第题根据上题中夜长只有5 小时,说明此地纬度较高,故选A 【参考答案】 B A 【友情提示】 对于昼长夜长的计算需要重视,以下方法需要把握住:晨昏圈和某纬线的交点之间的弧度/15=当地的昼长或夜长,昼长夜长24 小时,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24 小时,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昼长, 夜长的一半日出地方时,12昼长的一半日落 (日出) 地方时, 24夜长的一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易错题8: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至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题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解析】从图中看是沉积岩受挤压形成褶皱,即压力过大而出现断层,而后在断层处较破碎而易发生岩脉侵入;侵入的岩脉来自地下岩浆冷却而成,故为岩浆岩参考答案】 A B 【友情提示】注意理解岩石先后关系;侵入岩脉多数是岩浆岩易错题9: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ABCD【解析】建设大坝要考虑地质构造,不能建在断层和地壳不稳定地带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发生断裂,不宜建大坝;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地壳稳定,有利于建大坝。
参考答案】 D 5 / 29 【友情提示】分析地质构造不但可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形成,而且对人类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地质构造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天然气、石油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断层沿线水资源丰富断层有利于地下水运动;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易错题10:读图,回答题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根据甲处岩层的弯曲方向不难看出,这儿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河谷的形成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参考答案】 B A 【友情提示】 1.判断背斜、向斜的方法有二方法一:利用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方法二: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2.河谷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风力侵蚀常见的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易错题11:读下图,回答题图中剖面可能经过六大板块中的A1 个B2 个C3 个D6 个关于图中A、B、C、D 四处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A 处是由于板块的张裂作用形成的BB 处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海沟CC 处所在的大洋,其主要海域分布在南半球D处所在的大陆,其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东西对称分布的特点【解析】图中剖面线经过非洲、南美的南部,不可能经过亚欧板块,首先排除D;南美州以西的太平洋底属南极洲板块,图中大西洋中间的海岭西侧为美洲板块,东侧为非洲板块 图中C 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属印度洋, 印度洋在南半球的面积远大于在北半球的面积参考答案】C C 【友情提示】利用已知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把握,进行空间定位,同时6 / 29 采用排除法作答的技巧易错题12: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乙丙【解析】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的,则在河流的干流附近聚落要分布得多一些,支流少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处聚落明显少于乙丙、乙丁处,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
参考答案】A【友情提示】支流上聚落小且少,干流上聚落多、规模大,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判断干支流易错题13:当下图中地区为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该地区受西北季风控制,炎热多雨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ABCD【解析】澳大利亚北部受低气压控制,应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答案】D 【友情提示】注意东亚季风区、南亚季风区、澳大利亚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风向比较,详见学生疑问课堂大气部分疑难点9易错题14:读下图,回答题M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10200、10125 B10175、10200 C10175、10150 D10150、10125 N 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 C 西南风D东北风【解析】因为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本题M 点与其南部 (1015 0)、北部 (10150)的等压线相对比, 可知其值可能为10125、1015 0、10175M 点所在等压线与其西部相邻的另一等压线(10175)相比较, 其数值可能为:10150、10175、10200以上两条分析的数值交集即为M 点可能的数值。
N 处位于低压中心 (气旋)的南侧,气压梯度力应该由南向北(高压指向低压 ),在北半球右偏,应该是偏南风或西风,但不会出现偏北风参考答案】 C D 【友情提示】“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差一定数值中的相邻等值线,不是看距离的远近,而是之间没有其他的等值线不可认为1017.5 与 M 所在闭和的等值线远,从而勿认为非相邻等值线易错题1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 附近 B乙点位于30N 附近C是冷性气流D盛行西南风【解析】本题关键是选好“突破口”,如从甲、乙两处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60处入手,仔细观察,该处有、两支气流相遇,气流爬升在上根据教材知识,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气流是中纬西风,气流是极地东风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 A 【友情提示】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三圈环流图是解题关键首先记忆各气压带的名称,再根据风的形成原理,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确定各风带的风向易错题16:目前,某些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ABCD【解析】城郊生态林可以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参考答案】 B 7 / 29 【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