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教学设计:假设法教学设计《假设》教学设计曾宝俊格致工作坊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的第1课本课是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假设”环节进行集中强化训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假设,意识到假设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要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或动手搜集有关证据来进行验证,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还不一定可靠,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解释;对问题能提出假设并说出一定的道理”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对教材做了一些调整: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福尔摩斯破案导入新课,通过“校园树木谋杀案”、“大陆漂移学说”、“恐龙灭绝之迷”等话题,训练学生对现象进行假设,通过“连通气球”活动,使学生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意识到假设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想知道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或动手搜集有关证据来进行验证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能够提出自己的假设; ●学生回通过实验来严整自己的假设。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假设,如何进行假设,能对某些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 ●知道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知道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假设是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电脑出示福尔摩斯)谈话:同学们,屏幕上是著名侦探福尔摩斯在破案,现场发生了什么案子呢?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来破案呢?(板书:侦探 破案)2.学生讨论、回答3.提问:嫌疑犯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板书:猜、推理)板书: 破案 侦探 猜、推理【评析】用福尔摩斯破案导入新课,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因为学生对侦破推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假设”,如何进行假设二、校园树木“谋杀”案1.(电脑出示校园中的两棵枫树)谈话:这是校园内的两棵枫树,一棵好象快要死了,一棵健康地生活着为什么同在一个校园,第一棵枫树会死了呢?“凶手”又是谁?老师请大家来做回小侦探破了这个案子,你们愿意吗?2.学生分析^p 、研究(边讨论边作案情分析^p )3.组织学生开展案情分析^p 会,各组说说破案情况。
4.提问:同学们,这些“凶手”是怎样想出来的?5.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板书: 找答案 我们 分析^p 、观察、猜6.小结:像侦探破案前先猜、推理,像我们找杀死枫树凶手前的分析^p 、观察、猜测那样,有些问题,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先对答案做出了猜测:是什么原因或条件产生这样的结果和变化呢?这种类型的猜测就叫做假设评析】校园树木“谋杀”案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比较熟悉,同时通过情境创设也能使学生产生拯救校园树木的欲望,以达到《课程标准》中珍爱生命的目标另外,老师让学生当小侦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自感受假设过程7.提问: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是需要通过收集证据来验证的你们能寻找依据、收集证据来验证你们刚才的假设是否正确吗?8.学生讨论,完成案情分析^p 表9.学生汇报寻找证据的方法和途径三、大陆漂移说1.(电脑出示魏格纳)谈话:同学们,这是德国著名科学家魏格纳,1910年的一天,他因为重感冒发烧躺在病床上,一会儿看看天花板,一会儿看看电灯,忽然他把视线集中在墙上的地图上,于是在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假设……2.(电脑出示整张世界地图)谈话:同学们,如果我们来看这张世界地图,会有什么发现,能作出什么样的假设呢?3.学生观察、讨论。
4.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作出假设5.学生剪、拼接地图6.学生汇报拼接结果,电脑演示地图的拼接过程7.(电脑演示大陆漂移)讲述:魏格纳提出这一大胆假设后,通过长期研究和搜集证据,最后提出了伟大的“大陆漂移说”:在25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原本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逐渐分离,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才变成今天地图上的样子看来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评析】本环节我让学生与科学家研究同一个科学问题,通过亲自研究,自己有了和科学家同样的发现,更能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又使学生认识到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四、恐龙灭绝之迷1.(电脑出示恐龙)谈话: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在“白垩纪”的晚期却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设,如果你是科学家,会提出哪些假设?2.学生讨论3.学生汇报自己的假设4.谈话:你们提出的假设和科学家的假设一样吗?一起来看看科学家都提出了哪些假设。
电脑点击,介绍科学家提出的假设)5.讲述: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也在不断搜集证据,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如果你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以后还可以继续研究,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评析】虽然恐龙的灭绝是个千古之谜,充满神秘,但是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科学家的假设比较接近,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并决心将来去解开这个科学之迷五、连通气球1.(教师出示连通气球)谈话:同学们,这里有两个相同的气球,一个吹得大,另一个吹得小,把它们用塑料管连接起来,用细线扎住如果把细线解开,使这两个气球连通,你们猜结果会怎样?2.学生假设对学生的假设进行记录、统计)3.学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4.思考:你们的假设正确吗?原因是什么?5.小结:假设往往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观察的结果提出,但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所以研究科学光靠假设不行,必须亲自实践,搜集证据,才能得出最终结论评析】用连通气球作为本节课结尾,意在使学生发现提出的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矛盾,使学生知道假设往往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观察的结果提出来的,但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所以研究科学光靠假设不行,必须亲自实践,搜集证据,才能得出最终结论,为下一节学习《搜集证据》打下基础。
板书:教学片断赏析校园树木“谋杀”案的教学片断(电脑出示校园中的两棵枫树)师:同学们,这是校园内的两棵枫树,一棵好像快要死了,一棵健康地生活着为什么同在一个校园,第一棵枫树会死了呢?“凶手”又是谁?我们就把这个案子叫做“校园树木谋杀案”,老师请大家来做回小侦探破了这个案子,你们愿意吗?生(齐声):愿意!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案情分析^p 会,杀死这棵树的“凶手”是谁?并填写案情分析^p 表学生边讨论边填写案情分析^p 表)师:同学们分析^p 得非常投入、专心,把你们小组的案情分析^p 情况跟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好吗?生:我认为杀死这棵枫树的“凶手”是草,因为枫树种在草坪里,营养和水分全被草吸收了生:我觉得是太阳杀死了这棵树,太阳晒得这棵树缺水了,所以这棵树就枯死了生:可能是害虫把树叶全都吃光了,所以这棵树就死了生:可能是学校管理员没有管理好,这棵树就死了,我觉得要扣他的工资众生笑)生:我们觉得可能与有毒气体有关生:可能是它本身老了,所以就死了……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发现你们已经成为小侦探了那这些“凶手”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我们是猜的生:我是猜想的。
生:我是根据现场情况分析^p 的生:我是推测的师:像侦探破案前先猜、推理,像我们找杀死枫树凶手前的分析^p 、观察、猜测那样,有些问题,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先对答案做出了猜测:是什么原因或条件产生这样的结果和变化呢?这种类型的猜测就叫做假设片断评析】校园树木“谋杀”案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拯救校园树木的欲望,学生通过讨论,思维活跃,虽然学生的回答有一份幼稚,但从中也提高了学生对现象进行假设的能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假设过程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