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201166587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训练工,时常会需要预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力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学校语文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学校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骆驼和羊是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特长和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辩不清,最终只好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懂得一个道理: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特长和别人的短处,要懂得自己也是有短处的。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2、教

2、学目标 (1)通过观看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2)在老师的引导下,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 (3)图文对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说教具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flash课件,目的是利用同学爱看动画的心理,让同学学得轻松,有利于同学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教法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童话式的教学情境,师生共同畅游在童话世界里,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同学的探究爱好,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 在同学已有阅历的基础上,努力培育同学的自学探究力量,最终让同学学会学习。 三、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

3、导同学按“看看说说读读找找”的步骤进行探究。即引导同学专心看,想象着说,仔细读,认真找。 四、说学情 现在的同学独生子女多,在家中都唯我独尊,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总是向老师告对方的状。所以我在教学中,依据他们的特点,适时训练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童话导入新课 出示骆驼和羊的图片。让同学通过观看说出骆驼和羊的特点(高、矮)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他们和你们一样,也常常发生冲突。这一天,骆驼和羊遇到了一起,他们就吵了起来。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请同学们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让同学置身于童话情境之中,心情必定高涨,同学会乐观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同学能主动地参加活动就能主

4、动地获得学问。 第二环节学习第一自然段 创设情境让前排矮个同学表演羊,后排高个同学表演骆驼,分角色朗读,读出双方的不服气。再同桌对读。让同学在生生互动中体验角色心理,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这样同学在好玩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育同学的语感和朗读爱好。 第三环节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我根据“看看说说读读找找”的挨次学习。看,看图。说,说他们干什么。读,自由读课文。找,在读的过程中找羊吃的辛苦吃力的词语。同学抓住重点词语朗读骆驼吃树叶的轻松和羊吃树叶的辛苦,并让同学表演羊吃树叶的动作,从而感受骆驼的得意。通过找动词和表演来理解羊吃树叶的辛苦和吃力,让同学明白只有用词精确语句才会生动。 在总

5、结第二自然段学法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放手让同学阅读。使同学的学习过程成为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培育同学的自学探究力量,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 第四环节学习第四自然段 先让同学谈谈是高好还是矮好。然后听听老牛的观点。最终让同学争论假如你是那峰骆驼或你是那只羊,听了老牛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同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个环节 同学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结合日常生活说,这样能引起他们对事情的反思,学会全面地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也就是让他们能唯物辩证的分析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熟悉到:人都是有优点的,世界上没有全优的“完人”,也没有全劣的“庸人”,让他们真正熟悉到“天

6、生我材必有用”,让每一个同学都对自己布满自信。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文章的精华,它清楚地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重点让人一目了然。 学校语文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人教版学校语文二班级下册第七单元围围着“要正确看待问题,擅长思索”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启发同学思维的课文。通过“列宁细心观看,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让同学体会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就在身边,只要你细心观看”的道理。蜜蜂引路处于本组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洁,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很多的蜜蜂在花丛中飘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清楚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

7、飞进四周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肯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勤于观看、擅长思索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生疏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很多好象不行能的事情也能办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列宁擅长观看,勤于思索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二、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单元总体目标: 1、 熟悉38个生字,会些39个生字。 2、 培育同学多动脑,多思索的力量,生活中许很多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肯定得到解决。 3、 让同学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及一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能区分“经常”和“平常”的不同用法。 3、 初步培育同学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力量,培育同学认真观看,仔细思索的优秀品质。 (三)说教重点: 1、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 三、 说教法 我预备采纳以下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采纳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 2、 朗读体验法通过读,体验列宁的细心观看勤于思索。 3、 图画帮助法利用简笔画直观画出列宁查找养蜂人的线路图。 4、 总结归纳法引导同学对列宁找的养蜂人的缘由进行归纳总结。 5、 表演法对个别词语,让同学仿照、表演进行体会。 四、 说学法:

9、 1、 自读感悟法同学通过自渎,说说自己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2、 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验列宁细心观看,勤于思索的好品质。 3、 表演理解法个别词语理解时加上自己的体会表演出来。 五、 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 (板书课题 18 蜜蜂引路)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相机将同学提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1)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 2 )列宁的家在哪里? ( 3 )他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二)、初读课文、熟悉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消失的生字。 2.检查生字状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同位两人相互沟通一下你的识

10、字方法。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采纳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同学对生字的把握状况 (3)利用生字卡片,让同学开火车读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采纳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同学对词语的把握状况 (三)、 引入新课。 列宁想要找到养蜂人,首先要弄清养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们就跟列宁一起去找找养蜂人的家毕竟在哪里。 (四)、学习新课。 1 、边读边思索: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4 、 看图分析,弄懂位置关系。 (五)、学习第三段。 1 、 引入:列宁毕竟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家呢?课文哪段说明白这点?(第三段) 2 、 指名读,思索:这段共有几句

11、话?你觉得哪些地方 写得好?你读懂了什么?(四人小组争论) 用“ - ”划出你觉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说出好在哪里。同学自由发言,师随机板书:一边走一边看 认真观看 (六)、学习第四段。 1 、引入:列宁通过认真观看,仔细思索、推断,最终找到了养蜂人的家,那么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图片) 2 、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说些什么?想象说话。自由发言。 3 、 师示范对话,说说老师用什么语气读养蜂人的话? 4 、 理解“惊异”,养蜂人为什么会惊异? 5 、 指导朗读此句。 6 、 列宁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试试? 7 、 理解“向导”,用亲切、风趣的语气笑着说。 8 、 同桌练习对话,试着

12、带表情、动作去读。 (七)、总结全文。 1 、 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吗?其实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种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宁利用它带路,所以,在这里“蜜蜂引路”其实是列宁的一种幽默说法。 2 、 (指板书)列宁通过认真观看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边说边划箭头),所以,他称蜜蜂为“向导”(板书:向导)。 3 、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列宁细心观看,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盼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做到细致、仔细、多动脑筋。 (六)说板书设计: (七)说练习 学校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我的“长生果”是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班级语文上册第一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以

13、“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这篇略读课文通过闻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受,点明白读写中汲取与倾吐的关系。 课文的教学意图,一是引导同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对书的情感,体会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结合实际让同学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四年的学习,同学已初具赏析和品读一般文学作品的力量,并能结合文本谈自身的阅读体验。但能否将体验升华进行制造,这又是本单元一个挑战。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和同学的实际状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熟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

14、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同学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畅谈学习本文的感受和收获。理解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并能进行制造性的写作。 四、说教法和学法 因为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又与同学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我采纳放手让同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按阅读提示,先让同学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想想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同小组的同学沟通体会。最终,明确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下面我就说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是师生谈话,导入课题。首先我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听说过长生果吗?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并板书“长生果”这三个字来激发同学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