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方位术语 上与下 (头侧与尾侧) 前与后 (腹侧与背侧) 内侧与外侧 (区别:内与外) 内与外 近侧(端)与远侧(端) 深与浅 人体的轴与面 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通过身体中轴,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2、横切面与人体或器官长轴呈直角的切面其中,与地面平行的横断面又称为水平面 3、冠状面(额状面) 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1、垂直轴 与身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2、矢状轴 位于矢状面内,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3、冠状轴 位于冠状面内,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垂直轴,冠状轴,矢状轴,矢状面,水平面,冠状面,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方位术语,上、下 前、后 内、外 内侧、外侧 浅、深 近侧、远侧,学习要求,掌握:骨的构造;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肩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形态构造 熟悉:各部位骨的位置及名称;椎骨的形态及躯干骨的主要连结形式;肘关节的形态构造。
了解:骨的形态分类;各部位肌群的名称、位置运动系统:骨、关节、骨骼肌 运动系统不仅构成人体的骨骼系统,对身体起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还能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完成各种运动第四章. 运动系统结构和功能,功能:运动作用、保护作用,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1、概述 骨是体内坚硬而富有弹性的器官人体全身共有206块骨,一、 骨,长 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短 骨:分布于腕和跗部 扁 骨:位于颅、胸、盆部 不规则骨:如椎骨,骨 学,位置:颅骨 躯干骨 附肢骨 形态: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骨干:内有髓腔,容 纳骨髓 骺: 有关节软骨, 构成关节面 青少年时骺与骨干之间有骺软骨长 骨,3、骨的结构 骨膜:分纤维层和成骨层两层 骨质:分密骨质和松骨质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一、 骨,髂嵴横切面,股骨颈横切面,(二)、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等三)、骨的生长发育,骨的变长:骺软骨的骨化 骨的变粗:骨膜的骨化未成年手骨,成年手骨,(二) 骨连结,一、骨连结的定义和分类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称骨连结 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人类的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类。
二、直接连结 两骨间借结缔组织相连,其间无间隙,不能活动或仅有轻微的活动 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三种纤维连结 缝:两骨间借很薄的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典型的有颅骨的缝连结 韧带连结:连结两骨的纤维结缔组织比较长, 形成韧带或膜,如棘突之间的棘间 韧带、胫腓骨的骨间韧带、前臂骨间 膜等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 纤维软骨联合,骺软骨,椎间盘 耻骨联合,骨性结合多为纤维连结或软骨连结发生骨化而形成 典型的有骶椎间连结融合骨化后形成骶骨,以及成年人坐骨、耻骨和髂骨之间的连结三、间接连结 关节 articulation,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或滑膜关节),其特点是两骨借膜性囊连结,两骨间有腔隙;有较大的活动性1)关节基本结构 是每个关节必有的结构,包括三种: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外层纤维膜(纤维层) 关节囊 内层滑 膜(滑膜层) 关节腔由关节囊滑膜和关节软骨共同 围成的密闭窄隙腔内呈负压2)、关节的主要辅助装置 韧 带: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囊内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盘与半月板:是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 关节唇: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3)、关节的运动 沿冠状轴屈、伸 沿矢状轴内收、外展 沿垂直轴旋内、旋外 两轴和三轴关节还可做环转运动,(三) 骨骼的分布与组成,躯干骨 四肢骨 颅骨,一、躯干骨,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组成:,51块,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椎5 尾椎3-4 成人 骶椎1 尾椎1,(一)椎骨,前体后弓中为孔,加上七突是椎骨。
前 体椎体vertebral body 后 弓椎弓vertebral arch 中为孔椎孔vertebral foramen 棘 突一个 七 突 横 突一对 上、下关节突各一对,1椎骨的一般形态,锥体椎弓突起,前体椎体 位于椎骨的前方正中,呈短圆柱状表面为薄层骨密质, 内部为骨松质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连结(纤维软骨联合):椎间盘,后弓椎弓是附在椎体后方两侧的弓状骨板 可分为 椎弓根:与椎体相连的较细部分有椎上下切迹 椎弓板:椎弓后部的板状结构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 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中为孔椎孔 是每个椎骨前面的椎体和 后面的椎弓两部分共同围成的孔 椎管vertebral canal所有分离椎骨的椎孔叠连起来,围成的骨性管腔,其内容纳有脊髓和脊神经根等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寰椎 枢椎 隆椎,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1)颈椎,锥体小 横突有孔 棘突分叉,棘 突:单个,双侧椎弓板在 七 后正中线汇合而成 横 突:两个,发自椎弓根 突 与椎弓板的连结处 关节突:发自椎弓根与椎弓 板的连结处椎骨vertebrae一般形态,椎体 短圆柱形 椎上切迹 椎弓根 椎下切迹 椎弓 椎弓板 椎孔及椎间孔,椎骨,椎体,横突,棘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孔,椎下切迹,一对横突一个棘突,一对上关节突 一对下关节突,(2)各部椎骨的特征 颈、胸、腰椎 骶骨和尾骨,颈、胸、腰椎形态比较表,骶骨sacrum 略呈倒置三角形。
其底向上,底的前缘(盆面)向前突出称岬,尖向下接于尾骨两外侧面上部有耳状面前面中部有4条横线,横线两侧有4对骶前孔背面后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其两旁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分别有骶神经前支和骶神经后支通过颈 椎:横突上有横突孔第一颈椎称寰椎;第二颈椎称枢椎二)躯干骨及其连接:成年,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 (1)组成: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2)整体观:脊柱的后面棘突在背部正中形成纵嵴,其两侧有纵行的脊柱沟侧面观察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腰曲突向前,胸、骶曲突向后相邻上、下两椎弓根之间有23对椎间孔 (3)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和运动2、胸廓 (1)组成 胸廓由12个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 (2)形态 成人胸廓圆锥形,上、下口,横径、左右径 (3)功能 保护功能,胸式呼吸1)胸骨 胸骨可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胸骨柄上缘正中有颈静脉切迹,是针灸取“天突穴”的骨性标志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结合处形成一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正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是计数肋的重要体表标志三、全身骨的分布与特征,(二)躯干骨及其连接:成年,4、胸骨及肋骨,胸骨体,胸骨: 1块扁骨,两侧有肋骨切迹和锁骨切迹,肋:弓形,由肋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左右对称。
真肋:前7对肋前端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 假肋: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称为假肋 浮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三、全身骨的分布与特征,(二)躯干骨及其连接:成年,四肢骨 (126),上肢骨 (322),下肢骨 (312),上肢带骨 (2),肩胛骨(1) 锁骨(1),自由上肢骨 (30),肱骨(1) 桡骨(1) 尺骨(1) 腕骨(8) 掌骨(5) 指骨(14),下肢带骨:髋骨(1,由髂骨、耻骨、坐骨各1块愈合成),自由下肢骨 (30),股骨(1) 髌骨(1) 胫骨(1) 腓骨(1) 跗骨(7) 跖骨(5) 趾骨(14),三、全身骨的分布与特征,(三)四肢骨及其连接,四肢骨,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胫骨,腓骨,髌骨,上肢骨的分类、名称和数目 上肢骨左右各有32块,双侧共有64块 根据其是否连结于躯干骨可分为两类 上肢带骨:肩胛骨和锁骨,左右各一 肱骨左右各一块 自由上肢骨:桡骨和尺骨左右各一 手骨左右各27块,二、上肢骨,(一)上肢带骨,锁骨 肩胛骨,上肢骨,(二)自由上肢骨,肱骨 桡神经沟 尺神经沟,桡骨 尺骨,腕骨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手骨,手骨前面观,手骨后面观,肩关节 shoulder joint,组成:肱骨头、关节盂(有关节唇) 特点:关节头大、关节窝浅、关节囊薄而松弛(下部最薄弱)、囊内有肌腱穿过 运动:灵活,运动范围大,稳固性差,上肢骨的连结,(一) 下肢带骨,三 下肢骨,髋骨 髂骨 耻骨 坐骨,髋骨 hip bone,由髂骨 Ilium、坐骨 Ischium 、耻骨 pubis 三骨组成,髂前上棘,坐骨结节,髂结节,髋臼,耻骨联合面,髂嵴,闭孔,耳状面,外面,内面,坐骨棘,膝关节 knee joint,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 特点:关节腔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加强 囊外有胫、腓侧副韧带、 髌韧带加强 运动:屈、伸、半屈位时可旋转,股骨头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转子间线 转子间嵴 外侧髁 内侧髁 外上髁 内上髁 收肌结节,(二) 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 胫骨,腓骨,内侧髁 外侧颗 髁间隆起 胫骨粗隆 内踝 腓切迹,腓骨头 腓骨颈 外踝,足骨,跟骨 距骨 舟骨 楔骨 骰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跗骨,跖骨 趾骨,籽骨,四 颅骨,脑颅骨 8块 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枕骨1、蝶骨1,面颅骨15块 鼻骨2、 泪骨2、 颧骨2、 下鼻甲2、 上颌骨2、 下颌骨1、 犁骨1、 舌骨1,面颅骨 数目和名称 鼻骨、泪骨、颧骨、和下鼻甲 成对 腭骨 上颌骨 下颌骨 不成对 犁骨、舌骨,下颌骨 mandible,髁 突,冠 突,下颌角,颏 孔,下颌孔,下颌支,下颌体,舌骨 hyoid bone,小 角,大 角,舌骨体,颅的顶面,额骨,顶骨,顶孔,枕骨,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顶骨,下颞线,颞骨,人字缝,外耳门,枕骨,乳突,冠状缝,额骨,上颞线,翼点,蝶骨大翼,泪骨,上颌骨,下颌骨,鼻骨,颧骨,下鼻甲,梨骨,颏孔,新生儿脑颅 颅囟:前囟、后囟,侧面观,翼 点,颧 弓,筛骨,蝶骨,枕骨大孔,内面观:,颅前窝:额嵴、盲孔、鸡冠、筛板、筛孔; 颅中窝:蝶骨体、垂体窝、视神经管、前床突、后床突、蝶鞍、颈动脉沟、眶上裂、破裂孔、颈动脉管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鼓室盖、三叉神经压迹; 颅后窝:枕骨大孔、斜坡、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凸、上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第二节 骨骼肌,一、骨骼肌的一般形态与作用,第二节 骨骼肌,一、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二、全身骨骼肌的分布概况,第二节 骨骼肌,头颈肌,头肌,颈肌,面肌,咀嚼肌,颅顶肌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颈浅肌群,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肌群,颈深肌群,咬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第二节 骨骼肌,躯干肌:,背肌、胸肌、腹肌、膈肌,第二节 骨骼肌,膈肌,第二节 骨骼肌,四肢肌,第二节 骨骼肌,附:人体的皮肤,一、皮肤的结构 二、皮肤的附属结构 三、皮肤的功能和再生,附:人体的皮肤,一、皮肤的结构,表皮层 真皮层 皮下组织,附:人体的皮肤,二、皮肤的附属器,1、毛发,毛干 毛根 毛囊 毛乳头 立毛肌,附:人体的皮肤,二、皮肤的附属器,2、皮脂腺,皮脂腺:泡状腺,腺体导管短,开口于皮肤表面或毛囊 功能: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和保护毛发。
附:人体的皮肤,二、皮肤的附属器,3、汗腺,为管状腺,由分泌部和导管部构成,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 功能:润湿皮肤,调节体温,附:人体的皮肤,二、皮肤的附属器,4、指(趾)甲,由多层排列紧密的角质细胞组成 包括甲体和甲根部分附:人体的皮肤,三、皮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