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上传人:印*** 文档编号:200876877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五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五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五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五篇范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五篇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育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而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那么关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办公室王老师给大家汇编的2022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优秀范例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精选,期望对大家有所挂念。 更多“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相关文章范本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五篇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五篇 学校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三篇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一 近来,我校在教师中深化开展了师德师风的学习座谈会,并就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吵

2、闹争辩。通过此次深化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师德师风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并充分生疏到师德师风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自己从教_年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受,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喜爱教育事业首先,我们要喜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书这个职业,就要全心投入到工作中,乐观进取,不断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做到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二、对同学布满关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同学的关爱是格外重要的。 师爱是教师必需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同学的心灵。

3、对同学冷漠,缺乏热忱,肯定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只有喜爱同学,教育好同学,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慈的有机体现。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同学不严格要求,严格教育,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牢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所以,对同学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同学要关怀、疼惜、宽容、敬重。充分鼓舞同学的自尊和自信,关怀同学的学习和成进步步,使同学全面进展。教师要与同学公平相处,敬重同学、信任同学、疼惜同学、爱护同学。教师对同学的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也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老师要把信任和的目光洒向每个同

4、学,倾听同学的意见和呼声,和同学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同学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暖和。 三、树立良好的师德“无德无以为师。” 真正优秀的教师,肯定是以身作则、领先垂范的人。教师是同学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同学私下谈论的话题。在同学心目中,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仿照其态度、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全都,表里如一,成为同学的表率。凡是我们要求同学做到的事,我们老师首先也要做到。例如:我们要求同学按时上学、准时上课。我们就应当提前到校。我们可以等同学来上课,但总不能让同学等我们来上课。我们要求同学要疼惜环境

5、卫生、不乱扔纸屑,我们老师也要遵守等等。 四、平常多与同学沟通在同学眼里,教师是完善的化身,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同学的关注。 教师与同学的沟通是格外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相互了解、相互协作,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挂念同学解决一些思想生疏问题,使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学校生年纪小,很多生疏是格外模糊的,需要我们去正确的引导。教师有做好同学思想工作、挂念他们解决思想问题的责任,而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在接触同学的过程中,假如发觉同学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当准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

6、误之处和危害;假犹如学在学习上有什么疑问或困难,应当与他们一起分析,多多赐予挂念并尽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假犹如学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当多加以关怀和挂念。事实上,教师多了解同学的想法,多听听同学的心声、疑问甚至意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和知心朋友,正是同学所期望的。从我的个人经受来看,坦诚对待同学,真心面对同学,是教师受同学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五、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行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俗话说,教师是园丁,同学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健康健壮的成长。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悄悄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

7、我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付出了,但我们共享到的是更多人的欢快和喜悦,得到的是更多人的敬重和爱戴。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把简洁的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学问的层面上。所以,我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时刻以“喜爱同学、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用一片赤诚的心去培育同学,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同学,乐观引导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全面进展,争取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做一名人民满足的教师。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二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如何教同学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

8、的动身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育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需“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需在“敬重、理解、关怀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那今日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由于“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同学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同学,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亦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同学,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加课堂教学效

9、果。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公正,公正,言行全都,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忱,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假如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学问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人的本身进展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这样,喜爱同学仍旧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喜爱自己的同学。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广的爱,这样的爱能容下一切,能溶化顽石、能点铁成金。都说母爱无私,其实师爱也同样无私。在现代教育中,喜爱同学自然具有了时代的特征。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同学更健康的成长。爱同学就要公正地对待

10、同学,爱同学就要敬重同学的人格和制造精神。将同学放在公平的地位,信任他们,敬重他们,视同学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学问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转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挡诱惑,守得住孤独,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

11、。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教师要留意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同学一杯水,教师必需有一桶水。而在今日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学问“知得广”。今日,我们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消灭,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养,不断地给自己增加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

12、善,充实自我,必需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同学。教给同学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洁的传授学问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同学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同学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同学进展为本,让同学学会学习,学会制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进展的教育。 总而言之,猛烈的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是爱岗敬业的重要表现,而爱岗敬业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在我们为蓝天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时候,我们应当首先在强化净化师德师风方面做得更好,从而,真正体现出爱教育之岗!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

13、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进展。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教育进展的需要,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呢?我以为,首先应加强师德教育,以每位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改革创新来推动素养教育的实施。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对此的粗浅生疏。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更新教育观念,增加实施素养教育的自觉性 教育是学问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有效发挥教育在提高国民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假如我们能看到教育的进展,关系到民族的兴衰,那么,教师就不仅是谋生的职业,而是在从

14、事光辉而神圣的事业,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应像宏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魄与气概。只有基于这样高品尝精神境界的信念,教师才能支撑起乐业、敬业的精神。也只有是拥有这样的精神特质的教师,才可能把教师职业不仅看作是为国家尽道德义务的形式,而且看作是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形式,从而树立起“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师德观念,为教育立功、立德、立言,为自我的完善而自尊、自慰、骄傲。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学习争辩、探究创新,锐意改革,为同学的持续进展,为社会进展而努

15、力工作,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敬业爱生,敬重同学人格,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要想有效发挥教育的影响力,首先要赢得同学的尊敬和信任。同学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对待教育信息是有选择的,他们有正常的心理需要,渴望理解与敬重。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尽可能为同学制造和谐宽松的教育 氛围,敬重同学的共性和差异,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公平、健康、主动的进展。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同学培育目标的关注。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而今,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同学主体的全面进展。学问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同学的力量培

16、育,思维进展,心理进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同学身心和谐健康进展的原则,这才是对同学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三、遵循教育规律,勤奋学习,探究创新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需要有真才实学。如今社会已迈入学问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手段的介入,使同学的接触面扩大,对学问的需求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加,教师原有的学问已远远满足不了同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需不断学习、进修培训,不仅要完善已有的学问结构,更要把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乐观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觉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制造性劳动来实现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同学的目标。同时还必需涉猎相关学科和前沿学科,努力学习新的学问、信息技术,并应用到教学上,提高教学效果。 四、乐于合作,擅长合作,珍重全力 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