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成长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范文关于诸葛亮的成长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范文翻开那厚重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层出不穷,而诸葛亮无疑是他们之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幸遇明主玄德,成就了刘备,自己也永垂青史一、研究目的诸葛亮是忠义的化身,人臣的代表,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的大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忠心耿耿、知恩必报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二、研究方法1、上网搜寻资料,阅读《三国志》等书籍2、观看《三国演义》电视剧3、询问老师、家人和朋友三、研究内容1、外貌特征《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描述:诸葛亮容貌甚伟,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身披鹤氅,羽扇纶巾,清秀儒雅,喜坐四轮小车,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时人甚异之由此可见,诸葛亮容貌非凡,而羽扇纶巾就是诸葛亮的代表,后来所有影视剧中的诸葛亮形象无不由此而来2、家庭出身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3、成长经历诸葛亮字为孔明,是琅邪郡阳都县人,也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诸葛亮少年时父亲逝世,叔父诸葛玄在袁术手下担任豫州郡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他的弟弟前去上任正赶上别人代替了诸葛玄诸葛玄便去投奔了刘表他死后,诸葛亮便亲自耕种田地他喜欢吟诵《梁父吟》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一般人都不以为然只有博陵郡的崔永元和颍州郡的徐元直与他很要好当时刘备率兵驻扎新野徐庶为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认为诸葛亮是个人才,于是亲自屈尊见他,连续三次,才得以和诸葛亮相见诸葛亮与刘备针砭时弊,分析^p 利害,刘备见他心中有大志,便请诸葛亮为军师之后,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锦囊妙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人物成就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帮助刘备制定联吴抗曹方针,他亲自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联合孙权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三、质疑解惑1.羽扇纶巾在三国时期是不是诸葛亮的装扮?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明“羽扇纶巾”是周瑜的装束,《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周瑜所有的东西,除去小乔,全部给了诸葛亮,把他拟化成一个神的形象在《史记》中也有此记载所以,“羽扇纶巾”不是诸葛亮的打扮2.诸葛亮真有神鬼莫测之计吗?《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对诸葛亮的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因此,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个治国理民的能手,但是带兵打仗、临阵应变并非他所长这也是他六次北伐皆失败的原因之一吧我们眼中的诸葛亮之所以那么智慧,也许是罗贯中移花接木,把他神化了,而演义这类书常常是“三分实七分虚”,我们大多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把诸葛亮神化四、研究收获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