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免疫学:第三章 抗原 (3)

窝***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7MB
约25页
文档ID:200618993
医学免疫学:第三章 抗原 (3)_第1页
1/25

n体液免疫n细胞免疫 清除异物防止再感染TmBmAgT效应细胞 B 浆细胞Ab第三章 抗原(antigen ,Ag) 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antigen ,Ag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且与免疫应答产物(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4 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一、抗原的基本特性:完全抗原半抗原 Hapten and carrier二硝基苯二硝基酚-蛋白二、 抗原的特异性刺激性反应性61.表位(epitope)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结合价7三、 抗原的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2.表位的类别按结构分类 构象表位 线性表位8B细胞表位 受体为BCR构象或线性表位暴露在表面直接被BCR识别按T、B细胞识别特点分类9T细胞表位 被TCR识别线性表位必需经MHC分子提呈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受体 结构位置MHC分子T细胞表位TCR构象或线性任何部位 参与提呈B细胞表位BCR线性抗原表面 不参与T、B细胞表位T cell epitopeB cell epitopeNative proteindegradeT cell epitopeAntigenic peptides 3.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v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v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Ag1Ag2Ab1交叉反应交叉抗原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异物性 v异物性是免疫原的核心 v异物的类型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抗原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过的物质 二、理化性状1.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v化学结构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2.化学性质蛋白质多糖脂类、核酸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免疫原性理化性状v物理状态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理化性状三、免疫方法的影响v适当的剂量v入侵途径四、宿主因素v遗传-免疫应答有个体差异-免疫应答受MHC控制v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1. TDAg与TIAgTDAg由B、T表位组成TIAg由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异种抗原 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v异嗜性抗原的意义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诊断2.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共同抗原异型抗原三、根据抗原提成细胞内抗原分类1.内源性抗原2.外源性抗原 TDAg与TIAg的特性 TDAg TIAg 化学性质 蛋白质 LPS 、 多糖T细胞辅助 需要 不需抗体类型 多种 IgM细胞免疫 + -免疫记忆 + -机制 T、B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v超抗原 (superantigen, SAg )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的T细胞克隆,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故名SAg。

v丝裂原v佐剂(adjuvant)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