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200556357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抗击疫情医院医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不惧不退的“勇士”,他们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用他们的“分毫不差”记录精确影像,用他们的“火眼金睛”洞察异常信息,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生提供重要诊断依据,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坚实力量。 他们是抗疫前线的“侦察兵”,是永不退缩的“影像人”,他们就是xx区中心医院放射科团队。 为防疫站岗,为健康护航 疫情当前,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接诊,这就意味着,放射科的工作人员也要24小时在岗。 1月

2、23日,除夕前夜,放射科主任xx在 群里发布了一条关于动员科室人员春节期间回院值班的“号召令”,一时群里“热闹”起来,“响应号召” “随时待命” “即刻回津”科室所有轮休的医务人员都纷纷响应、积极请战。 “收到,明天回xx和老唐在科室过大年三十,我爸妈说该我的责任就该我上。” 群里的这条回复信息格外醒目,“回复者”石娇阳也在农历大年三十这天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张莹、彭燕从年前一直坚持上班至今,秦石泽主动退掉了回新疆的机票,其他轮休人员也主动取消了休假和外出计划面对疫情,他们都纷纷奔向了一个共同的战场疫情防控第一线,只因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己所能,全力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坚决打赢这场疫情

3、防控阻击战。 此外,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尽量避免病人和医务人员交叉感染,放射科为发热病人开辟了专用通道和CT检查室,规范检查及报告流程,严格执行全面消杀工作,按要求完成全员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并在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下,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利用废旧胶片制作了简易的防护面罩;同时,根据前一天工作量适时调整上班员工人数,节约防护用品,避免长时上班而减低免疫力,避免减员,以利持续作战。 与时间竞速,与疫情赛跑 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部影像改变是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疫情发生以来,放射科平均每天都要为约25名发热病人做检查,最多的一天达到近40人。 为确保发热病人尽快拿到最精准的报告,放射科全体医

4、务人员严阵以待、争分夺秒,相互配合、无缝连接,力争用最专业的态度和最敬业的精神,为抗击疫情注入“影像人”的力量。 检查登记处,工勤人员麻利地将病人信息扫描进系统,耐心回复病人咨询的同时,还要兼顾报告打印;CT检查室,放射技师全副武装,帮助病人摆正体位,调整呼吸;影像诊断室,诊断医师认真严谨,精细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虽然直接接触病人存在感染风险,加上防护用品紧缺和病人情况不明普通病人也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病人,但我们技术组没有一个人退缩,我觉得技师们都很棒!”技术组组长张秀富说,为了节约防护用品,技师们在工作前都会少喝水、少吃东西,还时常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由于长时间戴口罩工作,许多技师耳根后都勒出了深深的红痕。 面对每天大量的影像图片,诊断医师们戏谑地说道:“一天班下来,基本上是屁股定在了椅子上。”长时间久坐,尽管大伙儿腰酸了、腿麻了、眼睛涩了,但仍然坚守岗位、努力奋战、毫不松懈,确保在30分钟以内为发热病人出具诊断报告,一旦发现可疑影像,及时通知临床医师。 对于这样一个需要24小时待命的特殊岗位,这群担负着前哨侦察兵重任的“影像人”,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高度的警惕,坚定有力地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筑起了坚实屏障。面对仍在肆虐的疫情,他们说“疫情不止,我们不休。”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