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共青团县委关于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77KB
约11页
文档ID:200534674
共青团县委关于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_第1页
1/11

共青团县委关于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党政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乡镇团的建设有所改观 村级团组织活动基本正常,能发挥一定作用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 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团组织重视程度减弱 基层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团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外出务工青年增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徘徊不前 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难以落实 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存在一定困难 乡村两级无活动经费 四、对策与建议 坚持党建带团建,争取党组织重视和支持 坚持一级抓一级,形成上下联动局面 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材提供保障 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  共青团xx县委关于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团组织是团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团的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平安和谐xx”进程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是摆在各级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着眼于此,自8月13日至18日,工会、共青团、妇联三家抽调两个调研组先后到12个乡镇、部分村委会,就当前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分别与分管党政领导、乡镇和村团组织的部分同志进行了座谈,实地查看了部分村级团组织,走访了部分农村团员青年,对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和作用发挥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14-28周岁的农村青年58876人,其中团员23396人,团青比例达39.7%共有129个村团总支,1533个村民小组共建立1104个基层团支部12个乡镇团委干部平均年龄24岁,全部为大中专以上学历;全县129个村团总支,配备团干部129名,配备率100%,村团总支书记平均年龄2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2名,占40.3%,村级团总支书记兼职率100%截至8月底,全县外出务工青年为21531人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党政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党组织结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列入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团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乡村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调动乡村团干部工作积极性,有的乡镇制定了团干部任期目标,并将团的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有的乡镇选择经济条件好、党建工作成熟的村进行试点,采取党建带团建、先进带后进的方式,为其选配了年 ,管理措施不强,个别地方甚至放松了对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使许多基层党组织也本着“能维持、能交代、不指望、无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不给团干部交任务,不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

特别是乡镇党委在对待和评价团干部工作上,只重党政统一部署,忽视团的自身工作,一些地方单纯以完成乡镇党政安排工作好坏来看待团委书记,不看团的工作效果有的认为只要把党政部署的工作做好了,把经济工作搞上去了,团建工作自然就会跟上来;还有的认为经济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抓团建由于放松了团的建设,有的乡镇团委自身建设薄弱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基层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乡镇团委书记面对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很不适应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老路子不能走,新路子不会走二是疲于应付临时性任务有些团委书记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乡镇党政布置的工作上,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团的建设,本末倒置三是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服务意识较差,在新形势下对团干部的学习教育抓的不紧,管理不严,尤其在对村级团干部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四是个别干部作风浮躁,怕吃苦、图清闲,只求平平安安过日子,缺乏好的精神状态和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急功近利,没把两手抓很好地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在只强调抓经济,忽视团的基层工作,成了纯“经济书记”。

 在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和青年就业转移的新形势下,村级团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突出一是自身素质不高多数村团支部书记为初中文化水平,有的村团支书甚至是小学毕业,外边事懂得少,新知识不熟悉,市场意识差,信息闭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老观念、老做法的束缚,思想意识落后,工作方法陈旧,一般号召的多,扎实服务的少二是带领青年致富的办法少有的只知道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号召团员青年创业致富,自己却想不出办法,拿不出方案,起不到带头人作用三是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些团员反映,有的村团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混同于一般青年,干部的影响力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也有的虽然是村里的能人富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平日里不读书、不看报,一心只想挣“票票”,缺乏一名团干部应当有的修养和觉悟,难以完成团结带领农村青年致富奔小康的任务 基层团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一是乡村两级组织萎缩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配备多半是按照需要来考虑的,不再单独把团干部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和后备力量;乡镇团干部专职不专用,致使部分乡镇团委有人无组织或有组织无人村干部队伍精减后,行政村团支书普遍交叉兼职,既无工作压力也无工作精力,空壳支部增多。

二是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团员青年游离组织之外,绝大多数村团组织多年不开会、无活动,许多农村团组织变为空壳团支部,团支部书记无人当,团干部无人干,“名存实亡”甚至“名实俱亡”三是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力,存在着制度“上墙不上心”的现象一些相对后进乡镇团委,虽然也有各种制度,但不够规范,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力度不够,遇到问题不是按照程序制度办事,而是看人办事,决策随意,工作随意 外出务工青年增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徘徊不前 调查发现,农村团员流失严重,发展团员困难,团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特别是流动团员管理薄弱,多数外出流动团员游离了团组织管理,相当数量的外出归来团员的组织关系无处落实在团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团员工作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一个村一年到头发展不了一两个团员,更有的连续几年没有发展新团员,造成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由于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致使村里大部分团员思想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挥不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难以落实 有的乡镇党委把乡镇团委书记混同于一般脱产干部,政治上关心少,工作上指导少,方法教的少,任务安排的少,相应待遇落实少,加之部分团干部兼职过多,影响了热情和积极性。

大部分农村团支部书记从事团的工作带有义务性质,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有的乡村党组织没有真正把团干部作为党的后备力量来对待和扶持,多数乡村党组织对团的干部育而不备,备而不用,使广大团支部书记感到经济上无报酬,政治上无前途,认为团干职务没什么吸引力,团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 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存在一定困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村团总支书记的待遇问题被列入了县委常委会议事日程在财力十分困难、州补助资金尚未下达的情况下,县财政一次性拨出15.48万元解决了全县129个村团总支书记每月100元的补助为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但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又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是由于村干部待遇普遍较低,三职干部每月收入400多元,几大员每月收入仅为200多元村团总支书记由谁来兼任,其收入就将多出100元,这样,会造成村干部之间利益分配差距拉大,不利于村委会开展工作及管理所以,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问题上,还需要作专题研究 乡村两级无活动经费乡村两级组织活动难,主要原因是缺活动经费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村委会取消了一切收费项目,除县财政转移支付的每年5000至7000元的办公经费外,基本无其它收入,对村团总支的经费支持也几乎为零。

乡镇团委也普遍缺乏活动经费,关心支持团委工作的乡镇,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能够给予几百元的经费支持,工作不重视的,就基本没有活动经费乡村两级团组织无活动经费是导致活动开展不正常的主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鉴于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中的问题,应坚持以下团建基本原则:坚持以 1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