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研究论文范文目录/提纲: 一是为什么要开展评估,二是用什么方法开展评估,三是要达到怎样的评估效果 三、纳税评估实践与经验 个体户纳税评估实践 开展纳税评估的经验 三是后续效果,通过改进管理弥补税收漏洞,防止流失的税款 纳税评估是税收管理员的基本职责和工作手段,如何通过纳税评估有效监控企业纳税情况,一直是各级税务机关探索的重要课题目前,对财务核算资料齐全的企业纳税评估已基本完善,但对个体工商户实施纳税评估的难度大,而且从取得实际效果来看也不是很理想我们针对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小、资料文秘杂烩网不齐全、户多面广的特点,运用面积费用法开展纳税评估,为全面实施纳税评估积累了一定经验 纳税评估的目的及重要性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在掌握纳税人各种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其纳税申报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和综合评定,从而发现薄弱环节、纠正虚假申报、降低税收风险的一种税收征管行为,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纳税评估与税收检查、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相比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既能提高申报准确率,又可为稽查提供案源,使“征、管、查”有机结合。
在税务机关加强管理的同时,纳税评估还可以发现并帮助纳税文秘杂烩网人弥补经营管理漏洞,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纳税风险,有利于建立和 针对个体户经营面积数据量化、容易收集的特点,我们引入单位面积税费参数的概念,把销售费用按照经营面积分摊,计算公式由③演变为: 单位面积税费参数=单位面积费用毛利率税率或征收率 ④ 单位面积费用=销售费用经营面积 ⑤ 为了保证参数的均衡性,单位面积费用原则上按所有纳税人的销售费用总额与经营面积总和求得,所以: 单位面积费用=∑销售费用/∑经营面积 经营面积要通过实地丈量取得,有库房的应加上库房面积一并计算毛利率可以按照纳税人经营品种划分为百货、日杂、家电、摩托车销售、电焊修理、机动车维修、建材、家具、服装、粮油、医药、化妆品、金店、车辆配件销售和印刷等15个行业分别确定,也可以暂时参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成本利润率作为标准,统一确定为10% ④和⑤可以导出: 销售费用=单位面积税费参数经营面积 毛利率税率或征收率 ⑥ ⑥代入③可以导出: 应纳税额=单位面积税费参数经营面积 ⑦ 第三步:调整测算应纳税额 假设纳税人保本经营倒推获得的测算应税销售额与实际经营情况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为了避免相同经营面积的纳税人应纳税额完全一致,通过经营状况系数和地段系数对测算应税销售额进一步调整和修正,得出的应核定纳税额就是我们运用面积费用法评估的最终结果,计算公式为: 应核定纳税额=测算应纳税额 ⑧ 经营状况系数按纳税人的注册资金大小划分,例如把注册资金3—10万元的纳税人作为中间参照,确定其经营状况系数为0,上下浮动10%,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的经营状况系数确定为0.1,注册资金3万元以下经营状况系数确定为—0.1。
为了进一步细化管理和精确计算,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中间值和浮动值,上下浮动多次,确定多个注册资金区间和经营状况系数 经营地段好坏直观反映为繁华程度,考虑到地段好坏与房租高低成正比关系,我们把房租换算成单位面积房租,通过离差系数上下浮动,可以将纳税人按其单位面积房租划分到多个房租区间,然后确定地段系数 单位面积房租=房租/营业面积 单位面积平均房租=∑单位面积房租/户数 离差系数=√∑2/户数 地段系数=单位面积平均房租离差系数n 为了简化计算,可以不计算离差房租,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数值划分房租区间,例如:某一经济区域单位面积平均房租为20元/平方米,我们把单位面积平均房租上下浮动5元/平方米,则可以将纳税人按其单位面积房租划分到三个区间,地段系数可分别确定为15、20和25 d<15元/平方米,萧条区; 15元/平方米≤d<25元/平方米,中等区; 25元/平方米≤d,繁华区 三、纳税评估实践与经验 个体户纳税评估实践 我们筛选出105户实行“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进行逐户调查,收集了面积费用法涉及的所有数据,运用公式计算出商业的单位面积税费参数为14元/平方米,修理修配和工业性加工的单位面积税费参数为21元/平方米,进一步计算出应核定纳税额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