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职务犯罪风险点及治理对策范文 狱警职务犯罪风险点及治理对策 为了确保监狱正确执行刑罚,预防监狱干警职务犯罪,结合工作实际,对监狱干警职务犯罪易发的廉政风险点、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调研分析,通过防范管理,有效减少监狱人民警察职务犯罪案件 一、监狱干警职务犯罪的五个廉政风险点 呈报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材料环节在目前实行的《罪犯计分考核办法》制度下,有的罪犯拿到了减刑所需的行政奖励,且间隔期已满,就是历年累积基础分排名不够,于是部分罪犯开始两方面活动,一方面找所在监区教导员或监区长,即能帮上忙的主管一把手领导,在减刑前的几个月甚至是半年前就开始想办法,将该犯的基础分排名逐月往上提,如果还是不能达到减刑的范围,就在另一方面活动,找到具体分配减刑、假释名额的管教部门领导,在该犯减刑的当季度,适当考虑增拨少量名额,使该犯能达到减刑的目的更有甚者,到监狱乃至更上一级主管部门去疏通关系,送礼行贿 下去 第二,制度原因首先,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力几十年来,通过摸索和积累经验,监狱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有的对监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形势的不断变化,有些制度没有及时补充、修改、完善,给一些干警留下钻空子的空间和创造了钻空子的机会。
有的制度虽好,但存在着有制度不依、执行制度不力、违反制度不究的现象,致使一些人游离于制度之外甚至肆无忌惮地践踏制度其次,监督不力或者流于形式对监狱干警进行内部监督主要是监狱内设的纪检监察机构对干警的监督,而外部监督有人大、政协、检察院、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内部监督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人事权和财权受制于被监督客体,因而内部监督机构难以大胆行使监督职权,特别是监督一些担任领导职务的干警更难外部监督制度尚未法律化,因而使得这些监督机构、监督手段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监狱执法活动一直强调保密,致使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基本没有实施即便是人大政协和检察院的监督也往往是“程序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柔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事后监督多、事前监督少”再次,体制原因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但在现实环境下,监狱政企尚未完全分开,国家财政保障不到位,监狱经费不足部分由企业自筹有的监狱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利用在押犯中的关系犯、入狱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罪犯或者管理经济的罪犯为监狱的经营出谋划策,甚至亲自为监狱经营、找项目、收贷款,监狱对这些有“贡献”的罪犯在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工作调换等方面往往给予照顾,这种将经济利益渗透于执法活动的做法,影响了刑罚的尊严和权威,易引发干警的职务犯罪。
另一方面,监狱生产经济工作职能的强化,监狱将生产经济指标细化到每一个干警头上,干警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就让罪犯超时超体力劳动,有时会对完不成任务的罪犯进行打骂、体罚、虐待,致使罪犯死亡或伤残的案件时有发生;个别干警因未完成生产任务,工资、奖金拿不到,就在罪犯中敲诈、勒索或用“集资、摊派、收费”来弥补损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干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也容易发生问题,如某干警因过度疲劳,在值班室打盹,结果造成一名罪犯脱逃最后,惩处不力也是监狱人民警察职务犯罪发展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监狱对本单位发生的职务犯罪行为千方百计进行遮掩或向有关执法部门求情;有的地方的执法部门认为监狱和他们是一家人,能轻处理就轻处理,能不处理就不处理惩处不力,职务犯罪的成本较低,既不能使行为人本人受到深刻的教育,也不能警醒那些徘徊在犯罪边缘的人 第三,个人原因监狱虽然相对闭塞,但并非处于真空地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干警看到社会上一部分人正当或不正当的暴富,心理错位、失衡,产生了捞一把的思想有的干警不是一门心思搞工作,眼看别人日子过得滋润、潇洒,便效仿或攀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一干警看见别人怀揣“大哥大”,自己也欲得之而后快,遂在罪犯身上做文章,最后把自己攀进了高墙。
有的干警认为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环境中进行的,别人不会发现,司法机关也难以找到证据有的干警认为监狱是执法机关,是专政机关,自己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对罪犯打骂体罚虐待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甚至认为“打人有理”、“打人有效”有的干警自身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不加强业务学习,教育改造罪犯不按法律法规进行,看别的干警怎样管理自己就怎样管理,盲目地学,结果自己犯了罪还不知道为什么 三、监狱干警职务犯罪的 治理对策 治理监狱干警职务犯罪,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要在自律和他律两方面下工夫在自律层面,各级监狱管理机关要大力倡导、引导干警学理论,学文化,学党纪国法,提高广大干警的思想觉悟,使他们“不想犯罪”、“不敢犯罪”;在他律层面,通过对权力的制衡,堵塞漏洞,编织严密的预防职务犯罪之网,构建起“不能犯罪”的防线从多发易发的职务犯罪类型着手,分析发案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严肃查处案件和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最后从根本上消除职务犯罪 第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行狱务公开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防止职务犯罪产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