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1)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00493055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目标】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暴风雨”“偶尔”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教学难点】学习预测故事,续编故事。【教学过程】一 游戏激趣,体验“猜想”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啊,不光你们小朋友喜欢。就是大人也很喜欢。它想象丰富,生动有趣,里面的小动物会说话,女巫会魔法.(生:童话)猜对了,就是童话。我知道你们读了不少

2、童话,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根据老师提示猜一猜。第一关看图片猜一猜。分别出示:白雪公主、丑小鸭的图片。评价:了不起。能根据图片猜故事,我们三年级九班的孩子真棒。第二关看物品猜一猜。分别出示:水晶鞋、木偶。评价:根据物品来猜,我们班的孩子真棒。第三关读句子猜一猜。出示蜘蛛开店的重复句子。评价:能根据反复出现的句子来猜,我们班的孩子真棒。出示在牛肚子的旅行说明的道理。评价:了不起!能根据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来猜,三年级九班的孩子们.咱们来猜猜老师会说什么?孩子真棒。看来确实是读了不少故事,猜得非常准确。接下来咱们就继续边猜想边学童话。二、初读课文,感受老屋1.这节课,咱们来学习一个童话故事。大家一

3、起来读课题。注意“倒”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三声。请齐读课题,(生读课题)2.同学们,这节课呀,还有一位神秘的小读者和我们一起学习呢。瞧!它已经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写在了课文的旁边。当它第一次读到题目的时候。是这样想的.那你是怎么想的?3.同学们看,这就是老屋。文章中是这样写的,一起读,出示:老屋已经活了100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很久很久没人住了。你在哪里感受到了老屋的老呢?指名回答4.师生合作读,感受老屋的老。5.孩子们,这很久很久没人住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到不了呢?快快到文中找一找。打开课本,开始读吧。三、阅读故事,学习预测1.孩子们,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看着这个句式

4、来回答,老屋为什么倒不了呢?(因为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来请求老屋的帮助,所以老屋总也倒不了。)通过你的回答,老师知道了,原来因为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来请求老屋的帮忙,所以老屋总也倒不了。同学们看。当老屋第一次要倒时。(生:小猫来了。)第二次要倒时,(生:老母鸡来了。)第三次要倒时:(生:小蜘蛛也来了。)2.三次要倒,又三次没有倒。故事可真是一波三折呀。会读书的孩子,在这样一波三折里,总会有自己的想法。看当老屋第一次要倒,小猫来请求帮助时。小读者是这样猜的,请你读。(生读: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他是这样猜的。小读者是根据什么来猜的?3.根据插图来猜,像这样结合文中的插图,

5、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就叫预测。当老屋第二次要倒,老母鸡又来请求帮助时。小读者是这样预测的。(生: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他为什么这样预测?4.根据生活经验,认为它会:不耐烦了。原来小读者是根据生活经验来预测的。不过它这次的预测和作者的可不一样。我们的预测可以和作者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当老屋,第三次要倒时,小读者一读到这句话,就知道一定又有小动物来请求帮忙了。它为什么会这样预测呢?5.那我们看看这句话(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呢?找一找,用横线标出来。交流,原来小读者发现,每当出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有小动物来请求帮助。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可以抓住这些反复出现的句子来进行预测。

6、6.同学们,咱们再来关注这些小动物们的请求。课件出示三个小动物的请求,指名读。评价: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咱们再来看看小动物们的请求。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预设生1:每句开头的时候都有“等等老屋”。)师:你发现了这一点,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继续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预设生2:还有“再过几天”或“一个晚上”,还有“行吗”?)(预设生3:都是有难处来向老屋请求的。)师:是呀,说了自己的难处。向老屋请求的原因。原来小动物的话都是先说了(等等老屋),再说(时间)最后说(原因)。和这个句式是一样的呀。小动物们都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请求。而老屋是这样一次次的回答。7.出示老屋答应的句

7、子,指生读。师:虽然老屋每次都答应了小动物们的请求。可它说话的样子已经有了变化。咱们一起看,合作着读,老师读红色的,你们读黑色的。师: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师:越来越微弱,越来越老的老屋。如果再有小动物来请求帮助,它还会答应吗?那还会有谁来请求帮助?那它们会怎样对话呢?按照这样的句式,同桌一个当老屋,一个当小动物,说一说。(1)同桌之间练习。(2)全班交流。在你们的故事中,老屋已经越来越老了。屋顶的灰哗啦啦往下掉了。就是这样越来越老的老屋。在暴风雨中站了一个夜晚。让小猫有了(生:安心睡觉的地方。)就是这样越来越老的老屋。硬撑着,吱吱作响的墙壁。一直站了二十几天。让老母鸡有了:(生:安心孵蛋

8、的地方。)就是这样越来越老的老屋,让小蜘蛛有了:(生:安心抓虫的地方。)8.老屋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它的坚持为小动物带来了什么?有了老屋,小动物们就有了安心。读着想着,我们就走进了老屋。原来它一直在默默的为小动物们付出着。故事读到这里,你觉得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原来支撑老屋不倒的魔法就是:(生:爱!)是呀!那老屋总也倒不了,仅仅是因为它对小动物们的爱吗?咱们再来读读文章后面的部分。9.出示: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在那站着。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师: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这部分你又发现了什么?师:小蜘蛛的故事为什么总也讲不完呢?原来小蜘蛛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挽留老屋呀。小蜘

9、蛛总也讲不完的故事里,藏着它对老屋的(爱)。此时我们明白了,老屋总也倒不了,是因为它对小动物们的(爱)还因为小动物们对它的(爱!)10.当小蜘蛛的故事也讲完的时候。老屋又会怎么样呢?谁来预测一下?(生预测)师:老师查了作者的原文,这样写到:又过了许多年,老屋更破旧了。看起来像一堆破烂的木头。杂草已经长得很高了。老屋说:“好了,我总算可以休息了。”它停下来听了听,这次没有人请它等一等。它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说完它认真的竖起了耳朵,等等吧,再等等吧。它还在等什么呢?生预测。四、运用预测,拓展阅读师:孩子们,刚才咱们读了一个故事,又跟小读者学习了这些(插图,反复句子,生

10、活经验)预测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再来读一个故事。用上这些方法。边读边预测。故事名字是:(生:神奇的袜子。)看到这样的题目,你有什么预测?师:故事的中的袜子是这样的:小小熊家有一只大大的袜子,是熊奶奶专门缝制的,它的里面是白色的,外面用各种颜色的布拼接起来,挂在窗边得有熊爸爸的裤子那么长。熊奶奶说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会给听话的孩子送礼物呢,就放在这袜子里。小小熊三岁时过圣诞节,对奶奶说,我想要一个穿裙子的布娃娃和我一起玩。小熊会收到布娃娃吗?(生预测)那咱们看看故事和你们预测的到底一样吗?师:熊奶奶说我家宝贝最爱交朋友了,睡一觉布娃娃就会在袜子里了,第二天早晨袜子里真的有了一个穿裙子的布娃娃。转

11、眼间小熊五岁了,(展示:小熊五岁时过圣诞节,对奶奶说,我想要一本安徒生童话,里面有好多的故事呢,熊奶奶说,我家宝贝最爱读书了,睡一觉童话书就会在袜子里了,第二天早晨袜子里真的有了一本安徒生的童话。小熊六岁时过圣诞节对奶奶说我想要一个红色的小书包,我想去上学了,熊奶奶说.)师:熊奶奶会怎么说?你来说。(生:小小熊最爱学习了。睡一觉就会有一个红色的小书包了。)真聪明。原来他发现每次熊奶奶都会这样说,看它都会通过反复的句子来预测了。师:晚上关灯了,可是小小熊怎么也睡不着,它想看看圣诞老人到底是怎么把礼物放进袜子里的,突然门开了,一个黑影悄悄地走近窗前,把一样东西放进袜子里。会是谁呢?原来是:(生:熊

12、奶奶。)过了很多年,小小熊长大了,但奶奶却病了,躺在床上不能走路了,圣诞节又到了。圣诞节那天,小小小熊从袜子里拿出了一个小拐杖,对奶奶说,奶奶是天下最好的奶奶,圣诞老人送给您一个小拐杖。奶奶笑了说:“咱家的袜子真神奇,我不说她都知道我想要什么呢!”猜一猜礼物是谁送的?(小小熊。)师:那你觉得这神奇的袜子里不仅藏着礼物,还藏着什么呢?(生:爱。)哦,还藏着家人之间互相的关爱呀。孩子们你看。神奇的袜子里有爱。不倒的老屋也有爱。其实咱们的童话里有爱,生活中也有爱。那你猜神奇的袜子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哎!它的作者就是(生:老师。)对,就是老师我呀。故事中的小小熊也是小时候的我。你们看我们不光可以预测童话故事。还可以预测生活中的故事。预测会让我们的阅读越来越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