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00492529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指导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指导书海南大学农学院土壤教研室2008-12目录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2 -二、实习的内容与安排- 2 -野外航片土壤调查阶段(共10天)- 2 -室内GIS制图阶段(共4天)- 2 -三、调查技术要点- 3 -一)明确任务,做好准备工作- 3 -二)调查的成果与精度要求- 3 -三)剖面点设置- 4 -四)土壤剖面点的选择与挖掘- 4 -五)土壤环境要素与土壤剖面的观察记载- 4 -六)土壤样品采集- 5 -七)野外测定(略)- 6 -八)土壤类型的确定与草图测绘- 6 -九)调查区内不同航片的接边- 6 -十)评土比土后,按统一的土壤

2、分类系统修正草图- 6 -十一)室内GIS制图- 6 -十二)撰写土壤调查报告- 7 -附件1 儋州校区周围土壤工作分类- 8 -附件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9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1、通过教学实习,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土壤调查与评价工作的能力;2、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野外与室内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包括土壤环境的调查研究方法、土壤野外观察与诊断技术、土壤调查中航片的应用技术、野外草图测制技术、土壤制图编绘技术、以及GIS制图与空间分析技术。3、调查研究实习区域高产稳产的土壤条件,提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主攻方向与关键措施;4、结合运用地学、

3、土壤学、农业化学、农学等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实习区域低产原因与障碍因素,并提出改良培肥措施。5、通过路线调查与土壤详查,每组完成以航片为底图的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各一份。每人撰写一份土壤调查报告。二、实习的内容与安排实习分野外土壤调查与室内GIS制图2个阶段野外航片土壤调查阶段(共10天)1、路线调查2天:路线调查就是选择一条典型路线,通过实习区域尽可能多的母质、地形、水文、植被和农业利用类型,了解调查地区内各种地貌单元、成土母质、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这些土壤环境要素对土壤形成与演变的影响,摸清调查区的土壤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为详查拟订调查区的土壤分类系统;初步掌握调查区的农业生产

4、与农业建设概况,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等。2、土壤祥查8天土壤实查就是在路线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成土因素的分析,根据土壤类型与分布规律,以航片为底图,对调查区进行剖面点的布置与挖掘,记载每个剖面点的自然环境条件、作物及农业生产情况;采集土样、水样和植物样本;确定每个剖面点代表的土壤类型,找出每种土壤类型的土壤界线,并在实地勾绘出土壤草图(土壤工作分类见附件1);同时,在实地勾绘调查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见附件2)。室内GIS制图阶段(共4天)每组完成精度合乎要求,质量较高的整个调查区的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三、调查技术要点一)明确任务,做好准备工作1、野外调查以1996年拍摄的,

5、经过投影纠正的1:0.43万的航片作为底图,室内成图以1:1万的地形图和1:1万的经过投影纠正的航空影像图作为底图。2、土壤分类按海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类方案,以土种为上图单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按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3、以生产为中心,以查清障碍农业生产发展的土、肥、水因素为重点进行。土壤调查的过程,要坚持质量第一,坚持统一的技术标准。做到“资源查清、问题摸清、成果齐全、精度合格、图表清晰、数量准确、规划合理、措施得力。”最终完成调查区1:1万的土壤类型分布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3、45人一组,整个调查区分成3个组;5、每个调查组在航片上划定调查范围;6、按土壤调查的需要,做好相应的物质、

6、资料、后勤等工作。二)调查的精度与详度要求1、土壤边界的精度和土壤图的详度要求见表1表1 土壤边界的精度和土壤图上的最小图斑面积划分土壤界线的最低精度(mm)反映在图上的土壤轮廓的最小面积(mm2)边界可见15边界明显310边界不明显5152、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精度与详度要求1)线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并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2)图斑调查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

7、.0mm2,耕地、园地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2。三)剖面点设置调查小组进入调查区后,要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和技术干部,了解调查区的农业生产概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对待调查的土壤进行“议、划、定”。议就是在路线调查的基础上讨论调查区的土壤类型、生产性能、分布、面积等;划就是在航片上勾划可能的土壤界线;定就是在航片上确定剖面点的数目、地点和编号。主要剖面点的表示方法: 土壤代号 剖面号剖面号在布点时填好,土壤代号到实地再填写。每个土壤类型至少要布置一个主要剖面点。面积大的土壤类型要有多个主要剖面;同时,要考虑整个调查区剖面点的均匀性。在主要剖面点布置以后,调查区内相似

8、成土条件的区域应设置检查(对照)剖面,用符号表示。每个主要剖面所代表的面积及调查路线间距 (引自中国土壤普查技术,1992)比例尺 每个主要剖面代表的面积(hm2) 路线调查间距 制图单元 地形的复杂程度 地面(m) 图上(cm) I II III IV V 1:5千 13.3 11.3 9.3 7.3 5 200300 46 变种/土种 1:1万 25 20 18 15 10 300500 35 变种/土种1:5万 120 100 88 64 40 10001500 23 土种/土属 1:20万 733.3 600 450 357 200 20003000 1.01.5 土属 四)土壤剖面点

9、的选择与挖掘1、议、划、定以后,到实地确定土壤剖面点位,主要剖面点的具体位置应避开公路,铁路,坟地,村镇,水利工程,池塘,取土豪,砖瓦窑等。挖掘主要剖面时,首先在已选好点的地面上画个长方形,其规格大小为长1.52米,宽1米,深度要求1米。挖掘时应注意将观察面留在向阳面,山区如在山坡上,观察面要垂直于地平面。土坑的另一端应挖掘成阶梯状,以供剖面观测者上下土坑用。挖掘的土应堆放在土坑两侧,而不应堆放在观察面上方地面上。同时不允许踩踏观察面上方的地面,以免扰乱土壤剖面土层的性态。2、每个土种必须有1个主要剖面和若干个对照剖面。若通过挖掘对照剖面发现土壤类型出现变化,则应将对照剖面上升为主要剖面。五)

10、土壤环境要素与土壤剖面的观察记载1、在土壤剖面点确定与挖掘以后,要进行土壤环境要素与土壤剖面的观察、记载与采样等。2、土壤环境条件的观察记载项目包括:地点、地理座标、地形特征(海拨、坡度、坡向、坡形、坡长)、母质、植被特征(类型、盖度、株高、胸径、生物量等)、水文与排灌设施、农业利用等。3、要客观地描述土体构型,特别注意发生学层次、土壤质地层次和土壤障碍层次的组合特征,描述土壤发生层次可用下列符号:1)主要发生层O枯枝落叶层 Ah腐殖质层 A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铁锰斑纹层 R母岩层2)发生层的形态或性状:b:被埋藏或重迭土层 Btbc:结核形式的积聚 Bckg:氧化还原层h:矿质土壤的有机质

11、的自然积聚层 Ah自然土 Ap耕层k:碳酸钙的积聚层 Bk1:结壳层,龟裂层m:强烈胶结,固结,硬化层次 Cmk石灰结盘层n:代换性钠积聚层 Btn碱化层p:耕作层 Ap耕层q:次生硅积聚层 Cmq硅化层r:地下水引起的潜育层s:铁铝氧化物的积聚层 Bs 砖红壤性土层 Bsh灰化淀积层t:粘化层 Btw:指B层中结构颜色变化,粘粒含量变化,淀积特征不明显 Bwx:脆磐层,脆壳层y:石膏淀积层 Byz:易溶盐积累层 Az u: 划分亚层次标记 Bt Btu在各小写字母后,可用“1 , 2 等代号进一步区分,如P1:一耕作层,P2:一犁底层,O1:AOO层 O2:一A0层等3)多元母质的表示方法字

12、母前的数字表示岩性.母质不连续,异性母质.二元母质Bt1-Bt2-2Bt3A-B-2C-3C-4C4)过渡土层的表示兼有两种发生土层特征的土层,无明显界线 AB BA EB混合土层 不同土层块体的混合 可鉴别原属土层,由动物人为耕作或外力造成土层的混合A/B B/A六)土壤样品采集1、 纸盒土样:每个主要剖面自下而上分层采取纸盒土样。作铅笔在盒盖上写明剖面编号、土壤及代号、采样地点、地形、母质、植被及农业利用,日期与采集人。在底盒下方写上同样的剖面编号。侧面写上层次深度,以防错乱。2、 速测土样(略)3、 分类诊断样:按土壤分类(土种)采集的土壤剖面分层土样、分析土壤组成与理化性质,为研究和分

13、类提供依据。详查时,选择各土种最有代表性的典型地点采样。具体做法是:自下而上在各层的典型部位约10cm的层段内采样,但耕作层必须全层连续取样;每层采样重1kg,装入干净袋内,袋内外应有标签(样品号、剖面号、土壤类型、时间、地点、层次、深度等),并将同一剖面各土样袋扎在一起,以免混乱。4、 农化分析土样七)野外测定(略)八)土壤类型的确定与草图测绘1、土种是土壤基层分类单元,它是在相同母质基础上,具有相似剖面构型和熟化程度较稳定的土壤,不同的剖面构型应划为不同的土种。根据剖面特征查对土壤工作分类检索表。土壤类型以后,用对照追踪地物法将主要剖面按前面规定的图式标到航片上,填写好土壤代号。2、对于边

14、界明显的土壤界线,通过成土因素分析做出判断。对于边界不明显的土壤界线采用内插法或渐近法挖定界剖面(定界剖面以符号表示)来寻找边界点。在确定土壤边界点确定以后,参照航片的影像特征,将相邻土壤类型间若干边界点相连即成土壤边界线。3、土壤草图要在实地勾绘,采取“布点逻辑推断法”,不可用“回忆填图法”。4、土壤边界的形状,一般多与等高线一致,且分布在最高与最低的部位的土壤类型其边界多呈园滑的钝角,分布在中间部位的土壤类型可以呈明显锐角。如出现异样,要查明原因,有问题要及时纠正。但在农区土壤边界有时可与田埂沟渠吻合而呈整齐的几何图形。5、当土壤分布零星相互交错,根据精度要求不能在图上划出图斑,可以按复区制图。6、凡需要调绘的居民点、道路网(铁路、公路、机耕道)、水系网(排灌干渠等)、水面(湖、塘、库)、抽水机站等要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注记在底图上。按要求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草图测绘九)调查区内不同航片的接边1、为了保证相邻航片间的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拼接达到调查精度的要求,每张航片的类型边界应向作业范围线外延0.5cm;2、相邻航片间的拼接就做到类型完全对接,边界误差在精度要求之内。十)评土比土后,按统一的土壤分类系统修正草图十一)室内GIS制图成果图的底图是1:1万的地形图以及1:1万航片。土壤图的数字化在MapInfo平台上采用屏幕数字化的方法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