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200492524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某银行发展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2001-2005年发展规划(个人银行业务部部分-送审稿)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部2000年10月目 录一、“九五”期间我行个人银行业务的简要回顾2(一)综合性个人银行业务有了新的进展2(二)网络化的分销渠道正在拓展4(三)集约化经营初见成效4二、对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判断5(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5(二)国内经济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6(三)网络技术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7(四)客户行为和需求将显著变化8三、我行个人银行业务核心竞争力比较分析10(一)与国内商业银行比较10(二)与国外商业银行比较11四、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12(一)基本思路12(二)发展

2、目标12(三)主要任务及具体指标13五、主要政策措施17(一)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17(二)重视成本效益,加强投入产出分析18(三)以人为本,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19(三)强化内控与管理,防范业务风险20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2001-2005年发展规划(送审稿)个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行改革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立足我行实际,根据环境变化、市场发展和适应加入WTO后竞争的需要,制定个人银行业务发展规划,对加快我行业务发展、提高全行综合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一、“九五”期间我行个人银行业务的简要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行加快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五年,

3、也是个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五年。我行个人银行业务无论是发展思路、业务领域还是经营手段、风险管理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居民储蓄、银行卡、消费信贷和支付结算业务等为主体的综合性产品和服务开始全面起步,初步形成了个人负债、个人资产、个人支付结算和个人理财四大产品服务体系,具备了“金融超市”的雏形,为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综合性个人银行业务有了新的进展个人本外币存款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截止2000年9月底,全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8755亿元,比1995年底的3624亿元增加1.4倍,在五大银行中余额占比达到19.4倍多,占全行外汇存款的一半,余额在五大银行中占比为8.22%,比199

4、5年底的5.39%增加了2.83个百分点。以消费信贷为主的个人资产业务全面起步。“九五”期间,我行在全行推出储蓄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的基础上,陆续在上百个大中城市行开展了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和个人助学贷款业务。最近,又推出消费额度贷款。截止9月底,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5亿元,占全行个人贷款的8.31%。银行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截止2000年9月底,全行龙卡发卡量达到6750万张,比1995年底450万张增加了6300万张,在同业中发卡量居首位。1-9月份,龙卡交易额6832亿元,其中购物消费额8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261%和 %,比1995年同期增长 %和51

5、.85%。建成全国龙卡网络系统,目前,在250个城市实现了龙卡异地交易联网,龙卡交易量逐步扩大,今年头9个月,交易量350亿元,日均交易量接近2亿元。个人电子汇款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全行38个一级分行所辖的300多个城市行的2万多网点都开办了这一业务,网点覆盖率达到97%以上。自98年底推出至今年9月底,累计汇划339万笔、 943亿元,手续费收入达9960万元。承销债券业务不断扩大。“九五”期间,我行累计承销凭证式国债1450亿元,占国家整个发行量的16%左右。同时,全行上下抓住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契机,利用证券磁卡、白玉兰卡和储蓄卡等,大力发展银证转帐业务,业务量快速增长,已成为我行重要的业

6、务增长点。(二)网络化的分销渠道正在拓展营业网点处理手段全面实现电子化。“九五”期间,我行2万多个网点的上机率达到99%,区域性通存通兑达到90%以上,分别比1995年底提高10和20个百分点。ATM、POS及自助银行大量投入使用。到2000年6月底,全行ATM、POS分别已发展到6262台和42243台,分别比95年底增加4708和27183台。全功能的自助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已建成37个,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网上银行业务开始起步。从1999年8月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以来,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青岛、重庆、宁波、河南、四川、湖南、福建等10个分行联网开通,服务功能包括查询

7、、帐户管理、个人理财、证券资金转帐、代收代付等。签约企业和个人客户近6000户。CALL CENTER、手机银行等新的服务手段正在逐步面市。目前,北京、广州等分行已经开通了基于计算机集成技术(CTI)、融人工接听、语音服务和转帐交易于一体的全功能CALL CENTER服务。(三)集约化经营初见成效调整网点布局,培植大中城市行骨干网点。自1995年底开始,总行选择100个大中城市行,确立了其在储蓄业务发展的主导地位。同时,撤并没有发展前途的网点5000多个,并清理撤消了上万个储蓄代(联)办网点。根据“闹市区、大门面、电脑化、柜员制、多功能、高产量”十八字建点方针,努力培植骨干网点。目前,100个

8、大中城市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占全行67.8%,比95年底提高了6个百分点,网点平均单产达到4700万元,比全行平均水平高出1200多万元,涌现出1400多个超亿元的多功能所柜。存款付息率持续下降。利用活期帐户提供代收代付及支付结算服务,扩大资金沉淀,使存款结构不断改善。目前,全行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占储蓄余额的33.2%,比95年底的19%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全行存款付息率在“九五”期间持续下降,已降至3 %左右。个人贷款、个人电子汇款等业务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98年底至今,仅个人电子汇款与储蓄卡异地交易联网业务,就已累计带来2亿多元的手续费收入。二、对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判断未来五年,是我国进

9、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将很快融入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趋势,IT技术、知识经济的冲击,将对我们的市场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个人银行业务将面临机遇和严峻考验。(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全球化将是21世纪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以市场经济为纽带,以科技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为动力,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服务业的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金融业的相互开放,金融服务逐步趋向一体化,使传统银行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外来竞争所带来的生存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模式。银行凭借其国际化的业务网络、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健

10、全的营销机制,可向个人客户提供包括存款、贷款、保险、证券买卖及投资管理等在内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渗透力。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和1997年制定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及中美、中欧WTO双边协议,我国入世五年后,个人银行业务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以其优势,将通过银行并购、网络化服务和在中心城市争夺优良客户等措施,对我们带来巨大压力。(二)国内经济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将进一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十五”期间,大中型企业将逐步转向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获得发展资金。这使银行面临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强有力的挑战

11、,业务份额逐渐缩小,将会削弱了银行原有的优势地位,迫使银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国家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个人消费及投资。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个人储蓄、消费和投资的经济政策,包括连续七次降息、征收个人存款利息税、实行储蓄帐户实名制,加快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等,大力提倡和鼓励个人消费和投资,建立社会福利基金,旨在分流储蓄资金、刺激个人消费、引导投资,以扩大内需,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进入“十五”,上述政策措施预计将继续实施,对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将提供新的压力、机遇和要求。混业经营已成大势所趋。“十五”期间,应对“入世”后的竞争,国家将积极研究混业经

12、营问题。对银行业经营范围的限制将逐渐放宽。商业银行将逐步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合作,拓展结算清算、资金融通、基金托管、客户证券保证金服务、基金及债券店头交易、保险分销、投资顾问等,业务领域将不断扩大。(三)网络技术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世纪初将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金融作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头行业,科技方面的竞争已成为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银行对网络技术的依赖不断加深。据了解,国外商业银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由替代手工劳动升级为促进银行再造、全面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阶段,对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均发挥重要作用。其重点将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流

13、程、经营机制、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实现银行再造;集中整合数据处理中心和业务处理系统,以提高交易效率,实现信息共享、集约化管理和控制风险;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依托现代科技,拓展电子商务,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多元化分销渠道和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四)客户行为和需求将显著变化个人金融资产将继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资金分配格局日益向个人倾斜,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54元人民币,较5年前提高了2358元;个人金融资产一直呈加速增长之势。据统计,目前个人金融资产超过8万亿元。未来五年,国民经济预计将稳步快速增长,个人金融资产将继续保持增长势

14、头。将逐步形成中产阶层。目前,社会财富的分配呈现分化态势,城乡之间、东西之间、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乃至不同居民群体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在显著扩大,国际上比较流行的“20%的个人拥有80%的社会财富”的统计现象在我国也渐显端倪。一个收入较高、金融资产较多、对银行非常重要的中产阶层正在浮出水面。客户的自主意识增强。IT技术的发展使客户能非常方便地获得各种信息。新的世纪客户的综合素质、金融知识、自主选择意识、维权意识均将不断增强,对银行服务的要求、期望、选择将不断变化。根据上面分析判断,“十五”期间个人银行业务发展将面临如下主要趋势:1经营范围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目前,个人银行业务尽管已经全面起步,

15、但由于历史原因,发展仍相对滞后,业务品种仍较单一,且缺乏协调统一,已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今后五年内必将遵循经营多元化、服务全能化的经营方针,朝着全方位、综合性方向发展,并将凭借管理资金的专业优势、遍布全国的网点和金融电子网络、专业化的工作人员,逐步涉足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分销、代理和合作。例如,搭建债券登记系统等适合混业经营的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的发行、转让、托管等服务;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利用证券市场发行、转让住房抵押贷款债券、资本债券,为客户办理证券保证金服务业务等。个人资产、支付结算和个人理财等业务的发展,将逐步成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特别是以住房

16、金融、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为主体的个人资产业务将获得迅猛发展。经营方式由柜台式向自助式、虚拟式发展。增设分支机构曾经是银行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如今已逐渐暴露出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银行的经营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据统计,银行分支机构的单笔业务经营成本是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以上。今后,很多业务将由传统的柜台服务,转向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自助、虚拟方式,由客户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自主办理业务。此外,网络的发展消除了银行经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银行可以通过网络将触角伸向全世界,面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极大地拓展银行的经营领域。 经营策略由大众化向品牌化发展。新的世纪,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