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200489218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范本五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所谓心得就是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篇,欢送参阅。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一 今天晚上,看了电视中播出的消防安全知识中的火灾逃生,预防踩踏事件的安全知识,让我有所感悟。 首先,主持人先给我们看了一所学校的火灾逃生演习,只见小朋友们用纸巾捂住口鼻,弯腰排好队小跑着下楼。就这样,全校师生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有条有理地逃离了危险地带。我想:好紧张啊!好似真的发生了火灾一样。 然后,由嘉宾告诉了我们:如果发生了踩踏事件,一定不要去扶他,而是要绕开他。如果是你摔倒了,要侧过身体,用手

2、护住头部颈部,不要移动,向周围求救。 最后,是一节观摩课,主要是告诉我们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要找标有“紧急出口的地方下楼,不能盲目跳楼。如果起火时被困在房间内,要翻开门窗。是在白天的话,就用彩色的衣服来回摇动并大声呼救。而在黑天,就要用手电筒照亮并大声呼救。火灾很大时,就躲进洗手间内,翻开水龙头,浸湿衣被,盖在火源上。 看了这节消防安全知识后,我明白了:生命是美好的,所以加强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是很重要的。珍惜生命,警钟长鸣。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二 今天_x消防知识宣传中心河北宣教处的宣传员,对我们进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消防安全的

3、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增添不少的见识和实际性理论知识,就参加本次培训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疏忽大意 幸运的心理不可有 火灾的发生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因疏忽所引发的,危害的一种灾难之一,所以我们要时辰警觉安全消防隐患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彻底贯彻“安全就是效益 “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的精神,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要警钟长鸣,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确保做到安全为天的理念。 二 引发火灾的几种原因 1 生活火灾。生活中燃气软管老化;乱拉电源线路,接线板超负荷使用;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用纸张 可燃布料做灯罩;乱扔烟头,躺在床上吸烟;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 2 电气火灾。电视机 电脑 充

4、电器 电吹风乱接电源线路,形成电源短路 断路 接点接触电阻过大 负荷增大,购置的电器设备如果不合格,尤其电热器的使用不当都引发火灾的危险性的因素。 3 自然现象火灾。雷电,它产生的电弧可成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多样的火灾;物质的自燃。 4 人为纵火。纵火都带有目的性,一般多发生在晚间夜深人静之时,有较大的危害性。 三 保持镇定冷静的心态 1 当面对火灾时,要保持镇静,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9,要准确汇报时间 地点 火情范围; 2 用被子或者其他绝缘空气物体来自救和帮助别人逃生,了解逃生的方向能否可行。 3 在室内要采取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5、。 四 了解消防设备设施并会使用 1 灭火方法冷却灭火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2 家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时辰防范火灾。 在这一个多小时的学习培训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开辟了思维,同时也掌握了许多消防知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时辰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三 通过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根本理论知识。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无视,被麻痹

6、,幸运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形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日常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 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综合楼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管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危险和消

7、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管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领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 消防安全制度 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 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 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展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只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

8、面。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综合楼办公区的每一个角落。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 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严重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 “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四 通过这次对消防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的根本

9、理论知识。如火灾时我们要往下跑,切勿往上逃生;住在小高层时我们不要慌乱,不要往楼下跳,如果是底层可以取根绳子坠下去;在发生火灾时切忌不要坐电梯,可以取湿布捂住鼻子弯腰往下跑;发生火灾时要把门窗都关闭,煤气泄漏时千万不能翻开灯。同时火灾刚开始3分钟时容易扑灭,过了时间段就不容易扑灭,我们要时辰保持冷静,遇到危险镇定快速的想出处理方法,迅速自救!如何做好预防: 一 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无视,被麻痹,幸运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形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 二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

10、意识。我们应该定期领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我们的消防意识。 三 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第一是要“抓重点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展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同时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幼儿园的各方各面。不只要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幼儿进展消防演习。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我们要按时对幼儿园进展清理维护,使幼儿园每天都处在安全的环境中。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

11、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 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没关电源的电视等。但几乎所有的严重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 “不小心引起的!。 最重要的是每个家庭或幼儿园一定要配置必备的消防工具!使每个教师和幼儿都会使用消防工具和学会自救! 千万别忘了消防电话119!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 安全永远放在任何事的首位,消防安全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学校 车站等公共场合,消防安全必须得引起重视。 当火灾发生时,学生们听到警报声后,有序地离开教室,在下楼梯时不拥堵 不慌张,头弯腰捂嘴向教学楼平台行进着。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全部学生已经撤离了教室,到达制定地点。随后,校领导对这次消防安全演

12、练进展了点评,表达了对防火的重视 对掌握逃生技能的要求。 在学生时代,我们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的演练活动了。从最初的嬉笑打闹到现在的严谨认真,我看到了我的成长,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今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活动,我也一定要认真对待,熟练各种逃生技能,珍惜每一次演练。 教师的教诲在我们耳旁从不间断,它真的很重要,即便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当你真的有一天面临灾难时 举足无措时,那些教诲会突然出现在脑海之间,从而得以自救。每个人都有逃生的天性,面对灾难与死亡,人会有无穷的潜力,但丰富的理论知识根底是必要的。 安全大过天,安全第一。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再多的麻烦 再多的嗦都是值得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逃生技能,面对灾难不慌不乱,沉着应对。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