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火****天 文档编号:200402868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杰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第一卷选择题 共36分一、根底知识15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绿蘋pn剡shn溪郴chn江拼pn却B颙yng望追旅思s罗衾qn阑ln珊 C菡hn萏征铎du乱飐zhn李儋dnD旌旆pi塞草腓fi玉箸zh从教jio坠2以下有关文体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中国古代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 B律诗每首四联,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律诗每句平仄都有严格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 C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称“倚声填词。

2、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双调、三叠甚至四叠。 D词的词牌和标题有严格的区别。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如念奴娇;标题那么说明词的内容,如赤壁怀古。3以下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在前方的兵力吃紧,部队换防一拖再拖,加上它到处插手,兵力使用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B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C腾讯公司首次公开拍卖QQ号,市民对此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爱心举动,有人那么认为它有商业炒作的嫌疑。D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

3、一句是 A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健康的文化观念长期缺席有重要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合法却不合理的利益不可能长期持续的结果。B在城市建设中,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从保持城市个性,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立场出发,秉持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依法治理的要求,来建设和规划。C博士教育一旦以满足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为目的,就必然会走向规模迅速扩大而质量急剧下滑。D在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涉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已成当前重要任务。5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A在书法方面,苏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张假设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

4、中四士。B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花间词派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南唐词以李璟、冯延巳、李煜为代表。 C晏几道自辟蹊径,被称为“婉约之宗秦观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以词风富艳精工著称。D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开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

5、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开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到达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

6、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开展。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开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神工,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

7、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到达了诗歌的高潮。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别离。重性情的,声色缺乏;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6以下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开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

8、种特性。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表达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表达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D调节功能还表达在性情与声色的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7以下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项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开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8根据

9、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B中国诗歌的开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缺乏为奇了。C古体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D从诗歌的开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三、文言文阅读16分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那么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那么不敢知;

10、假设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那么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那么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假设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11、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那么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2、为哪项 3分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10以下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B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11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3分此天人也耶,那么不敢知;假设亦人耳,何为其不可!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假设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而公独不识,以为平

13、生之恨。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A B C D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3分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容许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13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_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_四、默写14补出以下空格的内容。10分1细雨梦回鸡塞远,_。李璟浣溪沙2流水落花春去也,_。李煜浪淘沙令3照花前后镜,_。温庭筠菩萨蛮4星垂平野阔,_。杜甫旅夜书怀5一川烟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