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上传人:火****天 文档编号:200381485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康杰中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题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卷页上。第一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节选 对屈原作品的个案考察浪漫主义是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具有特定结构方式的一种文学形态,而并非是自古就有的,情感与想象是浪漫主义的非本质属性,他的本质属性主要是对立性与主体性。所谓对立性,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本质对立,在美学上具体表现为对崇高美的追求,这种崇高美是针对古代和谐美而言的。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也会深深体验到他与周围环境的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冲突仍局限在古代的伦理范围之内,他推崇的

2、是古代的圣君贤相,批判的那么是昏君贼臣,他并不是要摧毁,相反是要强化和重建当时的社会秩序。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是非常执着的,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这种理想追求又与他对现实的极大关心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既有禀赋楚国文化光怪陆离的感性色彩,又有中原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理性精神。他对他所处的集体境况是哀怨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哀怨、牢骚显然有别于近代意义上的复仇与对抗。所以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认为在中国历代诗人中,只有屈原能“放言无惮,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但同时又指出,即使在他的作品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对抗挑战,那么终其篇未能见。屈原追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和谐

3、美,而对于内容和形式、德性与容貌不统一、不和谐的美那么予以极大的排斥。这种审美理想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的美学追求显然有着极大的差距。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这篇被誉为浪漫主义宣言的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对立原那么,而他的巴黎圣母院那么是对这一原那么的具体实践,他有意地追求形式丑,甚至以丑来表现美,如撞钟人加西莫多,形体上丑陋不堪,但是在心灵上却是最美的形象。这跟屈原作品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显然是大相径庭的。就主体而言,近代浪漫主义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其内涵是人的个体自我。而屈原虽然屡遭不公,但九死而未悔,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危,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他

4、政治上失意的时候,出于不得已,他也曾有过要离开故土的念头,但当骑在马上,回首眺望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的时候,他的悲伤痛悼的心情又是那样的深挚,“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当得知旧国古都破灭的时候,他又不禁写下哀郢以表达他的哀思与忧伤:“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最后他还是决心重返故土,立誓死也要回去,“鸟飞返故土兮,狐死必首丘。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他“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这种思想感情无疑是真挚的,伟大的,但却与浪漫主义主体性无关,甚至从根本旨趣上讲是背道而驰的。1. 以下对“浪漫主义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项 A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是历史开展到一定

5、时期的产物,在时间上既有上限,也有下限。B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浪漫主义,仅凭其是否具有强烈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是缺乏为据的,而应主要看其是否具备对立性和主体性。C对立性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主张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不可调和,追求崇高美与古代和谐美的对立统一。D主体性作为浪漫主义的又一本质属性,追求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否认古代那种对君主乃至国家的人身依附。2. 以下不属于作者否认屈原作品具有“主体性时所用的论据的一项为哪项 A.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B.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C. 鸟飞返故土兮,狐死必首丘D. 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3. 根据原文内容

6、,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文学形态,用它阐释作家作品时,有一定的局限性。B. 作者引用鲁迅的话,是将其作为论述“屈原不是浪漫主义者,屈原作品不是浪漫主义作品的佐证。C.巴黎圣母院通过对加西莫多这一形象的塑造,具体实践了浪漫主义对崇高美的追求,表达了德行与容貌的鲜明对立。D. 屈原的作品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其主体性的内涵也是人的个性自我。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选择题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7分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枢数岁而孤,为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

7、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纶甚嘉之,将引荐于朝廷。寻遇侯景之乱,纶举兵援台,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束名实那么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那么糠秕席上之说,稽之笃论,亦各从其好也。比求志之士,望途而息,岂天之不惠高尚,何山林之无闻甚乎?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天嘉元

8、年,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时枢亲故并居京口,每秋冬之际,时往游焉。及鄱阳王为南徐州刺史,钦其高尚,鄙不能致,乃卑辞厚意,令使者邀之,枢固辞以疾。门人劝请,不得已乃行。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每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枢少属乱离,凡所居处,盗贼不入,依托者常数百家。目精洞黄,能视暗中物。常有白燕一双,巢其庭树,驯狎纮庑,时集几案,春来秋去,几三十年。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六十。撰道觉论二十卷行于世。 南史卷七十九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 素闻其名,引为学士 素:平素 B. 纶甚嘉之,将引荐于朝廷 嘉:赞赏 C. 稽之笃论,亦

9、各从其好也 稽:争论 D. 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 殆:几乎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枢“知识渊博的一项为哪项 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 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 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 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A B C D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马枢是一个知识渊博又有辩才的人,他淡泊名利,一心向往隐逸生活,憩于山林,不愿出仕。B邵陵王想彻底了解马枢学识的优劣,于是让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与马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争,但无法驳倒马枢。C鄱阳王钦佩马枢的高尚节操,于是就用谦逊的言辞,诚恳地让人去邀请他。他起初借口

10、生病,坚决推辞。D马枢少年就遭遇战乱流离的世道,但他当年居住的地方一般盗贼都不去骚扰,且他眼睛深黄,能看见黑暗中的东西。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4分 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11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8. 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

11、个层次?请简要分析。6分9.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5分三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 10分10.1仲尼厄而作春秋; , ; 2今臣亡国贱俘, ,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 。4屈原曰:“ , 是以见放。5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14题。共23分梅贻琦,清华的名片梅贻琦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效劳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

12、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1931年底,他受命于危难之时。在就职演说中,他提出一句关于大学教育的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任用的华罗庚即是典型一例。梅贻琦做人外圆而内方,人称他是“寡言君子。如遇工作问题,他总先问旁人:“你看怎么办好?如果同意,便说:“我看就这么办吧!如不同意,那么说还是怎么怎么办好,或者说:“我们再考虑考虑,从无疾言厉色。另一方面,他与秘书有约定,但凡求情信件,不必呈阅,不必答复,“专档收藏了事。抗战前的清华总务长,是梅贻琦的好友,也是位有声望而干练的“回国学人。一次,那位总务长要求梅贻琦聘他为教授,以“重视听

13、。梅认为行政人员与教授司职不同,不可混为一谈。结果那位总务长拂袖而去。梅贻琦终不为友情所动,显示他固执的一面。,龙云给予很多支持,这次他的女儿没被录取,十分生气,认为梅贻琦太不给面子,就派他的秘书长到梅贻琦处疏通。但秘书长踌躇不动,龙云生气地问他:“你还站着干什么?秘书长说:“我打听过了,梅校长的女儿也未被录取。龙云这才作罢。在治校方面,梅贻琦倡导“吾从众的民主作风。大家都说他是个只知有事,不知有“我的人。他博采众议,无为而治。但又择善固执。针对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专才,不重通才的教育方针,他竭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大学不应该也不可能负担起直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才的任务,这种任务应该由其他教育机构来承当,而大学应该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着眼于为学生们通向高深而做根本能力的培养,其办学方针是与国民政府公布的抗战建国纲领相悖的,但他仍坚持唯实,不唯上。1940年,西南联大的清华师生为他举行公祝会,感谢他为清华效劳25周年。面对朋友、同仁道贺,他在答辞中说:“无论哪个人总有一些长处,但也必有他的短处,只是诸位不肯说这个人的短处罢了。或许诸位因为爱清华的缘故,爱屋及乌,所以对于我这个人不免有情不自禁的称扬的话语。梅贻琦爱庐,亦爱庐内的同仁、朋友。闻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