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法求解立体几何中的计算问题用动态的方法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给几何题赋予了活力,题意更加新颖,同时使几何问题处理起来更加灵活,也加强了对空间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一、 巧“割〞当直接计算几何体的体积较困难时,可通过分割法将其分解为熟习的图形,易于计算,为顺利运用公式、定理解题铺平道路,扫除障碍例1.如图1,ABCD--A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E、F分别为棱AA与CC的中点,求V【分析】:此题假设直接找高,不仅需对此图形的线、面关系作深入分析,还需要进行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转化,不胜其烦,而用分割法进行等价转化,那么简单得多解】连结EF,那么截面AEF把四棱锥A-EBFD分割成两个三棱锥A-EFB和A-EFD,且它们等底同高所以,,所以,二、妙“补〞补法是把不熟悉几何体延伸或补加成熟悉几何体,把不完整的图形补成完整的图形例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均为,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那么此球的外表积为A、 B、 C、 D、 【解析】因为,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所以,可将原四面体补成为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体,那么正方体、正四面体的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所以,求的直径2R等于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又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所以,2R=,R=所以,S=R=. 应选A. 三、展开铺平教材中求柱、锥、台的侧面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即“展开铺平〞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即把空间图形元素的性质与数量关系集中在一个平面上,降低解题难度。
例3、如图1所示,在母线长为20cm,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5cm、10cm的圆台中,从母线AB的中点M拉一根绳子,围绕圆台侧面转到B点,〔1〕求绳子的最短长度;〔2〕求此时绳子和圆台上底圆周间的最短距离.【解】如图2所示,将圆台的侧面展开并补为扇形,设圆心为O,扇形圆心角为,可求得OA=20cm,.〔1〕绳子的最短长度为MB=〔2〕作于D,交于E,侧OD==24〔cm〕.所以,ED=24-20=4〔cm〕,即绳子和圆台上底圆周间的最短距离为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