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六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开设的《生命.生态.安全》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供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班将认真开展《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内容有:(1)热爱生命;(2)安全生活;(3)健康生活;(4)呵护心灵;(5)美化生活 2、教学目标 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安全生活、健康生活、呵护心灵、美化生活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树立热爱生命和生活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快乐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4、能力训练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想向上,思维活跃,对《生命.生态.安全》课程感兴趣,愿意学好这门课程但有个别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好,个人卫生较差,通过教育,争取改变他们。
四、本学期采取的措施 1、开学初,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本班的《生命.生态.安全》的教学工作计划,并按课时,认真备好课,写好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2、认真上好《生命.生态.安全》课程,每周坚持上三节课,对学生进行《生命.生态.安全》教育 3、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的特点,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4、正确看待和处理教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甚至可以自己新编,灵活处理 注意学生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取多种方式的评价,除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还应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特别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 五、安全方面的具体要求 结合学科特点,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校要注意各种安全,在上学、放学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在家也要注意各种安全,特别是食品卫生安全,争取不发生安全事故。
六、课时的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6课时第二单元 《安全生活》6课时第三单元《健康生活》8课时第四单元 《呵护心灵》 8课时第五单元《美化生活》 8课时第一单元 热爱生命 第1课 杨光的“阳光” 教学目标:1.了解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遇到一些缺憾,这是人生的常态2.认识自身的缺憾及其背后的不合理观念,学会接纳自我,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缺憾,悦纳自我,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难点: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课时划分: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活动导入 同学们可曾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因为种种原因双目失明后,你眼里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你又将怎样面对呢?今天,将给大家介绍一位盲人歌手---------杨光二、主题活动(一)生命故事1.讲一讲,议一议 请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杨光的故事,让学生补充知道的杨光的故事,议一议故事的感人之处2.想一想,写一写 学生思考并与同桌讨论:从杨光的故事里感悟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有感受的一句话写下来并全班交流二)生命探索1.讨论交流 通过教材呈现的四幅图,了解不同的人感到缺憾的事,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判断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讨论哪些问题是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的,哪些是通过付诸行动可以改变的。
2.小调查 联系自己的生活,调查“我感到缺憾的事情,我当时的相法,我现在的想法”树立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学会接纳自己的缺憾或不足,尝试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三)生命氧吧 有感情地朗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天堂鸟》,了解女孩儿身上所发生的事件,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四)生命驿站1.自我对话 学生自己选择一句教材上自我对话,或重新设计一句激情呐喊,突破自我2.我的“真情告白” 让学生先就书上的四幅图进行“真情告白”例如:“我怎么这么矮”可以有两种转换方式:(1)虽然我很矮,但是如果我加强锻炼、坚持锻炼,也许有一天我会比现在高出很多呢!(2)虽然我很矮,但是我学习成绩好,还有很多特长,也许有一天我会成为闻名世界的现代版拿破仑呢!(五)生命寄语“接纳自己的缺憾,我们的人生便会多一份精彩!”组织学生诵读此生命寄语,也可以根据感受自己创作第2课我的生命线教学目标:1. 学会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认识到未来生命历程需要认真规划2. 初步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教学重难点:认识到规划生命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 地图上有许许多多的线路,有公路线、铁路线、河流线等,这些线路指引着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如同地图中的线路一样,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也像一条不断延伸的路线,通向未来的人生那么我们自己的生命线在哪儿呢?下面就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画出自己的生命线二、主题活动(一)生命万花筒1画生命线(1)以丁丁的生命线为例,教师简要讲解生命线的要求:预设自己的生命终点;在AB段标注三件最有影响的重要事件,在BC段标注三个最希望实现的愿望2)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用红笔标注正向事件,蓝笔标注负向事件二)生命体验园 师生讨论和分享,回顾过去生命时光的精彩,认识到未来生命时光漫长而重要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标注星号的几个问题*在你过去的生命时光里最重要的三个事件 当我们跨进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的童年时光即将结束回首这段来时路,看看你成长的足迹,你是否觉得快乐和充实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那些影响你的重要事件,想想它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带给你了什么呢?你把生命的终点预设到了什么时候?为什么?算一算你预设的未来生命时光,有什么感想?小学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同时更是未来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算一算,从现在起到生命终点,你还有多少年?是过去生命时光的几倍?* 与同伴说一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三个愿望?(三)生命加油站1.读一读(1)读一读《来自哈佛的一项调查》:组织学生阅读此文,并交流感想。
2)读一读《来自马拉松比赛的启示》:引导学生明白,美好愿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长远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阶段性的小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2丁丁告诉你 制定恰当目标需要注意:(1)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2)制定目标应符合实际,具体可行;(3)锁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段;(4)一旦决定,就开始行动,朝着目标坚持不懈第去实现3我是人生规划师 学习了上述方法厚朴,着重结合自身实际,重新调整、设定未来的生命线,学习更加合理地规划人生目标四)生命寄语 组织学生诵读艾默生的名言第3课 长大后做什么教学目标:1、感受各种梦想的美好,勇敢说出自己的梦想;2、懂得在梦想面前人人平等,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做出努力;教学重难点:感受各种梦想的美好,勇敢说出自己的梦想;一、童趣导入1、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单独问一问你们?问谁呢?长大以后做什么?(问3个)2、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我还想再问问,可是不是对你们师面对一盆花,问:长大以后做什么?她会怎样回答,你能想象吗?3、今天老师带来一本书,也许你读完后就有答案了二、先听一个故事吧1、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在春天的原野上,绿草油油,男孩和女孩正在草地上快乐地嬉戏、玩耍。
2、练习对话女孩发现了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她突发奇想地问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长大以后做什么?”(走到)学生中间,“你来问一问?”蒲公英的名字叫了两遍,这个小女孩该是怎样的心情?迫切想知道很好奇于是你来问一问就像我来问一问我们同学:你来问问蒲公英?生练习怎样对白,注意叫人名字时的语气要连贯亲切对,想做好朗读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师生对话:生:“蒲公英,蒲公英,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师:“我呀,我要做一只大狮子!金色的鬃毛浓又密,一只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为什么蒲公英要做一只大狮子?(形态的共同点、保护动物、维护和平)原来小小的蒲公英有着大大的梦想于是你要怎么读?自己练习,师指名学生读,你刚刚在读出蒲公英怎样的语气?诉说自己梦想时候满心的憧憬、自豪和期待再指名读,同桌练习,可以加动作表情3、然而小朋友的一句话让蒲公英有些失望出示对话也许这个梦想真的不太适合她4、那么接下对长大以后做什么充满好奇的小朋友还会向谁询问呢?请同学们打开手中的绘本,自己去发现吧看完书后,请你思考上面几个问题5、生回答,师小结:是啊,他们的梦想是那么奇妙蒲公英大狮子、小鱼鲸鱼、蜡笔森林小女孩赛跑小男孩游泳虽然他们很渺小,他们的梦想可能很难实现,但是在梦想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尊卑,我们都要勇敢说出来。
哪怕它很难实现,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一直思考,才可以一直找寻那个大大的梦想那么同学们,你的梦想呢?停顿一会,说:先不要分享,请将你的梦想沉淀在这张纸上写一写画一画自己的梦想吧!三、展示交流四、拓展祝福你们从现在做起,努力生活,为你的梦想插上强劲的翅膀,拥抱美好的明天!推荐一本关于梦想和勇气的绘本《舒克与贝塔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彼得潘》,大家有兴趣读一读第4课心存感恩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的成长融汇了“亲人之恩、社会之恩和自然之恩”,学会知恩2、体会感恩不仅是对他人表达感谢和尊重,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命情怀的一种充实3、树立时时心存感激的意识,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对自然万物都要抱一颗感恩的心教学难点:体会感恩对他人、社会和自己带来的美好情感和价值体验,树立时时心存感激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主题活动生命故事讲述汶川地震中一位遇难母亲留在里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父母的亲情和爱懂得父母是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人教师可深情讲述5、12地震中的故事《我亲爱的宝贝》,注意读出感情,渲染气氛然后鼓励学生表达他们此时的内心感受:这些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想对这个幸存的孩子说什么?生命万花筒教师介绍教材中的4幅情景图:老师的谆谆教诲、地震救援人员的无私帮助、清洁工人的辛勤劳动、奥运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让学生感受到,除了父母以外,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人都在以各种各样的、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给予我们关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因此,他们也是我们应该感恩的人1、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这些人值得感恩?2、交流别人曾经帮助你或自己曾经帮助人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