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费用-详解 期间费用(Period Expense / Period cost)目录 1 什么是期间费用 2 期间费用的分类 3 期间费用的特征 4 期间费用账户常见错弊 5 期间费用的核算什么是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以及销售商品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应在发生当期直接计入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项目列示,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期间费用亦称期间成本,与一定期间相联系,直接从企业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费用从企业的损益情况来看,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一起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后作为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当期的期间费用是全额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其发生额不影响下一个会计期间期间费用的分类 期间费用一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1)销售费用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对工业企业而言,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佣金、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费用。
但企业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所发生的经费开支,不包括在销售费用之内,而应列入管理费用 (2)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包括的内容较多,以工业企业为例具体包括:公司经费,即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经费;工会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于职工培训学习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的费用;劳动保险费,即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或按规定交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或医疗保险费、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及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离休人员的其他经费;待业保险费,即企业董事会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等;咨询费,即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审计费,即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诉讼费,即企业因起诉或应诉而支付的各项费用;税金,即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土地使用费,即企业使用土地或海域而支付的费用;土地损失补偿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土地而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即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技术转让费用;技术开发费,即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获得专项经费的中间试验费及其他有关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即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即开办费和其他资产的摊销;坏账损失,即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损失;业务招待费,即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在年销售净额一定比例之内支付的费用;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如绿化费、排污费等。
(3)财务费用 企业为进行资金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净支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其他因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利息净支出包括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融资租赁款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企业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应冲减上述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指企业在兑换外币时因市场汇价与实际兑换汇率和不同形成的损失或收益,以脱离因汇率变动期末调整外币账户余额而形成的损失或收益,当发生收益时应冲减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包括开出汇票的银行手续费等期间费用的特征 与产品成本相比,期间费用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与产品生产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的发生是为产品生产提供正常的条件和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与产品的生产本身并不直接相关;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它们应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中去 (2)与会计期间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只与费用发生的当期有关,不影响或不分摊到其他会计期间;生产成本中当期完工部分当期转为产品成本,未完工部分则结转下一期继续加工,与前后会计期间都有联系。
(3)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直接列入当期损益表,扣除当期损益;生产成本完工部分转为产品成品,已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再转入损益表列作产品销售成本,而未售产品和未完工的产品都应作为存货列入资产负债表因此也可把生产成本称为可盘存成本,把期间费用称为不可盘存成本按照配比原则,当会计上确认某项营业收入时,对因产生该项营业收入的相关费用,要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理应将其成本化,待产品销售时与销售收入相配比期间费用由于它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收益,按照谨慎性原则,在这些费用发生时采用立即确认的办法处理例如企业支付的广告费,究竟在今后哪个会计期间将获得收益难以确定即使期间费用与将来的某些会计期间的收益确有联系,但却不可能预期未来收益的多少,经此作为分摊期间费用的依据因此为简化会计工作,将期间费用立即确认较为合理此外,期间费用直接与当期营业收入配比,从长期来看,由于各期的发生额比较均匀,对损益的影响不大期间费用账户常见错弊 1、将不应该记入期间费用的费用支出记入期间费用的企业在产品成本上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如果生产该种产品的平均成本大于某个数,有关负责人就要记过,或者受到批评。
有的基层管理者,例如车间主任、分厂的厂长,就会将本来应该记入“生产成本”的一些费用支出记入期间费用,从而达到公司或者总厂的要求,免受处罚 2、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例如将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列入管理费用,或者将旅游费用列入销售费用,扩大折旧摊销额,缩短摊销期限等 3、虚列期间费用有的员工或者管理者利用职务之便,将一些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支出列入期间费用例如将高档消费场所的消费支出记为“管理费用”,或者凭借假发票报销费用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漏洞,使这些人有机可乘 4、用期间费用隐匿销售收入并将资金占为己有 有的公司存在部分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相勾结,将销售收人或者其他收入不记做“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或者“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而是将其记为期间费用,用这部分收入建立“小金库”或者私自占为己有期间费用的核算 一、期间费用的核算特点 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它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与当期产品的管理和产品销售直接相关,而与产品的产量、产品的制造过程无直接关系,即容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而难以判别其所应归属的产品,因而是不能列入产品制造成本,而在发生的当期从损益中扣除。
期间费用包括直接从企业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由于当期的期间费用是全额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因而,其发生额不会影响下一个会计期间 期间费用与产品成本不同: 1、与生产产品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的发生是为生产产品提供正常的条件,加强对生产经营和销售的管理,而与产品的生产本身并不直接相关产品成本是指能够明确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它们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产品中去 2、与会计期间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只与费用发生的当期有关,不影响或兴发摊到以后会计期间产品成本中当期完工部分当期转为产成品,未完工部分则结转到下一期继续加工,与前后会计期间都有联系 3、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直接列入当期利润表,抵扣当期损益产品成本完工部分转为产成品,已销售产成品的销售成本再转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也直接列入当期利润表,但是未销售的产成品和未完工的在产品都列入资产负债表由于期间费用不能提供明确的未不收益,因此按照谨慎性原则,对期间费用在其发生时采用立即确认的原则 二、销售费用的核算 (一)销售费用的核算内容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经营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进货费用也包括在营业费用之中销售费用一般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产品自销费用 包括应由本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 2、产品促销费用 为了扩大本企业商品的销售而发生的促销费用:展览费、广告费、经营租赁费(为扩大销售而租用的柜台、设备等的费用,不包括融资租赁费)、销售服务费用(提供售后服务等的费用) 3、销售部门的费用 一般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但企业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所发生的经费开支,不包括在营业费用中,而是列入管理费用 4、委托代销费用 主要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按代销合同规定支付的委托代销手续费 5、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 指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二)基本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企业应当设置“销售费用”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反映企业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科目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期末应无余额。
商品流通企业可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在进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并入企业的“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三、管理费用的核算 (一)管理费用的核算内容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负项费用,个体包括以下几项: 1、企业管理部门及职工方面的费用 (1)公司经费:指直接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2)工会经费:指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下同)的2%计提并拨交给工会使用的经费 (3)职工教育经费:指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用于职工培训、学习的费用 (4)劳动保险费:指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按规定交纳地方统筹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支付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异地安家费、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人员的其他费用 (5)待业保险费:指企业按规定交纳的行业保险基金。
2、用于企业直接管理之外的费用 (1)董事会费:指企业董事会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权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成员津贴、差旅费、会议费等 (2)咨询费:指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或支付企业经济顾问、法律顾问、技术顾问的费用 (3)聘请中介机构费:指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查账、验资、资产评估、清账等发生的费用 (4)诉讼费:指企业向法院起诉或应诉而支付的费用 (5)税金:指企业按规定交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