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教育-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

Jerm****01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1KB
约26页
文档ID:198682842
初中教育-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_第1页
1/26

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绪言知识体系:1.化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2.原子:道尔顿(英国)3.分子:阿伏加德罗(意大利)4.近代化学的诞生:“原子——分子学说”的创立5.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俄国)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化学学习、研究的工具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体系: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子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分子之间的距离)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原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本身不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3.物理性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状态、颜色、气味(2点2度态色味)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水通电可生成氢气和氧气;石灰水遇CO2变浑浊;C具有可燃性;CO具有剧毒等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体系:1.根据化学现象→分析化学本质→掌握化学规律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操作现象结论1观察、掐白色、蜡状固体,掐出痕迹白色、蜡状、质软固体2放入冷水浮于水面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3放入开水熔化;浮于水面学溶于水,密度小于水4点燃观察火焰火焰: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罩上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不雾(水珠)有H2O生成罩上石灰石水烧杯石灰水变浑浊有CO2生成 熄灭后有白烟,点火会复燃白烟是石蜡蒸3.对人体呼出气体的探究:操作现象结论1吹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中含较多CO22伸入燃着的木条不旺或熄灭呼出气体中含O2减少3向一片干燥玻璃呼气玻璃上出现水雾(水珠)呼出气体中含较多H2O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体系:1.药品取用规则:(1)三不准:不得摸、闻、尝。

2)用量:按规定量取用无规定时: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毫升3)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丢弃;不要带出实验室4)眼睛保护:万一溅进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看医生2.托盘天平使用:灵敏度——0.1克(1)调零:游码归零,再调螺母2)放纸:大小相同的纸片3)加码:左物右码易潮解药品放在玻璃器皿里从大到小加砝码,再调游码砝码 + 游码 = 物质质量4)归零:游码归零3.仪器连接:(1)(左手)带孔橡皮塞~玻璃管(右手) 操作:润湿转动2)(左手)胶皮管~玻璃管(右手) 操作:润湿3)(左手)容器口~橡皮塞(右手) 操作:转动4.固体药品取用:放于广口瓶粉状药品——药匙;块状药品——镊子5.液体药品取用:放于细口瓶瓶塞倒放;标签手心;倾斜缓倒;放回原处1)量筒使用: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滴管使用:胶头朝上,不要平放,不入容器,专管专用6.酒精灯使用:(1)三禁止:禁止点燃时添加酒精;禁止二只灯相互引火;禁止用嘴吹(必须使有灯冒盖灭)2)失火处理:湿抹布扑盖7.仪器洗涤:(1)洗净标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方法:加水振荡;小心用试管刷刷洗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2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知识体系:1.空气:(1)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

1)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体积比4:1证明人: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2)现在证明实验: 药品:P(因为生成的P2O5是固体,不能用C、S等,因为点燃生成的CO2、SO2是气体 原理:2P + 5O2 ==== 2P2O5 装置:如右图4)氮气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稀有气体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霓虹灯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很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保护气6)空气污染:有害气体 + 粉尘 有害气体:CO、SO2、NO2CO2不是有害气体,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剧毒气体:CO形成酸雨气体:SO2、NO22.物质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单 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氧化物酸碱盐其它:CH4、NH3、C2H2无机化合物:CO、CaCO3有机化合物:CH4、C2H2 物质课题2 氧气知识体系:1.氧气的物理性质:“1种有色,2种有味,3种能溶—123” ★商品氧气贮存:贮存于蓝色钢瓶中物质态色味水溶性液态颜色固态颜色O2淡蓝色淡蓝色H2CO2能溶COCH4SO2刺激性气味能溶NH3刺激性气味能溶2.氧气的化学性质:点燃(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 C + O2 ==== CO2 现象:剧烈燃烧,耀眼白光,大量热量,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应用:用带火星木条鉴定一种气体是否是氧气 ② S + O2 ==== SO2 点燃现象:蓝色火焰,刺激气味 ③ 2P + 5O2 ==== 2P2O5 H2点燃现象:大量白烟 ④ 2H2 + O2 ==== 2H2O 现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点燃(2)与金属单质反应 ① 3Fe + 2O2 ====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点燃 ★注意: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点燃 ② 2Mg + O2 ==== 2MgO 点燃 ③ 4Al + 3O2 ==== 2Al2O3 ④ 2Cu + O2 ==== 2CuO点燃CH4CO(3)与化合物反应 ① 2CO + O2 ==== 2CO2 点燃现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② CH4 + 2O2 ==== CO2 +2 H2O 现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3.化学反应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化学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得氧失氧角度基本类型角度 4.物质的鉴别:(1)带火星木条→鉴别一种气体是否是O22)干冷烧杯→鉴别燃烧生成物是否有H2O3)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烧杯→鉴别燃烧生成物是否有CO2 课题3 制取氧气知识体系:MnO21.反应原理:MnO2▲(1)2H2O2 ===== 2H2O + O2↑▲(2)2AClO3 ===== 2ACl + 3O2↑通电(3)2AMnO4 ==== A2MnO4 + MnO2 + O2↑(4)2H2O ==== 2H2↑ + O2↑2.装置: (1)发生装置:用液体药品时:漏斗口和导管口位置用固体药品时: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2)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法3.操作顺序(用固体药品时):(1)组装:(2)检查气密性:其一,看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其二,看漏斗的水是否流下(或持续流下)3)装药: (4)固定: (5)加热:先均匀受热,再固定加热6)收集:气泡均匀、连续时开始收集 (7)先取导管后灭灯:防止水倒流回试管损坏试管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复习—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电源甲乙BA课题1 水的组成知识体系:1.水的化学性质通电(1)水通电分解 2H2O ==== 2H2↑ + O2↑ 现象:蓝色火焰;正氧负氢;体积比1:2;(质量比8:1)。

结论:水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2)水 + 非金属氧化物 → 酸 H2O + CO2 ==== H2CO3(3)水 + 金属氧化物→ 碱 H2O + CaO ==== Ca(OH)22.物质分类(前面已学)课题2 分子和原子知识体系:1.分子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3)分子间有间隔4)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单质有O2 、H2、N2、Cl2等,化合物有H2O 、CO2 、NH3、CH4等2.原子性质(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2)原子总在不断运动着3)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以金属、金刚石C、稀有气体He等3.分子、原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间隔距离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原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例:水的蒸发~水的电解(1)水的蒸发: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2)水的电解:水分子破裂成氢、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

此过程中,原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但重新组合,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课题3 水的净化知识体系:1.纯水和自然界的水:(1)纯水:无色、无味的纯净物(纯水→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2)自然界的水:含有较多的不溶物和溶解了较多的可溶物硬水 鉴别:肥皂水实验;玻璃片点滴痕迹实验分类:自然界的水软水 净化:沉淀:吸附: 除去不溶性杂质 过滤: 煮沸:除去部分钙镁无机盐等可溶性杂质 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的蒸馏水可以认为是纯净水课题4 爱护水资源知识体系: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29%2)咸水很多,淡水很少2.5%淡水非常有限: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3)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但人均水量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42.爱护水资源(1)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的情况2)污染原因:工业污染(废气、废水、废物);农业污染(农药、化肥、桔杆燃烧);生活污染(电池塑料废旧电子等拉积、清洗剂、燃烧塑料橡胶)2.最轻的气体——氢气H2(1)物理性质:见“234”。

H2(2)化学性质:通电 ①可燃性 2H2 + O2 ==== 2H2O 现象:纯净时——安静燃烧,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