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

上传人:采**** 文档编号:198676764 上传时间:2021-09-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以徐州为例摘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特征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有着不同的园林特色和风格。植物是园林设计中唯一重要的元素,在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花卉、叶子、果实、植物姿态等具有很大观赏价值的植物及其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环境的观赏效果和风格特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发展的方向。根据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各地区气候特点,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城市绿地中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文化内涵、季节变化、植物种类及分配模式。

2、这些树种数据和典型模型对江苏省乃至江南地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园林城市建设的方向。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配置;配置模式;徐州目录引言21.植被配置的历史与发展22.城市道中的植被配置33.园林植被应用理论体系及配置原则33.1植被在园林造景中的功能33.1.1观赏功能33.1.2美学功能53.2植被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原则63.2.1科学性原则63.2.2艺术性原则83.2.3文化性原则83.2.4经济性原则93.3植被配置形式93.3.1规则式配置93.3.2自然式配置104.调查结果及分析114.1目的意义114.2调查方法114.3徐州地区调

3、查结果及分析125.讨论135.1关于种子模式的问题135.2关于植物修建造型的问题145.3关于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问题145.4关于乡土植物应用的问题156.结论156.1徐州园林植被配置的现状问题156.1.1运用植物种类少156.1.2季相景观不丰富166.1.3配置形式单一166.1.4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166.2解决思路166.2.1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季相景观166.2.2丰富配置模式,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特色16参考文献18引言园林植物配置是指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对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以充分发挥其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

4、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山石、水体、建筑、园林道路等园林要素的协调。在部署工厂和分配工厂时,应该考虑这两个方面。根据绿地的性质、立地条件、规划要求、各种植物(包括冬季状态)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近期和长期、平面和高程组成、色彩、季节和景观意境,应根据当地条件配置各种植物。离子,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与功能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植物和植物。它们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最大的和谐。1. 植被配置的历史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植物配置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公元前中亚半岛和欧洲大陆出现了一定的植物配置制度和比例,

5、中世纪左右开始流行,以乡土树种为主。19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对植物配置的追求主要是视觉欣赏。西欧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和意大利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大多是规则的或者被修剪成几何图形。例如,在16世纪,意大利的园林树大多是常绿树,沿着花园道路和墙壁紧密种植,并被修剪成绿色的走廊或墙壁。露台上还覆盖着绿色种植的祭坛,用黄色的杨树或柏树修剪成块。18世纪后的英国,出现了以开阔的草原、天然的树木和蜿蜒的小径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公园。这些花园以唯美主义为指导。二战后,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的进程,尤其是汽车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城市空间

6、环境生态平衡的失衡和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这种趋势影响了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应是现代园林的首要任务,植物造景成为现代园林发展的方向。在现代西欧国家,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城市生态的要求和影响,植物配置趋于自然,应重视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 城市道中的植被配置随着道路的出现,城市道路的工厂配置开始形成。中国最早的公路植物配置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的周朝,周礼,俗称“行树”,是指周朝从首都到洛阳,在街道两旁种植的树木,为过路人遮荫。到了秦朝,街头树木开始大规模种植。汉书记载“秦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贫焉耆在东部,南极吴楚,江湖以上海景尽收

7、眼底。”离道光五十步远,离树三英尺,原有建筑外,隐藏着金色的脊椎,树旁是松树。可见,当时以松树为主要绿化树种的道路绿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本文中的“池路”相当于今天的公路,是当时城市与水池之间的干道)。在唐朝,京都的长安,用榆树和刺槐树作为街道树。北宋时期,东京的街道上种植着桃子、李子、杏子和梨子。在随后的王朝和王朝,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道路植物景观,其植物种类开始出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只有到了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景观的快速变化,城市道路绿化和植物景观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生物技术和栽培技术才能得到发展。进步也极大地丰富了城市道路植物造景的形式和手段。道路植物景观已从

8、单纯的街道绿化发展到多空间、多层次、全方位、生态环境效益和艺术美学、可持续、综合的景观形式。3.园林植被应用理论体系及配置原则3.1植被在园林造景中的功能3.1.1观赏功能园林植物具有四个重要的观赏特征,即植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植物的观赏特性就像音乐中的音符。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和形状是情感表达的语言。正是通过这些特殊的语言,植物向人们表达自己,改变美丽动人的画面,激发人们的审美热情。这是植物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1.植物大小植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空间范围、结构关系、设计理念和布局。植物在布局中的大小和高度可以使整个布局表现出均匀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如果植物的高度变化,可以使整个布局

9、丰富多彩。从远处看,植物的高度是不同的,这比植物的其他视觉特征(除了颜色差异)更加明显。因此,在植物造景设计中,植物的大小是体现植物观赏特性的首要因素。根据植物的大小选择植物的其他特性。2.植物的形状植物的形状影响其组成和布局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作为背景,在植物的设计以及其它不变的设计因素中,它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柱形、球形、圆锥形、垂直枝、特殊型和蠕变型。圆球形、圆锥形、圆锥形植物对比配置3.植物的颜色植物的颜色可以认为是一种情感符号,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室外空间的氛围和情感。明亮的颜色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而深色给人一种异常压抑的气氛。植物的颜色通过植物的各个部分呈现

10、,如叶子、花、果实、枝干等。叶子的基本颜色是绿色,但叶子的深度因树种而异,如柳树,叶子的颜色较浅,其次是桂花、松柏。在配置中,将不同色调的各种单色或混合绿色植物混合在一起,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统一。4.植物的质地所谓植物质地是指植物个体或群体的直观粗糙和平滑。它受植物叶子的大小、枝条的长度、树皮的形状、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和观赏植物的距离的影响。在短距离内,单叶的大小、形状、外观和枝条的排列都是影响观赏质地的重要因素。当从远处观察植物的外观时,决定质地的主要因素是枝条的密度和植物的一般生长习性。落叶植物的质地随季节和距离而变化。植物不同质地的对比配置3.1.2美学功能从美学角度看,植物可以将房屋的

11、外形与外部空间环境联系起来,统一和协调环境中的其他不和谐因素,突出景观中的景点和区域,削弱结构的粗糙和僵硬的外观,限制景观。植物的审美功能不能局限于材料的美化与装饰。1.完善功能植物通过再现房屋的形状和块状来改进设计,或者通过将房屋的轮廓延伸到相邻环境来为设计提供统一性。例如,屋顶的角度和高度可以由与屋顶高度相同的树木复制,或者将房屋的斜坡延伸到环境中。反之,室内空间也可以直接延伸到室外环境,使用种植在房屋侧面的冠与天花板高度相同。所有这些表达方式都能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视觉和功能的角度来看,似乎是一个统一体。2.统一植物的统一功能是作为一个共同的指南,以连接环境的所有不同组成部分的视觉

12、。在室外环境的任何特定部分,植物可以充当不变的因素,而其他因素变化并保持不变。正是由于它在这个地区的不变性,它统一了其他混乱的风景。这个功能以城市街道上的街道树为例,每个房间或商店的正面都是不同的。如果街上没有街道树,街景就会被分成乱糟糟的建筑物。另一方面,街道两旁的树木也可以作为建筑物的相关组成部分,从而在视觉上将所有建筑物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3.强调作用植物的另一个美学功能是突出或强调室外环境中的一些特殊景色。植物的这种功能是通过它们与周围环境不同的大小、形状、颜色或质地来实现的。这些植物相应的特征特别明显,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它们的位置上。因此,鉴于植物的这种美学功能,它非常适合在

13、公共场所、出入口、交叉口、靠近房屋入口处或与其他有形场所一起使用。4.识别植物的这种功能是指出或“认识”空间或环境的重要性和地位。植物可以使空间更加可见,更容易被识别和识别。植物的特殊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或排列方式在识别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雕塑后种植的高大树木。5.软化植物可用于户外空间软化或削弱粗糙和刚性结构。各种形状和质地的植物都比刚性、刚性的建筑物和无蔬菜的城市环境软。被植物软化的空间比没有植物的空间更具吸引力和人文性。6.框架功能植物直接影响着可见或无形的风景,以及景观的空间序列。植物具有大量的叶子和枝条,封闭了景物的两侧,为景物本身提供了一个开放、畅通的视野,从而达到将观赏者

14、的注意力集中在景物上的目的。这样,植物就像许多避难所一样,包围着风景,形成一个框架。把照片和风景画装进画框的传统方式就像把树干放在风景的一边,把树枝和树叶放在风景的顶部。3.2植被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原则3.2.1科学性原则1.遵循“利基”原则所谓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系统中的功能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树、灌、藤、草、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相互配置,形成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植物等多种生命形式。选择不同高度、不同颜色、不同季节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避免种间平直。为了相互补充,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人口稳定的

15、多层社区结构。2.遵循“互利共生”的原则在城市绿化材料中,豆科、兰科、杜鹃花科和龙胆科等许多植物都与真菌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如黑接骨木,用于云杉根、皂荚、白蜡、七里香等植物的共生分布,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它一些植物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泌物不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如核桃和苹果,松树和云杉,桦树和松树不适合一起种植。3.合理确定种植密度要充分了解植物生长速度和植株大小,根据成株树冠大小确定栽植距离,合理选择栽植密度。在复合群落结构的构建过程中,种植密度不当往往会严重影响景观质量。例如,落叶树木生长得又快又高,这常常导致小乔木和灌木下层的树冠变形、树干变形等现象。在常绿乔灌木混交中,由于灌木冠型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常绿乔灌木混交的迅速发展,常绿乔木的发展空间被占据。桧树,经常出现“燃烧”现象,下半部常绿树木枯萎死亡,严重影响树形。密度的合理化必须通过人工培育来实现。4.主要是本地植物所谓乡土植物,是指起源于当地或已驯化了很长一段时间,证明非常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园林植物配置中采用的乡土植物具有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适应性强、可快速转化为城市植物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等优点,可以筛选出大量的乔木、灌木、攀援植物、地被植物和草本花卉。以植物多样性;可以展示当地资源、自然风貌、乡土景观文化,创造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