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198265540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9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挤压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公司概况5一、 公司基本信息5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5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7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7二、 结论分析7第三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10一、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10二、 劳动定员的基本概念12第四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14一、 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14二、 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16第五章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18一、 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和种类18二、 工作轮班制度的概念和种类19三、 两班制21四、 三班制22五、 多班制23第六章 甄选应聘人员方法28一、 情境模拟测试28二、 情境模拟测试的应用2

2、9第七章 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应用35一、 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程序35二、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各种方法37第八章 企业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分析59一、 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59二、 企业培训制度的含义59第九章 绩效考评系统62一、 绩效考评主体的分类和比较62二、 绩效考评主体的特点70第十章 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72一、 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72二、 绩效考评指标的类型73第十一章 专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起草78一、 奖金制度的制定78二、 薪酬管理制度的类别82第十二章 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84一、 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84二、 薪酬体系95第十三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100一、 用人

3、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100二、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102第十四章 岗位评价数据的处理107一、 岗位评价方法的应用程序107二、 收集岗位评价有关信息的工作程序117第一章 公司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向xx3、注册资本:93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2-11-37、营业期限:2012-11-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铝挤压材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

4、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6104.494883.594578.37负债总额2933.972347.182200.48股东权益合计3170.522536.422377.89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0700.118560.098025.08营业利润2638.772111.021979.08利润总额2505.372004.301879.03净利润1879.031465.641352.90归属于

5、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79.031465.641352.90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铝挤压材公司(二)项目投资人xx有限责任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26.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190.8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862.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35%;建设期利息106.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1%;流动资金2221.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

6、6.84%。(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3190.8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8832.01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358.81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3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8791.65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446.21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9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5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435.74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7、1占地面积17333.00约26.00亩1.1总建筑面积30074.68容积率1.741.2基底面积9879.81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94.072总投资万元13190.822.1建设投资万元10862.652.1.1工程费用万元9231.8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280.092.1.3预备费万元350.752.2建设期利息万元106.792.3流动资金万元2221.383资金筹措万元13190.823.1自筹资金万元8832.013.2银行贷款万元4358.814营业收入万元23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8791.656利润总额万元4594.9

8、47净利润万元3446.218所得税万元1148.739增值税万元945.1210税金及附加万元113.4111纳税总额万元2207.2612工业增加值万元7609.5913盈亏平衡点万元8435.74产值14回收期年5.65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9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404.69所得税后第三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一、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一)按劳动效率定员法按劳动效率定员法也称效率定员法,它是根据企业在计划期内某一类岗位的生产工作任务总量,本类岗位所实行工时定额或产量定额,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即劳动定额完成率、出勤率、计划期制度工时等工时统

9、计指标,经过对比分析制定出综合劳动定员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核算实行劳动定额考核岗位的综合劳动定员。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该方法被推广应用到企业部分非劳动定额考核岗位的定员(二)按设备岗位定员法按设备岗位定员法也称按设备定员法、按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如前所述,它是指根据计划需要开动的机械设备的总数目、设备的开动率和设备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等指标,经过核算所确定的综合劳动定员。(三)按工作岗位定员法按工作岗位定员法是指在无须看管或操纵生产设备的条件下,根据岗位业务分工、岗位职责范围、工作任务总量、复杂难易程度、主要活动区域等多种影响因素,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10、,经过核算所确定的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动定员。(四)按比例定员法按比例定员法是按照某一类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人数的比例,或者按某一类人员占企业全员总人数的百分比,核算某一类人员定员总额的方法。自我国国民经济“一五”计划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几次重要的国民经济调整中,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都是通过发布各类人员比例定员标准,采用按比例定员的方法,对各级政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的职工总量进行了有效管理,控制和防止了企业单位总人数的盲目增长,对压缩企业中的富余人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五)按职责范围定员法按职责范围定员法也称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法。该方法一般是

11、先确定组织机构和各职能业务部门(科室)明确了各项业务分工及主要职责范围以后,再根据各项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复杂程度,结合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参数,最后确定劳动定员。二、 劳动定员的基本概念劳动定员也称人员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某类岗位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劳动定员的概念中包含五个要点。1、劳动定员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劳动定员不能脱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生产条件是指生产规模、生产协作、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面供应的状况,以及生产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等;技术条件是指生产技术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自动化程度

12、、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各种技术措施、工艺装备、计量检测试验手段的状况,以及工作地各种运输、照明、信息传递、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状况;组织条件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劳动组织两方面,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工作地供应、服务水平、半成品和成品保管、设备维修保养、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情况。劳动定员不仅受到各种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还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及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等。2、劳动定员的对象是劳动者的劳动量,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马克思将这种劳动力使用即人力消耗称为“活劳动”消耗。因此,

13、可以说劳动定员是对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过程中“活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限额。3、由于企业各类部门、岗位的生产工作过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制定修订劳动定员时,可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它主要是从劳动过程上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消耗量,以人年、人季、人月或人班(轮班)等劳动计量单位为尺度,作出具体规定并进行考核。在具体规定劳动定员时,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4、为了使劳动定员的各项功能得以发挥,劳动定员是在从事生产或工作活动之前预先制定的。5、劳动定员所规定的是某类岗位人员配置的素质要求和数量限额,即明确界定了为了保证企业各类工作岗位任务的完成需要配备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员

14、,以及实际应当配备多少人员。第四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是根据实际完成定额工时与产品实耗工时的对比而求得的。为了保证该项指标计算的准确性,确切反映劳动定额的实际完成情况,必须对计算公式中分子项与分母项指标的统计内容和范围加以明确。(一)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如前所述,完成定额工时指标等于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产品产量(Q,)与该种单位产品现行工时定额(t)的乘积(Q1t.)。在统计完成定额工时总数时,除了应注意与分母(实耗工时)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的一致性以外,还要明确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一般来说,企业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予以统计,废品则不得计算在内。但在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为了全面考察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消耗量,需要将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0加在一起。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不是一律将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