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98265510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窝项目人力资源分析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规模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8一、 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8二、 实耗工时的概念和意义9第三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10一、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0二、 工作岗位分析10第四章 企业应聘人员的初步甄选14一、 笔试的适用范围14二、 利用笔试甄选应聘人员的方法14第五章 甄选应聘人员方法16一、 情境模拟测试16二、 能力测试17第六章 员工培训的组织与实施20一、 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20二、 企业员工外

2、部培训的实施23三、 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24第七章 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分析26一、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26二、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27第八章 绩效考评方法30一、 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30二、 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33第九章 绩效考评系统39一、 绩效管理的职责划分39二、 确立绩效评审与申诉系统的内容和意义42第十章 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45一、 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45二、 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47第十一章 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52一、 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52二、 岗位评价的特点53三、 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54第十二章 岗位评价数据的处理56一、 岗位评价所需信息来源

3、56二、 岗位评价方法的应用程序56第十三章 职业安全卫生保护管理67一、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67二、 组织岗位劳动安全教育69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燕窝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8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7333.00(折合约86.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96967.53。其中:主体工程62157.01,仓储工程21134.0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

4、施10500.02,公共工程3176.48。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355.4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756.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1%;建设期利息658.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流动资金8940.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16%。(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756

5、.3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7049.7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68.80万元,预备费837.85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82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6967.53万元,纳税总额7231.76万元,净利润10987.5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70%,财务净现值12148.0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16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7333.00约86.00亩1.1总建筑面积96967.53容积率1.691.2基底面积32

6、679.81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3.942总投资万元40355.482.1建设投资万元30756.392.1.1工程费用万元27049.74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868.802.1.3预备费万元837.852.2建设期利息万元658.292.3流动资金万元8940.803资金筹措万元40355.483.1自筹资金万元26920.993.2银行贷款万元13434.494营业收入万元82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6967.536利润总额万元14650.057净利润万元10987.548所得税万元3662.519增值税万元3186.8310税金及附

7、加万元382.4211纳税总额万元7231.7612工业增加值万元25330.3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9350.71产值14回收期年6.16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7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2148.04所得税后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指导生产方面,它是企业编制各项计划如生产、财务、劳动计划,核算产品成本,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在组织劳动方面,它是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衡量和考核生产工人的绩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评工定级,发放奖金的重要依据。搞好劳动定额的统计,对于充分发挥劳动定额

8、的上述作用,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生产的不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定额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取得产品实耗工时的有关统计资料,为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对现行定额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核算产品成本提供资料。2、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各项指标,为考核生产工人以及基层单位的生产成果、进行经济核算提供依据。3、对现行定额的状况以及劳动定额水平作出全面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定额管理,适时修订和改进现行定额,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4、劳动定额的制定、劳动定额的贯彻实施、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劳动定额

9、的修订,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四个重要环节。一种产品的劳动定额制定出来以后,首先要组织企业员工付诸实施,为了发现新定额存在的问题,使其更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还必须搞好统计分析工作。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在劳动定额整个执行期内(从新定额开始实行到正式修订之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基础工作。二、 实耗工时的概念和意义实耗工时也称实作工时、实动工时、实用工时等,它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工人为完成生产任务或生产合格产品实际耗用的劳动时间。实耗工时按照统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总产品的实耗工时和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按照生产单位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它又可分为车间或班组的实耗工时、工种的实耗工时、工序的

10、实耗工时等。正确及时地统计产品的实耗工时,有助于考察企业以及车间、班组和个人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衡量现行劳动定额水平是否先进合理。同时,实耗工时统计资料又是企业核算产品实际成本的基本依据。通过实耗工时的统计和分析,还可以揭示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劳动消耗的主要问题,发现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改善和调整劳动组织指明方向。第三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一、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书面资料。在企业中,一般都保存着各类岗位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以及岗位责任的说明,这些资料对工作岗位分析非常有用,如组织中现有的岗位职责、招聘用的广告等。2、任职者的报告。这是指可以通过访谈、工作日志等方法得到任职者的报告。由于是任

11、职者自己描述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是如何完成的,因此很难保证所有的工作方面都能涉及,而且任职者本人所提供的信息难免会有失客观或者故意弄虚作假。3、同事的报告。除直接从任职者那里获得有关的资料外,也可以从任职者的上级、下属等处获得资料。同事的报告有助于提供一个对比,也有助于弥补仅从任职者那里获得资料的不足,上级的评价还可检查结果是否有效。4、直接观察。到任职者的工作现场进行直接观察也是一种获取有关工作信息的方法。尽管岗位分析人员出现在任职者的工作现场对于任职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仍能提供一些其他方法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二、 工作岗位分析(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

12、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工作岗位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界定,其次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后,

13、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通过工作岗位分析,掌握了工作任务的静态与动态特点,能够系统提出有关人员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对本岗位的用人标准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规定。这就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选人用人方面有了客观的依据,经过员工素质测评和业绩评估,为企业招聘和配

14、置符合岗位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合格人才,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员工的评估、考核、晋级和升职,如果缺乏科学的依据,将会挫伤各级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制定出各类人员的考评指标和标准,以及晋职晋级的具体条件,提高员工绩效考评和晋升的科学性。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通过工作岗位分析,可以揭示生产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反映工作设计和岗位配置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发现劳动环境中有碍于员工生理卫生和劳动安全、加重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荷、造成过度的紧张疲劳等不合理的因素,有利于改善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使员工在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下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兴趣,充分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每个企业对于岗位的配备和人员安排都要预先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且要根据计划期内总的任务量、工作岗位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中长期的人才供给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