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98265429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7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滤清器项目人力资源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4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6一、 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6二、 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8第三章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12一、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包括三方面内容。12二、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13第四章 应聘者面试的组织与实施14一、 面试提问的技巧14二、 面试的内容18第五章 企业应聘人员的初步甄选20一、 笔试的特点20二、 利用招聘申请表甄选应聘人员的方法20第六章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23一、 培训课程的设计策略23二、 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27第七章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41一、 培

2、训需求的调查与确认41二、 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42第八章 绩效考评系统43一、 绩效管理的职责划分43二、 绩效考评周期及其影响因素46第九章 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50一、 绩效考评标准及设计原则50二、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55第十章 专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起草59一、 起草单项薪酬制度文本的程序59二、 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60第十一章 员工福利管理分析62一、 福利管理的基本程序62二、 员工福利的类别和内容65第十二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79一、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79二、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81第十三章 集体合同管理分析86一、 集体合同概述86二、 集体合同的履

3、行、监督检查和责任90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汽车滤清器,是过滤杂质或者气体的作用,比较常见的汽车过滤器有: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相对应的每种滤清器基本都是过滤空气或者液体的杂质。汽车滤清器过滤性能高、寿命长久、耐用振动性、耐久性高,不会使灰尘渗漏,具有耐水性,不会阻塞空气的进入,装卸简单轻巧。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拉动了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当然不可避免地也给滤清器行业带来了商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2-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呈现连续增长趋势,截止2020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81亿辆,较2012年增长了1.61亿辆。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汽

4、车保有量达到2.92亿辆。根据中国内燃机协会滤清器分会的相关数据和经验公式(滤清器汽车保有量=51),即每辆汽车每年更换2个机油滤、1个空气滤、1个汽油滤和1个空调滤,经测算得出2012-2020年,我国由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滤清器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阶梯式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滤清器的需求量约为14.1亿套,同比增长8.1%。从我国汽车滤清器的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测算标准,按照5个滤清器共计120元的消费金额来计算,2012-2020年我国滤清器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0年我国滤清器市场规模约为337亿元,比2012年高出193亿元。目前,国内滤清器行业市场的规模虽然很大,

5、但是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虽然民族品牌和自主品牌在售后市场上占有相对而言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国内的滤清器高端市场却主要由外资和合资企业占领。国内滤清器厂家在产品的价格、品质的提高以及技术研发方面等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激烈的市场竞争、良莠不齐的企业、产品技术的匮乏等等,使得滤清器行业直至今日仍然没有形成垄断或近乎垄断的超大型企业。因此,未来建立起独有的竞争优势,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适时实施产品科技化、多元化战略等将是国内滤清器企业未来的生存之道。未来10年将是滤清器产业调整的10年,在低碳、环保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必将走上历史舞台。部分技术落后的产品将逐渐淡出市场,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将是大

6、势所趋。因此,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可有效地应对市场风险,企业应该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产品产量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是根据实际完成定额工时与产品实耗工时的对比而求得的。为了保证该项指标计算的准确性,确切反映劳动定额的实际完成情况,必须对计算公式中分子项与分母项指标的统计内容和范围加以明确。(一)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如前所述,完成定额工时指标等于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产品产量(Q,)与该种单位产品现行工时定额(t)的乘积(Q1t.)。在统计完成定额工时总数时,除了应注意与分母(实耗工时)在时间和空间范围

7、上的一致性以外,还要明确报告期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一般来说,企业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予以统计,废品则不得计算在内。但在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为了全面考察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消耗量,需要将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0加在一起。在统计产品产量指标时,不是一律将废品排除在外,而是根据废品产生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1、如果是为了反映员工、班组和车间的劳动效率,非因员工、班组和车间过失而造成的废品,应统计在报告期产品产量内。这样做,既能够保证完成程度指标分子与分母数据的一致性,又能够充分反映员工、班组和车间完成定额的能力,不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2、当考察整个企业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时,

8、除外协件在加工时发生料废等情况外,无论何种因素造成的废品,均不得计入产品产量。也就是说完成程度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项,只能是完成合格品的定额工时,不包括废品工时。(二)现行工时定额的内容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设计结构、工艺加工方法、设备或工艺装备、原材料材质和规格,以及劳动和生产组织的变更,会使产品现行定额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追加或补付时。这种追加或补付工时称为追加或补充定额,原工时定额则称为基本定额。基本定额和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之和,是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工时消耗的规定。当上述情况出现时,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应注意两点。1、计算员工、班组和车间劳动

9、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时,对非员工、班组和车间本身的原因所造成的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应计算在产品工时定额之内。这样做才能真实反映生产员工的劳动效率,表明其完成定额的能力。2、计算整个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不应包括追加定额或补充定额这是因为,不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出现主要责任在企业。这样处理才能反映出企业在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二、 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企业在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可以通过各种工时统计的原始记录取得有关数据,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一)以各种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各种工时消耗原始记录,按照记录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工人工时记录单(卡)和产品工时记录单(卡)两种

10、。企业可根据这两种原始记录,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类型出发,分别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以车间为单位,分产品、工种,按零部件逐道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由车间统计员定期根据原始记录(生产工时记录单、工票等)登记台账,制表上报厂部,厂部定额统计员再根据各车间上报的报表(日报、周报、旬报或月报)或工时统计台账,按产品分车间(或工种)汇总。由于车间和厂部的统计台账粗细程度有所不同,采用本方法进行汇总时,工作量较大。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比较稳定、产品品种少、生产周期短的企业。1、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本方法是以一批投入生产

11、的产品为对象,统计其实耗工时数和完成定额工时数。使用本方法,要求各车间按期、按产品批量(一般分工种汇总)分别向厂部报送实耗工时和完成定额工时,厂部凭此登记台账。而车间在填报报表时是凭原始记录直接汇总的。采用本方法比上一种方法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但它主要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2、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在众多的产品中选出重点产品,或从众多的零部件、加工工序中选出重点零部件、关键性工序,作为统计的对象,分别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总实耗工时。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周期长、产品结构和工艺加工过程比较复杂的企业。3、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各生产单位

12、和每个生产工人在同一时期内,加工制作的产品是不同的。因此,也可以按照生产单位如车间、工段、作业组班或生产者个人,分别统计出每月或季度的实耗工时,然后根据原始记录如生产工时记录单等,按产品归类分组,最后得到产品实耗工时的资料。(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往往受到填写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登记性误差,使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得不到切实的保证,特别是对于生产工人实际操作情况,以及各种时间的支配、利用的合理性缺乏全面了解。为了确切掌握生产工人工作时间的支配情况,使制定和修订的新定额达到先进合理的要求,还必须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生产工人加工产品的实耗工时,

13、以及整个工作班、工作时间消耗进行直接观察。1、工作日写实。对生产工人整个工作日中工时利用情况进行观测,可以掌握以下几类时间及其在工作日中的比重。(1)实际用于作业以及完成作业所必需工时消耗,如作业时间、组织与技术性宽放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宽放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等。(2)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如停工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等。2、测时。以工序为对象进行现场观测,可以进一步掌握生产工人在加工产品中作业时间等的消耗情况,分析和研究各个工序工时消耗的构成,为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提供基础数据。3、瞬间观察法。根据统计抽样的原理,通过对现场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间观测,调查各项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

14、及发生率,可以对产品实耗工时进行统计推断,并能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果。以上三种方法,就其性质来看,都属于非全面调查。如工作日写实虽是对整个工作日工时消耗进行调查,但它并不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总之,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企业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一般应以原始记录、工时统计台账和厂内报表为基础,即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有关数据。同时,为了保证质量,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程度,企业还应当注意通过非全面调查(如工作日写实、测时和瞬间观察法等)在工作现场直接进行观测,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日常统计中的不足。第三章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一、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包括三方面内容。1、制定控制标准。制定控

15、制标准是实施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结合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及企业自身要求制定人工成本及管理费用的标准,要遵循合理、切实可行、科学严谨等原则。这个标准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相对于各职位、各员工制定的,要有一个适度的范围。标准制定后,要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各部门进行论证。如制定培训费用时,要和需进行培训的部门进行沟通,需要何种等级的培训以及达到何种目标,而后进行市场调查等,以确定最优的培训费用标准。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将控制标准落实到各个项目,在发生实际费用支出时看是否是在既定的标准内完成目标。对费用支出实行过程控制,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材料。一般情况下,控制是在费用预算进行中就开始的,会有一定难度,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预算的结果,致使人力资源费用的标准和实际支出的差异扩大,所以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努力,在预算与支出时遵守控制标准,如有差异,及时作出反馈。3、差异的处理。经分析得出的预算结果,如果和实际支出出现差异要尽快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以实际情况为准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找出差异出现的项目,并作出进一步调整,尽量消除实际支出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对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持续进行对比分析,并采取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