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198260870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总复习:第八单元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历史第四册18_22课) 一.选择题: 1.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 A. 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C. 确定了国旗.国歌和国徽D.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纲领 2.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 三反五反B.农业合作化 C. 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 4

2、.有关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提出的路线是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 B.C.D.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回答5_6题: 5.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B.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社会主义在中国建成 D.中国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 6.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在() A.国民政府被推翻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胜利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D.新中国成立 建国后,党和政

3、府集中力量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回答7_10题: 7.下列措施中,为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是() A. 土地改革B.镇压反革命运动 C. 抗美援朝运动 D.三反.五反运动 8.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 巩固了新生政权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9.三反五反运动的性质是() A. 解决中国人民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解决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D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有直接关系的是(

4、)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没收官僚资本经济特区的建立 A. B.C.D.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回答7_14题: 1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B.美国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C. 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 D.向世界表明中国强大 12.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能够说明这一道理的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D.北伐战争的胜利 13.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5、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4.下列不属于抗美援朝胜利意义的是() A. 巩固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B.增强了自信心和凝聚力 C.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D.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中国开始有计划经济建设.回答15_16题: 15.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是在() A. 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以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C.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新中国成立 1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时间是() A. 1949年 B.1952年 C

6、.1953年 D.1956年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有成功之处,又有重大的失误.回答17_24题: 17.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 A. 三大改造完成后B.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后 C. 一届人大召开后D.政治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矛盾 C.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9.中共八大着重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加快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C.迅速完成一五计划的经济

7、建设任务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0.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D.第一届全国人大 2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A. 人民的愿望B.党的领导 C. 人民的积极性D.客观经济规律 22.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苏联撕毁合同急于求成 A. B. C. D. 23.造成1959_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B.苏联撕毁合同 C.连续三年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D

8、.反右倾斗争扩大化 24.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全面好转是在() A. 1962年 B.1963年 C.1964年 D.1965年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进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 请回答: (1)这是_在什么时候的讲话?(2)_预计党内可能出现什么现象?以后是否如_所预见的那样?(3)这次会议还解决了什么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9、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在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 请回答: (1)这两则材料讲述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何时?(2)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人?(3)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材料二:新中国的总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材料三: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的出处及时间? (2)三个文件的性质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中中华民国和中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