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4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198184435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4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4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4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4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4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 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师点播小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欣赏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品读未选择的路,说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他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特别难忘鲁迅先生的

2、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 三、诗文理解 1.学生朗读诗文查找生字词。 2.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放声自读。 4.谈谈感受,结组讨论,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组同学依次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1)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有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的一条,而且选择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 (2)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艰难和挑战 (3)诗人心中虽仍踌躇但还是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开始艰难的跋涉。 (4)诗人

3、没有告诉读者他的结果怎样,而是未选择的路叹息 (插入课件) 6.小结:诗人重点写了未选择的路,为什么?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舍弃。当我们无法选择时,其实也已作出了一种选择。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表面是写自然的路,实际是写人生的路。这种写法就是象征,表面是浅显的,实质却是深刻的,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条路可选择,但一个人往往走一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其他许多条路,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着偶然性和随

4、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诗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当你作出了一种选择你也就放弃了另一种人生的路。 7.能谈谈你心中从本诗明白的道理吗? 8.师总结: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决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四、放声自读,再次感悟,记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课后反思:诗是美的,哲理确实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诗只有结合生活才有更深的体会,对于初中生来说,还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从浅处去品味,鱼和熊掌总的有所舍弃,选择的求学也就放弃了嬉戏,生活需要有所取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1.4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