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商业-详解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8168576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发商业-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批发商业-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批发商业-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批发商业-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批发商业-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发商业-详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批发商业-详解 批发商业(Wholesale Business)目录 1 什么是批发商业 2 批发商业的经营特点 3 批发商业的职能 4 批发商业类型 5 我国批发商业企业的发展 6 批发商业的作用 7 当前我国批发商业的不足之处 8 批发商业的发展趋势 9 对我国批发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建议什么是批发商业所谓批发商业就是指向再销售者,产业和事业用户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商业。所谓再销售者是指二次及其以下的批发商和零售商;所谓产业用户是指从事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营利性组织,即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企业用户;所谓事业用户是指不以再销售为目的,而是为了业务或事业上的需要购买设备和材料的非营利性组织。概括地说,批

2、发商业是相对于零售而言的面向大批量购买者的开展经营活动的一种商业形态。我国现阶段的批发体系即批发商业的主体构成主要有:生产企业的直供批发,代理商批发,经销商批发,第三方物流企业批发,配送中心的供货批发和批发市场批发等。在西方发达国家,批发体系除了以上构成,还有专业批发公司(美国电器批发公司),分销商(集中采购低值日用品),仓储式会员制商场,贸易中心(展销), 网络批发(贸易),邮购批发商等.由此可见,批发商业和我们后面要介绍的批发市场是两回事,批发市场只是批发商业体系的一种构成,是批发的一种载体而已。批发商业的经营特点1.批量交易与批量作价。批发交易一般要达到一定的交易规模才能进行,通常都有最

3、低的交易量规定,零售交易没有这一限制。因此,批发交易与零售交易相比,平均每笔交易量要大得多。批发交易量的规定是有其经济意义的,那就是批发交易的价格往往与交易量成反比。即批发交易量大,批发成交价往往相对比较低。批发交易每笔成交量之所以能够比较大,因为批发交易的对象是各类用户,而不是广泛而分散的最终消费者。2.批发商业交易的商品仍停留在流通领域。由于批发交易的对象是各类用户,尤其是商业用户(或再消费者)和产业用户,它们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供自己最终消费,而是为了供进一步转卖或加工所用。因此,通过批发交易活动,商品还没有最终进入消费领域,而主要仍停留在流通领域。这是它与零售交易的本质区别。3.批发

4、商业交易双方购销关系相对稳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批发交易的对象比较固定,变化较小。它们是些专门的经营者与使用者,不像零售交易的对象消费者那样,购买的行为随机性很大,感情型或冲动型购买占很大比例。因此,在批发交易中很容易使双方的关系稳定下来。4.批发商业交易范围比较广。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批发交易的对象来源比较广,它有“商业用户”、“产业用户”与“业务用户”3类采购者,而不像零售交易那样,只有一类购买者即最终消费者。其二,批发交易机构数量比较少,不像零售网点那样到处设点。这样少量的批发机构往往意味着大范围覆盖的服务。5.批发商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纵观世界各国批发交易的现状,批发交易

5、的专业化方向成为一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社会商品种类繁多,采购者的选择性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和满足各类用户采购的需要,批发交易者必须备有充足的货源,即经营产品项目比较多,花色、规格、型号等比较齐全,以便供挑选采购之用。因而,使得批发专门化日益明显。批发商业的职能1.集散商品。这是批发商业的首要职能。由于生产部门一般是大量生产,但品种单一,而零售部门往往经营品种较多,但数量较少。为了调节生产与零售之间存在的这种矛盾,在生产与销售之间出现了批发环节。通过批发环节,从各生产部门采购数量多,品种、规格与花色全的商品,然后经过编配,再分别批发给各个零售采购者。这样,即满足了生产部门单品种、大批量

6、销售商品的需要,又满足了零售部门多品种、小批量购进商品的需要。通过批发环节交易把生产部门与零售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2.调节供求。生产与零售在时间与空间上也存在间隔。这是因为有的商品是常年生产、季节销售;有的商品是季节生产,常年销售;还有的商品是此地生产,彼地销售或彼地生产,此地销售。显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生产与零售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生产供应与零售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批发交易来解决。进一步讲,可以通过批发商的运输、储存、保管活动,来调节供求之间的时空矛盾。3.商品加工。批发商业主体在进行批发业务时,有时不得不对从生产部门采购来的商品进行重新包装、分级、整理和

7、加工、编配等活动,以便更好地满足零售商购进的需要,从而提高流通效率。4.融通资金。批发商进行批发交易时,既可以向生产企业提供融通资金便利,也可以向零售商提供融通资金便利。主要表现在以预购商品的形式向生产企业购进商品,以赊销的方式向零售商销售商品。这样,既可为生产企业提供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也可使零售商不致于因资金短缺而不能正常进货,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速度。5.传递信息。批发商在批发交易活动中,通过将收集起来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然后传递给生产者与零售商。对于生产者,批发商可以提供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作为他们制定产品开发、生产计划方面的依据;对于零售商,批发商可以提供新产品供应等方面的信

8、息,作为他们采购、销售决策的依据。6.承担风险。商品在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流通风险。如商品损坏、变质、丢失等静态流通风险,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引起的动态流通风险等等。而这些风险大多发生在库存期间或储存期间。批发商在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又主要承担商品库存任务,具有调节供求的职能。因此,批发商要承担流通中的风险。批发商业类型(一)按批发商性质不同,可分为独立批发商、制造批发商、共同批发商、批兼零批发商与连锁批发商1、独立批发商,又称商人批发商。它是指不依附于生产的独立的批发企业。此企业是用自己的资金,自己核算进货取得商品所有权后再批发售出的商业单位。其组织形式,一般以批

9、发商业公司的形式出现。独立批发商多为成批进货,比生产者直接向零售商发货更节约运费和经营费用,所以对生产者有利。同时,又对零售商提供运输、储存、保管等业务,因而对零售商也有利。独立批发商因专门从事批发业务,拥有专门研究商品流通的经验与技术,专门提供流通环节的各种服务,因此便于商品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节约流通时间和费用,从而在现代批发商组织结构中是最主要的形式。2、制造批发商。它是指生产企业的销售机构占有批发地位的批发商。我国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工业自销,一部分就属于这种形式。3、共同批发商。它是指为了与百货商店、连锁店等大型零售商的竞争相对抗,由零售团体组织的共同批发企业。其目的在于利用大量采购,节

10、约流通费用,提高竞争力。这一形式在西方较为普遍。4、批兼零批发商。它是指以批发业务为主,同时进行零售业务的批发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批发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多角化经营,部分批发商便兼做零售业务。5、连锁批发商。它是指由多家批发商组成的连锁组织。这种组积利用大量采购等有利条件,集结其下面的零售商,以对抗大型零售店的竞争。(二)按批发交易经营商品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普通批发商与专业批发商1、普通批发商。它是指经营商品范围很广、种类繁多的商人批发商,一般多指综合批发商或百货批发商。这种批发商能适应各种综合性零售商店的进货需要。如今,这种普通批发商呈现递减的倾向,逐渐向经营商品专业化方向转化。

11、尤其在五金、运动器械、医疗设备、农机等商品上,这种转化倾向特别突出。2、专业批发商。它是指专业化程度较高、专门经营某一类商品的批发商。如专门经营食品、纺织品、医药品等商品的批发商即是。专业批发商的优点是能够掌握所经营商品的性能、特征、用途等专门知识,便于零售进货时进行挑选和指导消费。其批发对象多数为专业商店。(三)按商品流通环节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批发商、二次批发商与三次批发商1、一次批发商,是指从生产者手中直接采购商品的批发商。根据其所处地区的不同和承担职能的差异,又可以分为产地批发商和集散地批发商。产地批发商,多设在某种产品集中生产地,可以随时集中商品,然后向二次批发商出售。集散地批发商,多

12、以集中或分散商品为主要业务。一次批发商在人力、资金、设备、信息处理上具有较强的能力,所以在商品流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2、二次批发商,是指从一次批发商那里购买商品,再售卖给三次批发商的批发商。3、三次批发商是指从二次批发商进货,直接销售商品给零售商的批发商。我国批发商业企业的发展据2005年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底我国主要业种批发企业法人单位53.1万个,吸纳就业人员772.8万人,销售额为102042.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2242.7亿元,利润总额1900.1亿元;我国批发业个体经营户214.8万户,吸纳了503万人就业,销售额达到13944.5亿元。1、从我国批发企业的发展

13、情况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数量减少,占批发企业总数的2.8%,网点增多,销售额增长,经营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限额以上批发法人企业虽不多,但销售额占比呈增长状态,到2004年我国有批发功能的商品交易市场总数为81017个,比2003年整顿市场前减少了7794个。其中,全国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365家,平均每一交易市场成交额为7.76亿元,市场交易规模增大,成交额增长;全国限额以上连锁经营企业有批发功能的商品物流或配送设施1925个,统一配送比例达到75.9%,实现销售额约3800亿元,在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的同时,获得了部分批发利润,虽与我国批发业总额相比占比并不大,但伴随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增加趋势。

14、2、从我国批发业的类别及结构一是内资批发企业进入2000年后,国有和集体批发业所占比重减少,私营、个体批发业所占比重加大,2003年我国批发业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0.53%下降到38.24%,其他经营成分的比重则由2000年的39.47%上升为2003年的61.76%。在全国工业消费品批发业的经济成分结构中,公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更小,而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所占比重明显加大。二是港澳台商投资批发领域的企业比重增加较快,2003年限额以上批发企业199家,而2000年只有47家,产业活动单位数和从业人数也呈快速增长。三是从外商投资批发领域的企业数量和产业活动单位数以及从业人员整体

15、发展看,呈快速增加态势,而中外合作批发从业人员数量呈减少态势。3、从我国主要类别批发业的分布特点及经营东、中、西部限额以上批发企业销售额、交易市场规模差距大,东部地区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快,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总量差距不大,凸显集散功能的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中小批发企业最活跃的场所。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限额以上批发业的批发额,东部地区为27868.4亿元,中部地区为5197.8亿元,西部地区为4908.2亿元。东、中、西部地区限额以上批发业分别占限额以上批发总额的73.39%、13.69%和12.92%,东部11省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接近总销售额的34;2004年东、中、西部交易市场规模之比为1:0.43:0.28;2004年东部地区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337个,占亿元以上市场总数的40%,交易额达14172亿元,占市场交易总额的54%。2004年城市市场的数量为26995个,而农村地区的市场数量则为55969个,虽然城市市场的数量少于农村,但从总的交易规模和平均每个市场的交易规模看,城市市场明显高于农村市场,这与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商品交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有关。2003年城市市场的交易总额为15447.5亿元,是农村市场规模的1.4倍;从平均每个市场的交易规模看,2003年城市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