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详解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8153976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详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详解 目录 1 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o 1.1 定理一是“质量合乎标准”o 1.2 定理二是“以防患未然为质量管理制度”。o 1.3 定理三是“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o 1.4 定理四是以“产品不合标准的代价”衡量质量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克劳士比的四大定理是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的关于质量管理的四条定理。克劳斯比的4条质量管理定理是他改进质量管理的4个基本概念,并旨在回答这样4个问题:(l)什么是质量?(2)需要什么样的系统才能产生高质量?(3)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执行标准?(4)需要什么样的评估系统?即“质量符合要求的标准”,这是克劳斯比对质量的界说。他认为“符合

2、要求的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清楚明确的定义,不会被人所误解,“我们依据这个标准去评估表现,不符合就是没有质量,所以质量问题就是合不合标准的问题”。预防是质量管理最为需要的,而“所谓预防,是指我们事先了解行事程序而且知道如何去作”,它来自于我们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深切了解,知道哪些是必须事先防范的,并应尽可能找出每个可能发生错误的机会。这一定理认为检查、分类、评估都只是事后弥补,因而“提升质量的良方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强调“第一次就把事做对”。克劳斯比是这样来理解“零缺点”观念的:人们从小接受的便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观念,当他们踏入企业生活时,这样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简言之,人们有双重标准:

3、在某些事情上,人们视缺陷为理所当然,而在另一些事情上,人们却要求绝对地完美无缺?克劳斯比进而认为:“酿成错误的因素有两种:缺乏知识和漫不经心。知识是能估量的,也能经由经验和学习而充实改进;但是,漫不经心却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唯有经由个人彻底的反省觉悟,才有可能改进。任何一个人只要决意小心谨慎、避免错误,便已向零缺点的目标迈进一大步。”这里主要是认识到质量成本,尤其是“不合要求的花费成本”。所谓“不合要求的花费成本”是指所有做错事情的花费,这一花费累计起来是十分惊人的:“在制造业公司约占总营业额的20以上,而在服务业更高达35”。而“符合要求的花费”,包括大部分专门性的质量管理、防范措施和质量管理教育等,即为了把事情做对而化费的成本。-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