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特征分析与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的关系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特征分析与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的关系 5.2.1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 由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曲线(图2)、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的发展曲线(图3)、中小学男女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曲线(图4)、城乡中小学生动机发展曲线(图5),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学生(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习动机及各驱力的发展存在下降趋势本研究结论,反映了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就总体而言,基本符合奥苏贝尔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论断但是,从各维度来看,自我提高内驱力发展趋势与有的研究论断[26]不一致我们认为: 就认知内驱力而言,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认知内驱力以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为基础,其目标指向与学习本身,往往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学习的内容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的时候,认知内驱力就要下降或转移方向因此,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增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认知内驱力呈现下降的趋势是可以理解的 对附属内驱力来说,指的是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小学阶段,附属内驱力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成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附属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在附属对象上也从家长和教师转移到同伴身上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学习,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一般认为,从儿童入学开始,学生为赢得名次、等级、自尊而学习的需要愈显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提高内驱力通常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然而,本研究的结论并非如此从研究结果看,我国中小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分为两个阶段,即初中三年级以前,呈下降趋势,进入高中一年级以后有略微上升这也与王本法“关于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及其意义”的理论研究推断[27]是不一致的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外,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境(学校、家庭、社会)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同有关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关于奥苏贝尔学习动机驱力论与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方面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中关于中小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动机发展问题没有研究的参照和比较,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后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5.2.2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阶段差异分析 上面我们分析了中小学学生(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习动机及各驱力的总的发展趋势由图 2、图 3、图 4、图5显示,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也存在阶段差异即在小学阶段的三年级到五年级有波动,即先降后升,而且特征明显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我们认为,学习动机作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表现的是学生复杂而有规律的的心理现象和机制如: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水平及规律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从我国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已有研究表明[28],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随年级的增高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发展变化”,“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在四年级(10-11岁),或确切点说是三至五年级之间”第二,从我国青少年意志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独断性、果断性是低水平的,意志品质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小学三年级迅速呈下降趋势,…… 四、五年级出现增强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波动规律也反映了小学生思维及意志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的关系 表8显示,整体而言,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各因子与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表 9、 10、11分别显示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阶段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的相关性其相关性表现为:整体性相关;阶段性相关;年级相关 整体性相关表明: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学习动机以及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对学业绩效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即认知内驱力最强、自我提高内驱力次之,附属内驱力最弱 阶段性相关以及年级相关的表现:在小学阶段, 三、四年级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五年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六年级只有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其学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在初中学阶段,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初中一年级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初中二年级有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其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初中三年级只有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与其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在高中阶段,只有高一年级的认知内驱力与其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同时,中小学生不同年级学业绩效的低绩效组与高绩效组对学习动机及各维度的作用与影响上也是非常明显的。
表12-14表明,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各年级(班)的低绩效组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各因子的得分与高绩效组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各因子的得分均显示出年级的阶段特点,说明中小学生不同年级学业绩效的低绩效组与高绩效组对学习动机及各维度的作用与影响非常明显这与张兴贵关于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31]的结论有相似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越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业绩效对学习动机及各因子的影响越大,也就是说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业绩效受学业绩效自身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影响学业绩效的其他动机因素越来越多另外,从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其学业绩效的回归分析看(表15),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认知内驱力与自我提高内驱力进入了回归方程,即P=10.927+9.408 R+5.149Z(P表示学业绩效、R表示认知内驱力、Z表示自我提高内驱力)我们以学生学业绩效作为目标变量,以学生学习动机的各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可以预测其学业绩效状况学生学习动机对其学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预测力,并且,认知内驱力比自我提高内驱力的预测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