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97845995 上传时间:2021-09-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大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川区C559向大路改造工程 设计说明 S3-1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第一部分 路基1、设计依据(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GT 2111-2019);(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设计说明2.1 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

2、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2.2 路基横断面布置路基宽度5.5米,行车道宽度3.5米,路缘带20.5米,路肩宽度20.5米,行车道、路缘带及路肩均采用混凝土满铺,路面横坡为单向2.0%,路肩横坡为单向2.0%。路基横断面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3公路用地范围为了更好体现“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土地资源的理念”,本项目公路用地范围规定如下:路堤部分:坡底以外1.0m;路堑部分:坡顶外侧1.0m。2.

3、4 加宽方式采用四级公路(类)加宽。尽量采用单侧加宽,以便于施工及控制工程质量,保证路基的完整性;由于平面线形改善,受线形限制,部分路段存在双侧加宽;3、路基设计3.1一般路基设计(1)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边坡设计。(2)根据现场踏勘,主线土石比按6:4计,K1+652支线土石比按8:2计,K4+760支线土石比按5:5计。(3)填方边坡: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并经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后确定边坡坡率。强膨胀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土、冻土(含冰的土)、红黏土,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

4、等,不得用于填筑路基。本项目填方边坡高度均小于8m,采用一级放坡,坡率为1:1.5。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大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路堤边坡坡率填料类别边坡坡率(填方高度H8m)细粒土1:1.5粗粒土1:1.5巨粒土1:1.3(4)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砾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路基填筑应根据填料的不同,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填筑,以保证路基压实度。(5)挖方边坡:根据边坡岩体的不同风化状态、层面与不利结构面的组合情况,结合旧路边坡的稳定性情况

5、及边坡稳定性验算分析,确定边坡高度、坡比和边坡的防护形式。本项目挖方边坡高度均小于8m,采用一级放坡,坡率如下表。土质路堑边坡坡率土的类别边坡坡率黏土、粉质黏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1:1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胶结和密实1:0.75中密1:1岩质路堑边坡坡率边坡岩土类型风化程度边坡坡率H15m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弱风化1:0.11:0.3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弱风化1:0.31:0.5类未风化、微风化1:0.31:0.5弱风化1:0.51:0.75类弱风化1:0.51:1强风化1:0.751:1注: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

6、可不受本表限制。类强风化包括各类风化程度的极软岩。3.2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堤填料压实的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重型标准,分层压实。(1)路堤的压实标准路基压实度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为标准,达到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第5章的规定值。路基各功能结构层压实度要求如下表:路基各功能结构层压实度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承载比(CBR)(%)压实度(%)备注上路床00.3594轻交通下路床0.30.8394上路堤0.8

7、1.5393下路堤1.5以下290碾压时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压实速度宜先慢后快,在直线路段压实机具的运行路线应从路基边缘向路中心,再从路中心向两旁顺次碾压,以便形成路拱;弯道设有超高坡度时,由低一侧向高一侧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坡度。并应经常注意并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填石路堤的压实标准:填石路堤施工应采大功率的振动压实机具或重型夯实机具,对于不同强度的填石料,压实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施工机具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时,不能进行填石路堤施工。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容重(kN/m3 )孔隙率(%)上路堤0.80 1.5

8、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3下路堤1.506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5 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容重(kN/m3 )孔隙率(%)上路堤0.80 1.50(1.201.9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2下路堤1.505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4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容重(kN/m3 )孔隙率(%)上路堤0.80 1.50300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20下路堤1.50400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22碾压时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压实速度宜先慢后快,在直线

9、路段压实机具的运行路线应从路基边缘向路中心,再从路中心向两旁顺次碾压,以便形成路拱;弯道设有超高坡度时,由低一侧向高一侧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坡度。并应经常注意并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2)路堤与结构物基底的压实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要求进行压实,其具体要求如下:一般土质地段,填方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90%。填挖、半填半挖及新老路基交界处填方一侧的压实度:下路堤90%、上路堤93%、下路床94%、上路床94%。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4%。填石路堤的密实程度在规定的深度内,以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

10、可判为密实状态。挡土墙基底、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通道基底一侧需回填后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5%。桥台、涵身台后填方基底和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应大于96%。3.3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路基及排水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3.3.1挖方路基(1)路基施工前应清除占地范围内的植被,挖除树根、淤泥、耕植土及含有机质等不适宜作填料的土层。(2)路基挖方施工时,对顺层地段须沿层面开挖。如设计坡比与岩层倾角不符,应视实际顺层情况调整挖方坡比。开挖土方时,禁止用爆破作业施工。开挖石方时,应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

11、法施工。石方的爆破应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禁止用大中型爆破,影响岩体稳定,造成新的病害;潜在滑体路段附近石方路段禁止采用爆破作业。(3)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4)严禁在坡面上挖洞取土。(5)挖除土石方应及时排除,不可堆积于坡面上,以免增加负荷后造成新的地质病害。(6)路堑边坡开挖前,应首先砌筑截水沟,将坡面水截流,以有利于边坡稳定。(7)深路堑开挖宜采取分层纵挖法,即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开挖方法。(8)路堑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高、长边坡应分段进行,开挖后应及时防护,对有特殊设计的边坡应分段及时防护。(9)路堑边坡开挖,应有序组

12、织施工周期,尽量避免雨季开挖。(10)施工中,为确保边坡岩体不被大面积破坏,确保边坡稳定,严禁采用大爆破开挖。(11)临近房屋段挖方,不可进行爆破施工,必须采用炮机机械凿打施工。3.3.2填方路基(1)填筑地表低洼处,应清除树根草皮或淤泥腐植土,并排干地表积水,再行填筑。(2)填方施工时,在填筑期内,应加强地表及地下排水,盲沟进出口不得阻塞。软基施工地段,应严格控制填土速度,避免填土过快发生软土地基失稳的事故。(3)桥涵填方应采用渗水性较好的填筑石料,并设置横向盲沟,分层夯实,夯实厚度不得超过20cm,以满足压实度要求。(4)路基填筑时,应随时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并定期观测路基沉陷,根据观测

13、值来调整施工填筑方法和采取应对措施。(5)当采用土石混填填筑路堤时,应将石块大面向下,小面向上分开摆平放稳,缝隙内填以土或石屑,层厚以3050cm为宜,不得超过50cm。3.3.3填石路基由于本项目沿线基岩出露,部分填方路段可采用填石路基。(1)材料要求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填石路基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进场石料应与送检材料一致,填料岩心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用于护坡的不小于30MPa。岩心抗压强度小于20MPa的填料施工和压实特性按土质填料考虑);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用于路堤填筑;严重风化软岩不用于填石路基;易风化的软岩不用于路基上部,也不用于路基浸水部分。在石方

14、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路基的主填料:按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将石料分为硬质岩石(60MPa)、中硬岩石(3060MPa)和软质岩石(2030MPa)三类。石块粒径按填筑层位确定,硬质岩石最大不超过40cm;中硬岩石最大不超过30cm;软质岩石最大不超过40cm,供粗粒层用。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30.5m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石块。填石粒径及级配在开采料场控制,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洞室松动爆破、光面爆破或小型爆破,要求填料符合以下指标: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超大粒径石块应集中起来,进行二次爆破、机械或人工砸碎。用作路堤填料的填石料,除限制其最大粒径外,一般对填料级配不做特别限制,但要求不均匀系数达到15Cu20。当发现由于某种粒径的填料欠缺(一般为细料)而影响压实结果时,可采用补充该级级配填料的办法进行改善。石块级配较差,石块空间的空隙较大时,可于每层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