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97839281 上传时间:2021-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12《石钟山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钟山记学案【文本解读】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深夜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素养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3.感受集记叙、

2、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文笔。4.鼓励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学习重难点】鉴赏艺术特色,学习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字 ,又字和仲,号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2.相关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3、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3.了解文体“游记”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4.解题石钟山, 记, 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函胡( ) 磬( ) 桴( ) 铿( ) 硿( )鹘( ) 磔( ) 噌( ) 吰( )

4、罅( )窾( ) 镗( ) 鞳( ) 射( )三、文本研究【思考1】解释词义、概括段意(第一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 )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 )访( )其遗踪( ),得双石于潭上,扣( )而聆( )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 )止响腾( ),余韵( )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 )疑之。石之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请概括段意: (第二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饶

5、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 )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余固( )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 )曰此鹳鹤也。余方( )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 )澎湃( )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 )镗鞳( )之声,与向(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

6、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 )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请概括段意: (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 )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请概括段意: 【思考2】把握内容,分析作用1.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思考3】把握情感态度1.“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4】鉴赏手法1.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思考5】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并简要分析。 【思考6】深度探究1.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2.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思考7】对比阅读春在堂笔记卷七俞樾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

8、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有删改)问题:试概括本文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