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97780293 上传时间:2021-09-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辕北辙成语故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辕北辙成语故事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1 成语拼音 nn yun bi zh成语解释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典故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成语故事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

2、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

3、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2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

4、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南辕北辙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

5、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伸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3 “抛砖引玉”这则成语的抛是扔,投。抛出砖去,引回玉来。常被用为以自已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的谦辞。墼子:生砖,即土坯。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谂掸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谂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

6、个墼子。”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他听说赵嘏来到

7、吴地,料他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可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

8、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

9、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

10、,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4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

11、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造句1、想成功却又不努力,岂非南辕北辙?2、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3、做事如果无视客观环境,只凭主观想法,结果往往与事实的需求南辕北辙。4、做事情不但要有目标而且要讲方法,只讲目标不讲方法,南辕北辙怎么完成?5、你一面急着想要减肥,一面却荤甜不忌,南辕北辙,难怪越减越肥,一点没有成效。6、你嘴里说要实行爱的教育,可是动不动就要体罚,说的跟做的南辕北辙,教育的效果当然不彰。7、要振兴经济,就必须开放门户,互通有无,现在却在操舞政治,闭关自锁,如此南辕北辙,民生怎能不凋敝,经济怎么不衰退呢?8、教化却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南辕北

12、辙。9、务经理和市场营销经理必须进行充分合作借以消除结果上的南辕北辙。10、我让你去日本出差,你竟然跑去北京,天啊,真是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5 【成语】: 南辕北辙【拼音】: nn yun bi zh【解释】: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成语故事】:魏王要出兵攻打赵国。大臣季梁在外边游历,半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赶了回来。他衣服来不及理,脸也来不及洗,就跑进宫去见魏王。魏王很奇怪,问他:“您怎么回来了?有什么要紧话要跟我说吗?”季梁说:“是呀,我在路上碰见一个人,他乘着马车直奔北方。我问他上哪儿去,他说要上楚国去。”魏王听到这儿,忍不住笑了出来,说:“上楚国去怎么

13、往北走呢?”季梁说:“是呀,我也这样问他。他说:没关系,我的马挺能跑。我对他说:马虽然能跑,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说:没关系,我路费带得不少。我说:你路费虽然多,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说:没关系,我这个驾车的挺有本领。”魏王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说:“天下哪有这样胡涂的人。”季梁说:“是呀,马越能跑,带的路费越多,驾车的越有本领,他离楚国可就越加远了。大王老是想当各国君主的首领,那就应该让各国的君主都信任大王。可是大王凭着兵精粮足,打算借攻打赵国来提高声望。这样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您当首领的愿望可就越来越远,这正跟到楚国去走了往北的道儿一个样。”“南辕北辙”就是从季梁打的比方来的。“南”和“北”

14、是“往南”和“往北”的意思。“辕”是“车杠”,这里就指车;“辙”是车辆在路上碾出来的痕迹,这里就指路。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采取的行动跟所要达到的目标相违背,尽管条件好,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6 【注音】nn yun bi zh【出处】犹至楚而北行也。 战国策魏策四【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结构】联合式【相近词】背道而驰【相反词】有的放矢【同韵词】面和意不和、拨草寻蛇、志同道合、被山带河、急不暇择、心醇气和、摇吻鼓舌、延津剑合、瞠目结舌、潦草塞责、.【年代】古代【谜语】反其道而行之【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安王决

15、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争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赢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辕北辙一样。魏安王决定不打仗了【示例】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成语例句】 第三,方向的配合各人合作,必须趋向同一方向,而后可生效果,否则南辕北辙,必难成功。 如果让一个企业不需要的机构加强服务,同时又强调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岂不是自相矛盾南辕北辙。 她虽然也觉得介民的心和自己是南辕北辙;但为冷而复热的感情所驱使,使她不能自止的进行,向着渺茫虚无的不可捉摸的欲望上进行。 近年来盛行的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招商活动已经产生变异,文体热热闹闹,经贸冷冷清清,南辕北辙,本末倒置。 她不认识我,怎么会走进我的世界里呢?事到如今,我到底是怎么认识了宋雪呢?我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