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197646767 上传时间:2021-09-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理解与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第1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易科梅(学员) 发布时间: _-_-_ _:_:29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浅淡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数学论文 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

2、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3、.“学会学习”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怎样使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说,学习中学生所遇到的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据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主动探究”策略在学习数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着两层意思:

4、第一层什么是探究式;第二层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

5、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目标,思考问题,掌握方法,敞开思路,交流内容,总结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

6、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人,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

7、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人口.教师简短的导人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

8、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自学探究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设计问题情境,力求体现障碍性.趣味性.开放性.差异性.实践性.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

9、,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校四 (二)班有男同32人,女同学24人.体育课上,李老师要把28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让他们分成两大组进行练习,可以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探究的问题. (二)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而上课的效果应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使每位学生真正身体力行走进新

10、课堂,学习新知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通过分组分工,为了一个问题,大家激烈讨论,无论结果如何,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竭尽全力.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少收获. 第2篇: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继续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庆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第十章第三节“规则学习与发展数学素养”.本次阅读我对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很感兴趣. 在上周的培训中,受邀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数学核心素养,而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首.听到数感,我的理解是对人对数的感觉,通过阅读我对数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所谓数感,指:理

11、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答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发展儿童良好的数感最主要的途径是结合生活实际,儿童认识数是在生活中通过对具体物体对象的活动来逐渐认识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学习活动置于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境之中,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形成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让儿童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运用数.良好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有一定的数的位置感.数之间的关系的敏锐反应和对数与数运算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如:55,学生看到这个数能较快地反映出55是1_的一半多一点;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是50和60

12、;55是5个_和1个5组成的. 发展数感还可以将运算技能运用于实际情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儿童对各种数据的探究来逐步发展他们的数感,因为不同的数据显示着不同的位值特征和数的关系特征;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去处理各种数据,以此来发展儿童的运算策略;可以通过对不同现象和结果的描述来发展儿童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第3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思练镇中心小学:莫增军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性学习.让他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通过对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对如何让学

13、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2.注意知识探究过程. 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4.注意在教学中要体现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参与. 5.注意布置生活化的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作业布置应当尽量与生活联系起来. 6.评价方式要多

14、样化,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

15、,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第4篇:小学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小学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新课程,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