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添*** 文档编号:197309024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四)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原创】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四) 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癖好p 本末倒置do 一拥而入 拨款B沉闷mn 搂头盖脸lu 冬夏长青 舶来品C矫饰jio 少安毋躁sho 绿草如茵 爆冷门D撇开pi 靡靡之音m 仗义执言 钓竿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摄影是无法教的,我唯一的秘诀是抓住“惊艳”之感并且要总揽全局,不能只重细节而忽视了整体。B.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C.作为民生之本,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

2、我国近年来在扶植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D一位代表激动地说:“人民公仆就应该敢于碰硬,就应该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抱负,不能只想到自己加官晋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年“康乾盛世”的统治者,自恃“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而排斥改革,其结果如烈火烹油,夕阳西下。B.为了反对青年们埋头故纸堆中,逃避现实,鲁迅在阿Q正传的第一章中就以入木三分的妙笔嘲笑了那些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学者。C.尽管洋快餐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可是多数中国人还是对它敬谢不敏,因为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都不能与中餐相比。D.李师傅除了每天准时上班勤奋工作,既不抽

3、烟,也不喝酒,更不赌博,全无不良嗜好。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_。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_,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_。A乐不可支 推脱搪塞 肆无忌惮 B乐此不疲 李代桃僵 有恃无恐C乐不可支 李代桃僵 有恃无恐 D乐此不疲 推脱搪塞 肆无忌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安倍晋三给靖国神社献贡品,穿迷彩服上战车

4、,大喊天皇万岁等都是在政治上打擦边球,是一种刻意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保守色彩。B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C二中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D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百分之九十的关注度高居榜首。二、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

5、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

6、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 推:追究C不痛绳之 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 知

7、:掌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若以一部校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为乡里所称 窃为大王不取也C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拔剑撞而破之D饥者八九 今者项庄拔剑舞(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8、汉语。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三、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帐夜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2)诗人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默写诗

9、句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2)床头屋漏无干处, 。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月如钩,寂寞梧桐、 。(李煜相见欢)五、现代文阅读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母亲的来信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

10、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

11、,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

12、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 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

13、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1)下列有关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以“母亲的来信”为题颇具匠心:它既是对主体内容母亲的两封来信的概括,又是贯穿全文的结构线索之一。B. 母亲给他写的信常常带着斑斑泪痕,因为一则母亲因孤独而伤情,二则思念儿子,渴求儿子回信,三则生活困顿,哀求儿子寄回钱来。C.文卡每次只读母亲来信的中间部分是因为首尾千篇一律,中间虽然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还能让他获得比同乡人生活好得多的优越感。D.小说最后一段详尽地列举出文卡支出的内容和具体数目,为了表现他自私、贪图享受、爱面子等特点,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他对母亲的无情。E.小说结尾颇似契科夫笔法,这三卢比的纸币的出现纯属意外,但却合乎情理。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2) 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3)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4)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讨说明。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