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97288531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稀土镁合金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手册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规模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8一、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8二、 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9第三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11一、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1二、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4第四章 招募方式的选择16一、 企业人员招募的方式16二、 选择人员招募方式的主要步骤21第五章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23一、 工作地组织23二、 企业劳动分工24第六章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28一、 其他几种模型28二、

2、 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28第七章 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分析29一、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29二、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31第八章 绩效考评方法33一、 目的和要求33二、 制订绩效改善计划的程序33第九章 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35一、 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35二、 绩效考评标准及设计原则36第十章 市场薪酬调查分析43一、 市场薪酬调查的基本概念43二、 市场薪酬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43第十一章 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46一、 岗位评价的概念46二、 进行岗位评价的基本原则47第十二章 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50一、 岗位评价的概念50二、 进行岗位评价的基本原则51第十三章 职业安全卫生保护管理54一

3、、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器具和个体用品管理台账的分类54二、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54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稀土镁合金公司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2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8667.00(折合约28.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7386.70。其中:主体工程17312.65,仓储工程3498.5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518.63,公共工程3056.92。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

4、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187.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59.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8%;建设期利息102.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7%;流动资金3026.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9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0059.1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88

5、68.6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93.13万元,预备费297.31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7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1505.88万元,纳税总额2729.32万元,净利润4239.8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29%,财务净现值6473.6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34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8667.00约28.00亩1.1总建筑面积27386.70容积率1.471.2基底面积10640.19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8.912总投资万元

6、13187.732.1建设投资万元10059.112.1.1工程费用万元8868.6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893.132.1.3预备费万元297.312.2建设期利息万元102.082.3流动资金万元3026.543资金筹措万元13187.733.1自筹资金万元9021.383.2银行贷款万元4166.354营业收入万元273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1505.886利润总额万元5653.127净利润万元4239.848所得税万元1413.289增值税万元1175.0410税金及附加万元141.0011纳税总额万元2729.3212工业增加值万元9020.8013盈亏平

7、衡点万元10402.32产值14回收期年5.34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4.29%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473.64所得税后第二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一)利用分组法分析集体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利用上述方法计算企业、车间或班组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只能从全局上反映定额的执行情况,不能说明到底有多少员工完成定额、有多少员工接近或没有完成定额。因此,利用分组法,按员工劳动定额完成程度进行统计分组,可以观察总体内部的构成,对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作出全面的详细说明。(二)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1、已知某车间报告期内工时消耗及产品产量

8、的统计资料如下。通过上述计算表明,从企业整体来考察,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只达到905%,如果将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劳动定额综合的完成程度仅为79%,远没有达到现行劳动定额规定的要求。而从企业员工的技术状况和劳动能力来看,员工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115.4%,即员工实际工作1个小时,可完成1154个定额工时的任务。在经过上述计算分析以后,还应对企业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状况,以及劳动条件失常和工时利用不充分等原因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 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指导生产方面,

9、它是企业编制各项计划如生产、财务、劳动计划,核算产品成本,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在组织劳动方面,它是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衡量和考核生产工人的绩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评工定级,发放奖金的重要依据。搞好劳动定额的统计,对于充分发挥劳动定额的上述作用,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生产的不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定额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取得产品实耗工时的有关统计资料,为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对现行定额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核算产品成本提供资料。2、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各项指标,为考核生产工人以及基层单位的

10、生产成果、进行经济核算提供依据。3、对现行定额的状况以及劳动定额水平作出全面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定额管理,适时修订和改进现行定额,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4、劳动定额的制定、劳动定额的贯彻实施、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劳动定额的修订,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四个重要环节。一种产品的劳动定额制定出来以后,首先要组织企业员工付诸实施,为了发现新定额存在的问题,使其更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还必须搞好统计分析工作。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在劳动定额整个执行期内(从新定额开始实行到正式修订之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基础工作。第三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一、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

11、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岗位调查的任务是根据岗位研究的目的,收集有关反映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资料。因此,在岗位调查的方案中要明确调查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正确确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选定调查方式,弄清应当收集哪些数据资料,到哪儿去收集岗位信息,用什么方法去收集岗位信息。(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调查对象是指被调查的现象总体,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查单位就是构成

12、总体的每个单位。如果将企业劳动组织中的生产岗位作为调查对象,那么每个操作岗位就是构成总体的调查单位。在调查中,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必须对每个岗位(岗位即调查单位)一进行调查;如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应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进行调查。能不能正确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确定调查项目。在上述两项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查项目。这些项目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情况和指标,就是需要对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的具体内容。(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调查项目中提出的问题和答案,一般是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表现的。为了保证这些问题得到统一的理解和准确的回答,便于汇总整理,必须

13、根据调查项目,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问卷)和填写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应包括:明确规定调查的期限,指出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明确调查的日期时点。在调查方案中还要指出调查地点,调查地点是指登记资料、收集数据的地点。最后,在调查方案中,还应当根据调查目的、内容,决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方法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若能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方式,就不必进行全面调查。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4、根据工作

14、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员先行一步,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应灵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岗位的各种数据资料。例如,岗位的识别信息,岗位任务、责任、权限,岗位劳动负荷、疲劳与紧张状况,岗位员工任职资格条件、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劳动条件与环境等。应详细记录各项调查事项的重要程度、发生频率(数)。(二)总结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最后的关键环节。它首先要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工作岗位分析并不是简单地收集和积累某些信息,而是要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深入的考察,充分揭示岗位主要的任务结构和关键的影响因素,并在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撰写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二、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书面资料。在企业中,一般都保存着各类岗位现职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