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197282367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高强度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4第二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6一、 工作岗位分析6二、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9第三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13一、 劳动定员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13二、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21第四章 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24一、 成本效益评估24二、 招募环节的评估24第五章 企业应聘人员的初步甄选26一、 利用招聘申请表甄选应聘人员的方法26二、 笔试的特点27第六章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29一、 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29二、 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29第七章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31一、 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31二

2、、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特征33第八章 绩效考评系统35一、 绩效考评的程序与流程设计35二、 绩效考评主体的确定39第九章 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41一、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41二、 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43第十章 专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起草46一、 薪酬管理制度46二、 设计单项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程序48第十一章 市场薪酬调查分析49一、 薪酬市场调查报告49二、 薪酬市场调查的程序50第十二章 职业安全卫生保护管理53一、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53二、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器具和个体用品管理台账的分类55第十三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56一、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56二、 用人

3、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58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超高强度钢一般是指屈服强度大于1180MPa,抗拉强度大于1380MPa的钢。超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耐疲劳等特点,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成型性与焊接性,主要用于制造承受较高压力的结构件,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产业中,是一种高技术含量钢材料。在航空航天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为降低飞行器重量,提高飞行速度、降低燃料消耗,结构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其轻量化要求不断提升。超高强度钢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在同等强度等级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钢材用量,达到轻量化要求,因此其研发受到关注。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在超高强度钢研究领域起步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

4、,现阶段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较为齐全。我国超高强度钢行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超高强度钢生产工艺与相关应用已取得了显著进展。超高强度钢在航空航天产业中,可用来制造飞机大梁、飞机起落架、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尽管新材料不断涌现,但超高强度钢在强度与抗冲击韧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飞行器部分结构件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除航空航天产业外,超高强度钢在汽车工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节能减排背景下,汽车轻量化发展已成趋势,同时还要满足碰撞安全性要求,因此超高强度钢在汽车主要结构件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上升。超高强度钢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

5、,由于其价格昂贵,一直以来,我国应用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产业中,需求量小,因此企业投资积极性较低。在此背景下,尽管我国超高强度钢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但与美国相比,产品在性能、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第二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一、 工作岗位分析(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工作岗位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1、在完成岗

6、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界定,其次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

7、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通过工作岗位分析,掌握了工作任务的静态与动态特点,能够系统提出有关人员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对本岗位的用人标准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规定。这就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选人用人方面有了客观的依据,经过员工素质测评和业绩评估,为企业招聘和配置符合岗位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合格人才,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员工的评估、考核、晋级和升职,如果缺乏科学的依据,将会挫伤各级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制

8、定出各类人员的考评指标和标准,以及晋职晋级的具体条件,提高员工绩效考评和晋升的科学性。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通过工作岗位分析,可以揭示生产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反映工作设计和岗位配置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发现劳动环境中有碍于员工生理卫生和劳动安全、加重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荷、造成过度的紧张疲劳等不合理的因素,有利于改善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使员工在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下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兴趣,充分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每个企业对于岗位的配备和人

9、员安排都要预先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且要根据计划期内总的任务量、工作岗位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中长期的人才供给与需求预测。工作岗位分析所形成的工作说明书,为企业有效进行人才预测、编制企业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因此,可以说,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准备了条件。此外,工作岗位分析还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充分了解本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和职务晋升路线,以及今后职业

10、发展的方向和愿景,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精神愉快地投身于本职工作。总之,工作岗位分析无论对我国宏观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是对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都具有极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作用。二、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岗位调查的任务是根据岗位研究的目的,收集有关反映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资料。因此,在岗位调查的方案中要明确调查目的。有了明

11、确的目的,才能正确确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选定调查方式,弄清应当收集哪些数据资料,到哪儿去收集岗位信息,用什么方法去收集岗位信息。(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调查对象是指被调查的现象总体,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查单位就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如果将企业劳动组织中的生产岗位作为调查对象,那么每个操作岗位就是构成总体的调查单位。在调查中,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必须对每个岗位(岗位即调查单位)一进行调查;如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应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进行调查。能不能正确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确定调查项目。在上述两项工作完

12、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查项目。这些项目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情况和指标,就是需要对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的具体内容。(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调查项目中提出的问题和答案,一般是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表现的。为了保证这些问题得到统一的理解和准确的回答,便于汇总整理,必须根据调查项目,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问卷)和填写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应包括:明确规定调查的期限,指出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明确调查的日期时点。在调查方案中还要指出调查地点,调查地点是指登记资料、收集数据的地点。最后,在调查方案中,还应当根据调查目的、内容,决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方法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

13、,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若能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方式,就不必进行全面调查。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员先行一步,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应灵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

14、关岗位的各种数据资料。例如,岗位的识别信息,岗位任务、责任、权限,岗位劳动负荷、疲劳与紧张状况,岗位员工任职资格条件、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劳动条件与环境等。应详细记录各项调查事项的重要程度、发生频率(数)。(二)总结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最后的关键环节。它首先要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工作岗位分析并不是简单地收集和积累某些信息,而是要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深入的考察,充分揭示岗位主要的任务结构和关键的影响因素,并在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撰写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三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

15、一、 劳动定员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一)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区别和联系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任何组织从事经济活动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在开始进行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和业务部门的设计时,就会遇到如何优化劳动组织、实现劳动组织科学化等问题,而劳动定员是进行劳动组织设计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劳动定员是以企业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凡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类人员都应包括在劳动定员的范围之内。劳动定员的范围,不仅包括一线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直接生产人员,也包括二线、三线各类各级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等非直接生产人员。其对象和范围与具体的劳动用工形式无关。从历史上看,我国企业劳动定员工作要比劳动定额工作开展得晚一些,从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才逐步得到健全和完善。长期以来,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约定俗成地常将劳动定额与定员并称为劳动定员定额或劳动定额定员。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两个概念之间确实存在许多相似相近之处。为了进一步弄清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从概念的内涵来看,劳动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和质量界限。这种界限,既包含了对劳动力消耗“质”的界定,也包含了对劳动力消耗“量”的限额。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即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