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1秋0324在线作业辅导资料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197264596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21秋0324在线作业辅导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南大学21秋0324在线作业辅导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21秋0324在线作业辅导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21秋0324在线作业辅导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想象 表象 直觉 通感 2、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优美 祟高 喜剧 悲剧 3、以下不是朱光潜先生著作的是()谈美 判断力批判 西方美学史 文艺心理学 4、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有意境的世界 有意象的世界 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5、“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重视科学实验 心理分析 注重实证 哲学思辨 6、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日常自我 功利 逻辑 自由 7、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 心理平衡功能 社

2、会干预功能 道德教育功能 8、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 思想观念的自由 生活方式的变革 创造性的发挥 9、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其中主张美是客观的,其代表人物是()D. 朱光潜 蔡仪 高尔太 10、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丑中有美,美中有丑 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既批判丑,又肯定美 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12、中国古代把“艺

3、”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 精神产品 物质产品 自然物 13、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该是()鲍姆嘉登 维柯 康德 鲍桑葵 14、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外在的自然界 人所改造的自然界 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15、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这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列宁 马克思 毛泽东 恩格斯 16、古曲春江花月夜

4、所属的审美范畴是()悲剧 优美 祟高 喜剧 17、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审美的非自觉性 审美的非功利性 审美的具象性 审美的个性 18、谷鲁斯提出的“内模仿说”属于()从客观理念探求美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1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 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20、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 黑格尔 卢梭 21、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

5、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英国经验派 精神分析学派 伊壁鸠鲁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22、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艺术符号 艺术意象 艺术内容 艺术形式 23、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类社会的分工 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4、美感开始于()祭招的崇拜 游戏的冲动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异性的吸引 25、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26、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

6、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克罗齐 海德格尔 荣格 弗洛伊德 27、提出喜剧成因是”预期失望“的是()霍布斯 鲁迅 蔡元培 康德 28、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多属于()命运悲剧 过失悲剧 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 29、在中国提倡“美育代宗教”的人是()陈独秀 胡适 鲁迅 蔡元培 30、首先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贺拉斯 布瓦洛 31、汉语里“美”字出现在()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32、不属于从美的主观感受来定义美的美学家是()席勒 立普斯 毕达哥拉斯 谷鲁斯 33、“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直觉 通感 表象 想象 34、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由

7、“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35、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具体方法的意义 重要启示意义 实践意义 总的指导意义 36、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想象 理解 通感 情感 37、在中国当代的美学讨论中,蔡仪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客观的 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主观的 38、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前者的目在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

8、念 判断题 39、“飞流直下三千尺”所体现的美学形态是崇高。( )A.B.40、“人的感觉只能认识变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获得。”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A.B.41、“情”是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 )A.B.42、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A.B.43、美育的主要功能的是形成新的审美风尚。( )A.B.44、“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了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 )A.B.45、审美对象与它所依据的客观事物的分离说明审美对象具有“非实体性”。( )A.B.46、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了七个层次,认为人的审美需要是

9、其中的最高层次。( )A.B.47、区分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历史传统。( )A.B.48、“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美感的存在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A.B.49、古希腊文化主要体现为优美,而基督教文化主要体现为崇高。( )A.B.50、“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品”的阶段。( )A.B.51、南朝画家谢赫认为艺术的最高法则的是“气韵生动”。( )A.B.5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左传。( )A.B.53、美育的主要特点是以理服人。( )A.B.54、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产生的意象属于兴象。( )A.B.55、丹纳的艺术社会学美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美学的方法。( )A.B.5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体验而是认识。( )A.B.57、贺拉斯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A.B.58、美的产生一开始就是非功利性的。( )A.B.59、盛唐诗歌意象不同于晚唐诗歌意象是因为统治者的爱好不同。( )A.B.60、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A.B.主观题61、谈谈审美想象的类型与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见教材90-9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