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97235746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川区三花路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S3-1第三篇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第 18 页 共 18 页1 设计依据(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交通部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3)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交通部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5)交通部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交通部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7)交通部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8)交通部部颁公

2、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9)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2 原路基、路面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沿线地形地貌、自然山坡的高度、坡度、沿线水田的耕作深度、出露岩层的岩性、边坡稳定情况、有无地质病害发生过、有无地下水出露、弃土场位置;调查了原有公路的挖方边坡稳定情况;调查沿线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划及与本路的关系;调查河流及堰塘的不同水位;调查沿线公路、农村道路、机耕道的现状;调查沿线地表水的排泄情况等。根据以上调查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初步确定了路基边坡坡比及所要采取的工程措施。野外调查时,路基调查人员与桥涵调查、地质调查的技

3、术人员一起进行,在现场基本确定桥涵位置,路基与桥涵的衔接关系以及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一些地质因素。3 施工图标段划分情况说明全线共分一个标段:K0+000K9+029.569(其中K8+943K8+997为石油管线保护路段,完全利用既有路,不做处理)。4 路基横断面布置4.1 路基横断面布置全线一般路基宽7m,双向两车道,其路幅组成为0.5米(土路肩)+3.0米(行车道)+3.0米(行车道)+0.5米(土路肩)。行车道设2%横坡,土路肩设3%横坡,挖方段设0.25m碎落台(含边沟沟壁)。其中,过集镇居民区,排水暗沟兼做土路肩。为满足公路建筑界限要求,本次设计考虑在设置护栏段路基加宽0.5m。K3

4、+760K3+820段右侧涉及到挂牌古树保护,路基施工时可适当降低宽度和坡度指标,按实际情况以不破坏古树为前提施工,必要时在施工期间需增设保护措施以防止施工对古树的干扰和破坏。K8+943K8+997为石油管线保护路段(石油管线与路线相交范围K8+968K8+972,前后各取25米为石油管线保护范围),本段路基路面完全利用,不做处理。该段既有路最小路基宽度约3.7米,最大路基宽度约5.1米。4.2 横断面超高、加宽本路段路基加宽情况、超高情况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超高方式绕公路中心旋转。超高值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中有关规定执行,由于

5、本路主要服务沿线村庄居民出行,交通以混合交通为主,车行速度较低,故最大超高值采用6%。加宽采用一类加宽值。4.3 用地界公路用地范围:填方路基为排水沟(无排水沟时为路堤坡脚)外1m,挖方路基为坡口线外1m,有截水沟时为截水沟外1m,有结构物(如挡土墙)为结构物外1m,桥梁为上部结构投影面积。临近建筑物路段的公路用地界可不考虑富余占地宽度。5 路基设计5.1 工程地质概况区域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道路沿线主要为浅丘斜坡及沟湾平地地形,地表主要为耕作菜地、农田、居民住宅地,地表坡度一般在328,局部陡坎可达50以上。拟建道路沿线地形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若施工时地质状况有较大变化,请及时通知我单位到现

6、场进行处理。5.2 一般路基设计5.2.1 填方路基填土高度H8.0m时,填土边坡坡率采用1:1.5;当填土高度8.0mH18.0m时,边坡坡率为1:1.75,且在8.0m分级处设一道1.0m宽的平台。填方边坡坡脚外侧视地表水流情况、路堤稳定性设置护脚。冬水田、塘及长期积水地段路堤,填筑前均需放(抽)水晒干,清除淤泥并回填透水性材料。在地表水不易疏干、地表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丰富地段,还需设置排水盲沟;在地下水出露集中且水量较大时,需设置渗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基影响范围。5.2.2 挖方路基根据沿线岩土类别、物理力学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对沿线已建道路挖方边坡及其稳定状况的调查,结合本路段

7、挖方边坡高度,一般土质边坡和全风化岩质边坡坡比为1:0.751:1.00;石质边坡视岩性情况、风化程度、结构面要素及组合情况、地表横坡和边坡高度等因素,结合路基边坡绿化防护要求综合分析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1:0.501:1。挖方边坡高度一般每8.0m一级,每级间设2.0m(一般情况)宽的平台。在岩土交界面及岩石强弱风化分界面,可调整分级高度或设置成折线坡。当边坡上部山坡有较大的汇水面积时,在切坡口外不小于5.0m处设截水沟,并通过急流槽或边沟将水引入排水沟或天然沟渠。对于欠稳定一般边坡,则通过稳定计算结果,对边坡进行针对性的削坡减载或加固处理,并作相应的特殊设计。5.2.3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

8、理设计填挖高差大于5m以上或地面坡度陡于1:2.5的路基的横向半填半挖和纵向填挖转换路基的填挖结合部,为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均应进行强化处理设计,主要措施如下:(1)挖方区为土质(含强度低的软石)时,填至上路堤顶面后,应将超挖区挖至路床底面,然后用压路机全面补压23遍,再分层铺筑下路床,然后铺筑上路床。挖方区为整体性好的坚石、次坚石时,填方区填至下路床顶面后,应将填方部分用压路机补压23遍,同时在挖方侧3m宽范围超挖30cm,然后与填方部分一同铺筑上路床。(2)当横向半挖半填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2.5时,还应先进行填挖路基稳定性分析,稳定系数不小于1.25。当稳定性不足时,则应根据地形、

9、地质条件在路堤边坡下方设支挡工程。(3)根据施工时的实际情况,当结合部的原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应根据地形设置截、排水盲沟,若无地下水出露可取消盲沟。截水盲沟底面和背水面应铺设复合土工膜,顶面和迎水面铺设反滤土工布。排水盲沟侧壁和底面均铺设复合土工膜,顶面铺设反滤土工布。5.2.4 特殊路基场地特殊土主要为路侧水田、鱼塘区域的淤泥。软塑的粉质粘土:黄褐色,软塑状态,属于过湿土,分布于K0+020K0+600m、K1+280K1+730m、K3+700K5+470m、K7+00K8+940m段路侧水田、鱼塘处,厚0.51.0m。对路线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软弱土结构疏松,孔隙比大,压缩性强,中高压

10、缩性土,力学强度低,路基填筑后极易形成沉降或由于不均匀沉降过大,导致路基出现剪切、滑动破坏等现象。由于软弱土具有土质软弱,承载力低等特点,对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大,一般不可直接将其作为路基持力层,因此对于发育软弱土的路段,必须对软弱土地基进行相应工程处理后方可作为路基持力层使用。处理方法:对于该路段软弱土厚度较小可采用全部挖除换填开山石渣,然后采用符合路基回填要求的挖方进行回填。6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6.1 路基的压实标准及压实度路基压实度要求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关于压实度的要求执行。路基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可按表6-1执行:表

11、6-1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表填挖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95下路床3080395上路堤80150394下路堤150以下292零填及路堑路床上路床030595下路床30803956.1.2 土石混填路基(1)一般规定根据路基填料中石料(粒径大于5mm碎块石)含量不同,路堤可大致分为填石路基、土石混填路基和土质路基。表6-2 路堤类型划分路堤类型填石路基土石混填路基土质路基含石量(%)70注307030注:当填石路基土料为粘性土,其含量超过15%时,应按土石混填路基考虑。(2)土石混合料选择 泥碳、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

12、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能用于土石混合料进行路基填筑; 土石混合料中的石料,根据饱和抗压强度指标的分类见下表所示。表6-3 石料分类表岩石类型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代表性岩石坚硬岩石601、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类;2、 硅质、钙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3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类。 中硬岩石3060软质岩石5301、凝灰岩等变质岩类;2、泥砾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泥岩等沉积岩类;3 云母岩或千枚岩等变质岩类。(3)受水位影响的基底处理土石混填路堤基底范围内,特别是填挖结合部位有或可有存在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在路堤底部

13、应采用含石量大于60%的硬岩土石混合料填筑,若土石混合料不满足要求,可填筑一定厚度的片石、块石或砂、砾等渗水填料,或设置盲沟、采用土工合成排水材料等措施,将水拦截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土石混填路堤靠山一侧因做好排水和防渗措施。(4)路基软石挖方用于路基填料,按土石路堤分层填筑,压实机械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进行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5)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空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7、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7.1 路基路面

14、排水系统7.1.1 设计原则(1)本线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布设排水构造时综合考虑自然水系、农田水利灌溉及桥涵位置,及时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确保路基、路面稳定与行车安全。(2)公路排水不应与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发生冲突,公路排水沟外应设置挡水堰,防止外部水进入路基排水沟,同时注意减少公路排水对原有水系环境的破坏。(3)路基地表排水按重现期10年设计。(4)场镇路段地下原有排水管网,排水管网与新建道路排水边沟在保证排水通畅的情况下顺接。7.1.2 路基排水路基排水系统由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组成,地表排水在填方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排水沟,在挖方路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

15、置的边沟以及坡顶外侧的截水沟,并通过急流槽、跌水井等构造将汇水接入排水沟或直接通过桥涵排出路界。地下排水主要依靠纵向、横向或网状盲沟与渗沟将路基裂隙水与地下水拦截或排出,使路基处于干燥、稳定的使用状态。(1边沟路堑边沟设于挖方路段,用于路面与边坡汇水,边沟形式采用内直外斜的梯形形边沟,一般尺寸为40cm40cm,沟底厚度10cm,采用C20混凝土现浇,沟壁厚度25c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经过村镇居民区路段采用排水暗沟。 (2截水沟截水沟设于汇水面积较大的挖方边坡坡口以外至少5m的位置,用于拦截边坡上部的坡面水。截水沟视汇水面积与基础情况采用梯形断面,沟身尺寸采用40cm40cm,沟身采用M7.5浆砌片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