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97136692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 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教学设计农业的区位选择以我国云南保山为例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二、教学目标【人地协调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建立因时、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活动思想,运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念进行合理区位选择。【综合思维】通过实例,发现并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认识农业区位选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结合时空变化,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变化。【区域认知】能够描述地理事物区位,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农业布局的区位条件。【地理实践力】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材料开展探究性合作学习活动,讨论、发现并做出决策,认识和理解真实世界中的地理现象。三、教

2、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运用区位原理进行农业的区位选择。难点:运用区位原理进行农业的区位选择。四、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正值16、17岁,对生活的体验和生活现象较感兴趣,且较喜好零食和饮料,有一定的生活感知。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相关自然地理知识和能力基础,并已掌握人口相关知识和原理。学生经已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已形成学习共同体,能在合作活动中有效探讨问题,并建构知识及原理。本节内容为农业的区位选择,能很好地取材于生活,是人文地理学中重要的区位原理知识,学生在生活情境下建构区位选择原理,继而学以致用,用地理视角感知生活,观察世界。五、教法与学法发现学习法,讨论法

3、。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探究学案。七、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前阶段激发兴趣带一壶冲泡好的咖啡,请学生闻香识物,以饮料咖啡为话题,请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咖啡的相关印象。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个人对咖啡的相关印象。从生活出发,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后阶段铺垫基础展示咖啡豆、咖啡果实、咖啡树的景观图片,帮助学生构建农业的概念。根据景观图,推断咖啡豆、咖啡果实、咖啡树的关系,尝试建立农业的概念。从生活现象引入生产活动,建立概念,明确农产品与农业生产活动的联系。新课学习材料支持展示“世界咖啡种植区”图,开展小组讨论,请学生尝试归纳世界咖啡种植区的分布特征,并推测世界

4、咖啡种植区的主要自然条件。通过读“世界咖啡种植区”图,并通过个人理解及讨论,分享两个方面的想法。从宏观角度展示咖啡种植区域的分布特征,培养学生归纳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能力,并推测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分析指导。新课学习要素提炼借助上述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农业区位及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再结合学生表述的想法,给出咖啡树生长的理想自然条件资料,然后指导学生归纳农业区位因素内容。结合个人想法、讨论结果、同伴分享以及教师的点拨,根据材料提炼农业区位因素。通过讨论活动获得共识,并结合科学知识材料构建农业区位要素内容,培养提取、归纳信息能力。探究活动一展示“中国地形图”以及“我国云

5、南保山略图”,给出关于保山市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料,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我国云南保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但仍出产高品质小粒种咖啡,请分析保山种植咖啡树有利的自然条件。根据已习得的关于“咖啡生长带”的理想自然条件,结合区域背景资料,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运用知识原理突破地理事件的“冲突”现象。运用区位分析原理,尝试评价保山咖啡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在普遍性现象中通过讨论发现特殊性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多因素综合思维及区域认知能力。探究活动二给出1955年保山引种小粒种咖啡但颗粒无收例子,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以咖啡种植技术员的视角,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并结合咖啡树的生长习性,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阅读材

6、料,提取文本信息,从咖啡种植技术员的视角,结合已习得的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在当时咖啡种植虽按照国外技术却颗粒无收的成因,并“对症下药”地提供可行性解决措施。提供时空不同的材料,为学生展示不同时间尺度下同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变化,并开展讨论,以角色代入的视角,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培养学生时空要素综合思维。探究活动三给出保山咖啡产量以及收获农产品的过程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以咖啡种植户的视角,探讨实现咖啡种植的经济效益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可行性措施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从咖啡种植户的视角考虑需要实现咖啡种植的经济效益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旨在指导学生形成农业

7、区位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要素综合思维,并构建自然及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思维。归纳拓展给出材料关于云南的普洱近年也在政府引导下扩大咖啡树种植面积,指出农业地域的形成,并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从普洱的农户视角考虑,开展种茶与咖啡的选择探究。运用区位分析原理,结合材料,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并开展小组讨论,作为农户,种植茶或咖啡的选择及原因。开放性设问,不设唯一答案,旨在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表达想法,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思维,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并以此检测学生对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方法的习得。八、板书设计九、设计理念本教案的设计思路在于运用生活实际情

8、境,创设三个认知“冲突”以推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在环环相扣的设问中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决策,逐点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学习活动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以帮助学生开展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评价学习。世界咖啡带的分布区主要在回归线之间,而我国云南保山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与理想分布区不一致,是为第一个认知“冲突”,借此推动学生利用资料在学习共同体中实现思考和讨论,开展学习活动。为实现时空要素综合素养培养,选取1955年引进咖啡树进入保山种植实例,遵照外国种植经验,然而却颗粒无收,是为第二个认知“冲突”,借此引导学生推测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此处预设学生或通过技术改良土

9、壤水肥要素等方式,再指导学生结合时间考虑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与技术水平,渗透社会经济因素的可变化性较自然因素更大的特点。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再展示第三个认知“冲突”云南除保山外更有普洱也在政府引导下开展咖啡树种植,学生首先将考虑到耳熟能详的云南普洱茶,如今普洱却更多产咖啡。由此设计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从种植户视角,结合农业区位选择原理及其他影响因素,鼓励学生进行决策并说明理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本设计主要采用发现学习法开展教学探究,学生通过探索和学习,发现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从中找出农业区位选择原理规律,形成概念,在这个探究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