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课后教学反思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6883329 上传时间:2021-09-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禹治水》课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禹治水》课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禹治水》课后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禹治水》课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课后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禹治水课后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仰慕,代代相传。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同学了解“大禹为什么会是世人仰慕、代代相传的治水英雄”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教学中以文本的内容与课前布置搜集的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长,让同学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缘由,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学习第一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了一组洪灾的图片,让同学来谈谈看了图片以后的感受,然后再来体会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体会老百姓的“无

2、家可归”。最终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讲解大禹治水经过时,我主要让同学通过朗读来体会治水的艰辛,特殊是抓住“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等语句。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同学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最终治水胜利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同学说说假如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谢大禹,以此来理解为什么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在这堂课中,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到位,比如说1.形式单一,缺少变化。这堂课以读贯穿全过程,虽然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互读、齐读、指名读,但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教学显得很枯燥,同学仅是

3、反复地读,基本局限在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上,课堂上没有创设更多的情境引导同学自己去思索问题,缺少让同学质疑,自主学习的时间。2.老师的话太多。虽然在课前设计时,我已经留意体现以同学为主体,然而,在这堂课的实际教学中,还是老师牵着同学走,无论是在指导朗读,引导同学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还是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老师赐予得较多,总是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同学。其实,应当信任同学,放手让同学自读自悟,老师只需在同学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同学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需要改进的。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有三个环节给了我触动。 一、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班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4、,依据学校生的年龄特点,将识字教学与嬉戏、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变枯燥为好玩。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初读课文后,认读字词时采纳了“大转盘”的嬉戏,将同学的识字行为寓于愉悦的嬉戏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识记,突破了识字难点;在学写生字、识记字形时,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中,采纳“争当识字大王”的形式开展“识字擂台赛”,让同学相互沟通记忆生字的好方法,相互启发,共同识字,这样,识字在同学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的读和写,他们在消遣中把握了字的音、形、意,从而提高了自主识字的力量。 二、写字教学。 在写字教学中我让同学分成小组,相互评价彼此的字。鼓舞同学多发觉他人的优点,并鼓舞提出

5、合理的改进建议。如:刘爽的字写得特别工整,尤其是“撇”写得特殊伸展,假如能够写得略微小些,让占格不那么挤就更好了。由于同学不只需要老师对自己的评价,那是一种师生间的沟通,他们更需要同龄人的评价,即生生之间的沟通。这里互评的设计,不但为了使同学学会正面评价他人,更提高了课堂的参加度。 三、争论: 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当赐予鼓舞,让同学从一班级起就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舞共性化发言。孩子们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了这些词语:聪慧(由于他看小孩嬉戏就想到了治水的方法)、和善(关心老百姓治水)、顽强(不放弃治水)等。然后我又让同学各自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次通读本组文章,让他们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