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196809779 上传时间:2021-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篇600字金陵十三钗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_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怀着一丝不安走进电影院只为看一场名为金陵十三钗的电影,看看张导演的大制作,在脑海再重复一遍日军侵略南京的悲痛影像,我们要记得些什么,要做些什么,感慨一下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不容易啊. 一种沉重的素材,虽然历史已经远去,可是当你看见被复活的历史一幕幕出现在眼前时,心情是悲衰的.虽然短短的两个钟,却是浓缩时间来表现出当年日军的残暴冷血,是如何对待国民,正所谓

2、杀烧抢奸样样齐,看得心是怦怦的紧张,在每一个镜头下,多么害怕又会死掉一个人,不管出于剧情的安排还是在当年日军侵略的时候,死一个人在侵略者的眼里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们要做的是扫平,霸占他国的国土和国民,在用高科技的军备里,侵占一个国家不仅是土地的占有,还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此时南京城里的一切只能是肉板上的肉等待的是任人宰割,当时的国军又去了哪里呢?国需要有人保护,家亦是需要有人保护,当进入视野的一群学生面临危险时,这就俨然成了一个家,保护他们的人竟然是一群女子秦淮河歌妓,她们无力抡大刀不会发射枪,但是她们却是用生命去守护一个小家,人与人之间的命都是可贵的,没有人会说自己不怕死,在特定的时间里上

3、升的责任感不是因为一个人要为国家牺牲,在她们看来只是用生命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 坐在舒服的凳子看坦克隆隆的前进,机关枪不停的扫射,眼泪不停的流,虽然编剧只是用了严歌苓说的只有一点儿南京大屠杀里的影子,可影子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在教育我们青年的一代勿忘国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披上爱国主义的简陋外衣.电影金陵十三钗从头至尾奏响的无疑是一支有关善(正义)恶(邪恶)搏斗的人性之歌,它采取的叙述背景是令中国人不堪回首的南京大屠杀,不过是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疼痛,难道因为此一重大历史事件后来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就让客观呈现这一历史疼痛的电 影金陵十三钗简单轻易地打上爱国主

4、义的烙印?据笔者掌握的史料,可以说,电影金陵十三钗所揭露的日军暴行全都有史可查,包括豆蔻和香兰的死亡方式,没有丝毫捏造或夸张.而整部电影金陵十三钗没有出现过任何所谓的爱国叙述,虽然出现过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是十二钗在激烈讨论是否充当替身时所发的牢骚,实际上是她们对自己遭受世俗歧视的无奈抱怨,根本与爱国没有瓜葛,而之后她们愿意代替学生们赴约,也不是什么爱国,而是她们的人性之善使然她们均有自己的人生之痛,她们不想让它在这些学生们身上重演,如此简单而已. 其次,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让情色暴力泛滥成灾.在张艺谋以前的作品里,情色暴力等影视元素均遭受过批评家们的猛烈抨击,不知道张艺谋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

5、,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它们相对而言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克制.众所周知,情色暴力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由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要最大限度地迎合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人性.因此,情色暴力元素的广泛采用也就成为了电影的重大生存策略.事实上,大量欧美电影包括许多好莱坞巨片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情色暴力元素.如果对此有意忽略,却对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吹毛求疵的话,就有失公允.在笔者看来,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出现情色暴力过度渲染的问题.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情色镜头没有过分暴露,都做到适可而止,当然里面可能存在电影分级和人为删节的原因,此不累赘.战争暴力的镜头也许过于血腥,但是看过美国大片拯救大兵

6、瑞恩的,都应该不会对此再有微词.相反,正是电影金陵十三钗在一些细节.场面运用了特技,达到了较好的视听效果,才能为自己进军国际影坛营造有利条件. 此外,还有一些人指责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在大发国难财,在笔者看来,此种指责也没有太多的道理.虽然以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灾难作为艺术题材,确实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煽情效果,但是问题是,没有谁规定不准以国家灾难作为艺术题材,当然,也更没有哪部法律禁止历史灾难之类的题材进入影视领域.在这方面,欧美电影也并不乏例子.例如,美国的偷袭珍珠港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历史灾难作为题材的影片,为何没有人指责它大发国难财?因此,并不存在国难能否再现的问题,而是存在能否再现得更生动,更有创

7、意,也就是说,能否再现得更有艺术性的问题.假如能够做到有创新,更具艺术性,即使再拍一百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或背景的电影又何妨.假如第一百部这样的题材电影仍能感动你,那绝对不是题材敏感的原因,而是电影的艺术魅力所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些以历史灾难为题材的优秀电影,给世人以永恒的启迪,那无疑将是一个民族的极大幸运.关于这一点,在笔者看来,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做到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文化底蕴 电影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金陵十三钗,其故事中心讲述的是一群女学生和一群秦淮女子(风尘女子)同在一座天主教堂避难,后来女学生们暴露了身份,被日军强迫去参加庆功晚会,在明知这个晚会是一

8、个陷阱的情况之下,这群秦淮女子挺身而出,代替这群女学生奔赴死亡之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替死,实际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说它是避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巴黎圣母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极有可能是严歌苓模仿借鉴了雨果),从而让电影金陵十三钗具备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耐人寻味的是,电影男主角约翰是一个入殓师,他本来是要给神父敛葬的,在他遇到这些女学生和秦淮女子之后,却被她们看作神父,而约翰为了保护这些女学生,最后也不得不把自己当作了神父,这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学议题: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神父.尤其是当你能够捍卫人的尊严,给人以生的希望的时候.这与中国佛教所说的每一个人都能成

9、为佛陀,是一样的意思.这无疑就是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一个哲学高度.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宣扬的普世价值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男主角约翰的扮演者是好莱坞一线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追求自由,坦荡率直,博爱,绅士风度,甚至好色,等等,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观后感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笔者认为,无论是通过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男主角约翰的表演风格,还是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聘请好莱坞一线明星扛大旗的影视策略,都无一例外的表明导演张艺谋企图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来宣扬具有巨大文化能量的美国价值.事实上也如此,张艺谋要想进军好莱坞和欧美影坛,其影视作品如果不迎合普世价值,跟不上时代潮流,那就没有任何希

10、望.于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张艺谋高调宣扬追求自由,尊严,博爱,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而这正是中国电影之前最为缺乏的,而现在却通过这种特殊的背景和方式呐喊出来,振聋发聩.因此,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儒家文化虽然也标榜仁爱.仁政,但这不过是统治权术在文化领域的虚伪表演.可以说,儒家文化在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工具,它一直不能摆脱与专制的联姻,因此,严格来说,儒家文化并不能孕育出真正的普世价值,它只不过一直充当统治阶级的文化权杖而已,这不能不说是儒家文化的悲哀,当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但基督文化却不一样.基督文化虽然也跟儒家文化一样,充当过专制权力的统

11、治工具,但是它后来却能摆脱专制的权力联姻,得到自由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孕育出光彩四溢的普世价值.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叙述虽然是发生在中国境内,里面也包含着不少中国元素,但其灵魂叙述却不属于中国文化,而是孕育出普世价值的基督文化.因此,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强势出击,对于缺乏普世价值的中国人来说,未尝不是一顿营养独特的文化盛宴. 有趣的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它们毫不保留地体现在对待妓女这个弱势群体的态度上.一是以女学生为代表的东方儒家文化,一是以约翰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文化.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那些还没有走向社会,还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女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妓女是极端厌恶和蔑视的,

12、仿佛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对她们潜移默化造成的结果,于此相对应的就是基于种.种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之上的特权意识.可以说,凡是具有某些道德优越感的人,其骨子里必然拥有一定程度的特权意识.试想一下,在道德优越感蔑视一切,特权意识大行其道的中国社会里,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将是一句空话,民主自由平等也不过是一个口号.与女学生们不同的是,约翰对妓女是比较宽容和理解的.风情万种的约翰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道德纠结,他甚至愿意跟玉墨谈一场恋爱,而且还作出许多感人的承诺.我们可以看到,在约翰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以自由.宽容.率真为核心的并没有任何道德优越感的西方基督文化.

1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

14、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 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

15、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承认我不是真正的勇士,甚至不是勇士.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情低沉到了极点,痛苦而压抑,也许这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我能够体会张纯如在写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时的痛苦和矛盾的心情.虽然我屡屡下定决心,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以后绝不观看,但我没有办法控制,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却又似藏着无数人类未知的秘密,我竭力通过下一部电影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部,大多是以纪录片或是旁观者.幸存者的采访或是历史遗留的资料片的形式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这些影片大都十分沉重,震撼人心,从影片一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