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 题,每小题3 分,共计75 分)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2. 南京条约 规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3.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 鸦片战争 ) 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 A. 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 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 有人认为,道光皇帝(18211850 年在位)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 ) A. 钓鱼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5.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 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 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 万两白银。
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品大量进口 B. 农业税收减少 C.军费开支增加、战争赔款支付 D.茶叶、棉花等传统产品滞销6.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7. 参观圆明园遗址最能使我们牢记()A. 落后就要挨打 B. 誓死卫国的崇高精神 C. 鸦片危害严重 D. 北京是清朝的都城8. 2013年 4 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 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近代史上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10. 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 A. 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11. 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外关系”的是( )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甲午中日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A. B. C. D.12. 1878 年,西方报纸评论: “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吾欧人清醒也 ” 与材料中的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左宗棠大败阿古柏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 .邓世昌黄海撞日舰13. 1894 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这些内容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 近代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 - 改定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丑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16.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事件描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1845 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江南的某位官员在上海的外商商铺选购洋装。
B1839 年 4 月,林则徐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在广州查办烟馆缉拿走私烟贩C1861 年 5 月,慈禧太后与咸丰皇帝在颐和园观光D1896 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正机器轰鸣的进行着生产1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18 . 据 1895 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 清政府对世界形势认识不清19.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20.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 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 )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 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 某国 使馆在举办舞会 D. 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21. 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 1900 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 选项史实推论A 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一主张表明林则徐维护外商在中国的利益B 中英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C 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D 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闻讯出逃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D.义和团攻占南京,清朝皇帝被迫外逃22. 下列文字为李明同学关于辛丑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如对其进一步充实,最合适的应是哪一选项()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丧失了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3.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 亿两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4.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其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这是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先生撰写的一幅生日联,讽刺的当权者是()A.慈禧太后 B.李鸿章 C.袁世凯 D.蒋介石25.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与11 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没有参与签约的国家是()A.英国 B.葡萄牙 C.法国 D.意大利二、非选择题(共四题,共计25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6 分)“在地球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像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请回答: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2 分)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2 分)(3)这场战争期间,中国国内发生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这场运动名称叫什么?领导人是谁?(2 分)“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并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权;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7.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7 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材料中的“公”是谁?他的官职是什么?(2 分)(2)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当时发生了什么战役?(2 分)(3)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3 分)2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试题 (7分) 材料一: 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 A 条约这次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 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次年, 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 B 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C 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 :1894 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 1892 年开始, 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王大臣为首的60 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摘自人教网材料五: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 材料一、二、三中的A、B、C分别是哪三个不平等条约?(3 分)2. 材料五中,清政府与各列强约签订条约后,清政府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3. 根据上述所有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有哪些?(2 分)29. 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5 分)。